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子出汗、女子流汗",此民俗说法虽不大相同,但都是通过自然水分的蒸发,以消散因代谢致使身体积存过多的热,从而得以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说来,发热、体力活动或神经紧张都能刺激广泛分布于全身的排汗腺体。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尚末发育成熟的排汗腺体,可被疼痛、性兴奋或情感激动而  相似文献   

2.
认识自我     
正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自己,你可能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了解。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认识真正的自我,并了解在别人眼里的你会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是谁?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但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大多数人并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你也许是其中之一。那么,你又如何知道自己是否了解自己呢?"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我们都知道。但事实上,我们都缺乏洞察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研究证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人体气味,生理学家称之为"体味". 那么,"体味"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知道,人每天都要进食各种食物,食物在体内各种酶的参与下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同时,在食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气味,这种气味会随着人的呼吸及尿液、汗液排出体外,这就产生了人的"体味".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青春期的少年会发现自己汗量明显增多,有些人因此怀疑自己的身体是否出了问题,是否是由虚弱导致。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出汗是一种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可以帮助我们散发出体内热量,排出体内废弃物。为什么出汗出汗中枢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正常人24小时内会通过汗液不知觉蒸发约600~700ml的水  相似文献   

5.
笑之奥秘     
人人都愿笑口常开,但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一个幽默的笑话,一件让人好笑的事,被人挠痒痒……即使是在紧张气氛之下,都有可能引发一阵大笑。那么,哈哈大笑,嘿嘿冷笑,开怀地笑,尴尬地笑……笑声究竟能向我们传达哪些信息呢?笑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独特心理状态吗?如果听到别人笑,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吗?最后,还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我们能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笑吗?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动物会出汗。然而,许多人不知道植物也会出汗,这在植物学里叫做“吐水”,即植物会通过叶面上的气孔排放体内多余的水分。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变暖不仅没有使植物出汗更多,反而使它的吐水量为之减少,从而使地球上的淡水供应总量下降。这是他们使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得到的研究结果,回答了为什么地球上会有那么多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海水里去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调节人体内"环境",是健康的标志.然而,不该出汗的时候出汗或者出汗过多,也应当引起充分重视.因为,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也会导致出汗,因此出汗往往是这些疾病的先兆.  相似文献   

8.
尿结晶的美,让人惊艳,那汗水呢?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夏天闷热出汗多的时候,尿少。汗与尿有直接的关系,汗湿的衣物自然风干后会出现白色的汗渍。所以,我想汗水应该有与尿一样或相似的结晶吧。  相似文献   

9.
<正>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我们都有过面对压力时产生的这类身体反应。但是,压力并非全然是坏事,新的研究揭示,压力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都知道压力太大对身体不好,耳濡目染的一些忠告让我们知道,压力不利于健康,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应尽力避免和消除生活中引发压力的因素。但新的研究让心理学家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一些新的证据表明,如果我们能以一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压力,压力其实并非一无是处,无论我们信还是不信,压力甚至对我们还有一定的好处。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长期持续且得不到释放的压力是有害的。当我们感到有  相似文献   

10.
我是学航空的,并不具备生物学或医学的知识背景,我在偶然中看到了与我们每个人都相关密切.又很神奇的人体代谢液的图像。也许我用的语言和词汇很外行.但当我把这些图像展示给医院的检验科大夫时,他们都惊讶了,“是尿里的结晶吧,我们知道有些人的尿会出现结晶现象,因为没有确切的临床检验意义,我们通常不理会。”“没想到尿结晶这么漂亮。”  相似文献   

11.
笑的漫谈     
笑,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可是,你知道我们的笑究竟向对方传达出怎样的信息吗?  相似文献   

12.
一度是数学中死水一潭的纽结理论,其应用已向临床医学广泛延伸。我们都知道什么是个结--如果没有它,我们的鞋就会掉下来。但对于数学家而言,纽结与我们所描绘的稍有些不同——更像一根电线,能缠在一起并插回其自身中。电线如何婉蜒地穿过空间并在找到正确的空位以再度插入之前缠绕自身即是对数学家而言所有的区别——而且也正日益为考虑实用性东西的研究人员所关注。  相似文献   

13.
问答     
正冬吃萝卜夏吃姜有科学依据吗大家一定听说过"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句民间谚语,有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冬天很冷为什么还要吃凉性的萝卜,夏天很热为什么要吃姜呢?专家解答在《黄帝内经》看来,冬天的时候,人体气机慢慢地开始外散,到夏天的时候,所有的阳气已经外散到了末梢,就会出汗。由于夏天阳气到了末梢,人体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寒的格局,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里是寒虚的,是阴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包装的安全、无毒、卫生,本应是不可分割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在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今天,两个方面不仅被人为分割,而且后者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致使危害人体健康的毒包装肆虐盛行,人们在浑然不觉中深受其害。问题是明摆着的,知道了哪类食品有问题,我们可以回避不吃;可能吃的东西几乎都有外包装,就是人们自己地里收的东西也要找个袋子装起来,而你使用的袋子极有可能是废旧塑料制成的,它使用的稳定剂主要是硬脂酸铅,其中的铅盐极易析出,一旦吸入人体就会造成积蓄性铅中毒。  相似文献   

15.
对于我们来说,地球气候有着许多不解之谜,只要想一想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中每天都在进行中的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上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之间的相互交叉作用,其复杂难解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如此,我们对气候也并非一无所知,还是能够了解到其中的一些变化趋势,比如地球正在变暖,而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暖的最大因素。那么,地球气候变暖的速度有多快?对全球以及局部地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地球生命?对于所有这些,我们又知道多少呢?在本文中,有关专家将就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所不知道的"气候变暖"这一热门话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通常吃饭总是分早晨、中午、晚上三餐进食。一到进餐时刻,消化酶的活性就会增高。仔细想起来,这是很奇怪的。在我们人体中,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并且安排得这样巧妙呢?据观察,实验室里的老鼠,尽管任何时候都有食物摆在面前,但仍然是一日只出现三次摄食高峰,虽然老鼠和人不一样,是在夜间吃食的。这表明夜行动物在夜间进食,昼行动物在昼间进食,明暗的节奏对进食产生着影响。现在都知道,人体内有一座知道昼夜交替并按其节奏来安排各种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生物钟,人们就是在这座钟的支配下睡眠、活动、吃饭的。这种钟在老鼠体内也有,它位于鼠脑的视叉上核处。实验室里的老鼠在通常情况下,夜间的进食量为90%,昼间只有10%。但如果把它的视叉上核——生物钟弄坏,由于进食的节奏破坏了,便出现昼间、夜间进食量各占一半的情  相似文献   

17.
你问我答     
问:人到底能够忍耐自然界多高的温度? 答:30℃是最舒服不过的,这样的温度人体会感到凉热适中。36℃身体开始报警,这个时候,人体会通过蒸发汗水。散发热量进行“自我冷却”。  相似文献   

18.
在比较灵感与努力谁更有效、谁最重要的时候,我们也许会不约而同地联想到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灵感与汗水之比为1∶99,可见汗水的有效性。但是爱迪生的名言还有下半句:“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诺贝尔奖堪称当今世界最为瞩目、最受追捧的奖项,那些获得诺贝尔奖项者不愧为天才的荣誉称号。他们获得的诺贝尔奖是汗水的结晶,已被载入人类史册,但是有时候也不乏灵感的作用,灵感像一只无形的手,帮助他们登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先从德国药学家勒威说起。他因为发现了神经冲动传递中…  相似文献   

19.
如果把有关人体的知识都写成书,足以装满一个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医学图书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就存放有300万条人体医学信息。其实,人体IQ(智商)的奥秘几乎是无穷无尽的。IQ-1:消化道的大脑功能为什么有人在走上戏台之前会有胃部不适、恶心和呕吐感呢?为什  相似文献   

20.
邹琪 《世界科学》2007,(11):34-36
关于"人类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目前我们知道了多少,还有哪些未知?6.何谓智能?智能有许多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无论那种形式我们都不知道智能在生物学上意味着什么。数十亿个神经元如何调度知识、模拟新场景,或是删除不合逻辑的信息?当两个概念彼此相匹配而此时又突然找到了问题的解答时,将会发生什么?当看电影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