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源保卫战和强渡嘉陵江战役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和红四方面军战史上两次极其重要的战役。两次战役都是川陕苏区为了突破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军阀豪绅的围剿而进行的正义之战,战前准备都很充分,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都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巨大胜利,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两次战役又各具特色,在战略意图、战役类型、战前会议讨论重点、兵力投入、战略战术上均有差异。两次战役中所体现出的战斗作风和战斗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的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常州府文人结社风气浓厚,是江南文人结社的重镇之一。该地区社团的数量多,地域分布广泛,发展过程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并且具有形式多样化、成员家族化以及文学色彩甚浓的特征。明清常州府的文人结社是江南文人结社总量上的累积,更在形式上与声势上有所补充。常州府的结社文化,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地域文学乃至江南文学生成的重要力量,对于研究结社史、地域文化史以及文学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渌水亭是北京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既是帝京的江南,是“城市中的乡村”。又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表征着明清易代之际,满与汉、北方游牧民族和江南之间文化上的对峙、冲突和融合。微妙地折射出清初京师对江南的武力征服和文化上对江南的倾慕和向往。渌水亭在清初的出现意义重大,负载和发挥了特殊的政治和文化上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平津战役,是我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是党中央、毛泽东同志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正当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鏖战正酣之际,为加速中国革命的进程而及时决定发动的。这次战役自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至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历时六十四天,是东北野战军和华北两个兵团,在东起滦县,西至归绥(今呼和浩特)的广阔战场上展开的。战役发起后,我军即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出敌不意,对华北敌军迅速实施了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使敌人完全陷入了收不拢、逃无路的境地。然后,我军从容不迫地逐个歼灭了新保  相似文献   

5.
朱伟一 《科技潮》2000,(4):64-65
严格地理意义上的“江南”,指长江下游以南地区,也就是江苏、安徽两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从广义上讲,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当然,广东人,至少是许多广州人,反对这种界定;按他们的说法,只有广东才是真正的南方,而广东  相似文献   

6.
1954年春夏之交,“奠边府”这个地方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奠边府战役,是越南人民抗法战争中规模最大、带有决定意义的战役。这次战役,最终以越南人民军攻占奠边府,全歼法国殖民军1.6万余人的彻底胜利宣告结束,为越南八年抗法战争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回首往昔,今年恰好是奠边府战役和越南抗法战争胜利50周年。胡志明的亲笔汉文信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是越南人民在以胡志明主席为领袖的越南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历尽千辛万苦进行反对法国殖民主义侵略战争所取得的。这个胜利也是中越两国人民战斗友谊的生动体现。当年,我们有幸被派到中国顾问团,参…  相似文献   

7.
就狭义军事史范畴而言,解放战争起讫应该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武装与国民党及其他反动势力武装之间大规模持续性军事冲突的最初爆发和最终结束为标志。由此解放战争应该始于1945年9月的上党战役,而终于1950年10月的昌都战役,历时达5年,并非3年或4年。  相似文献   

8.
江南的地域性概念因随不同历史阶段的行政区划而呈现出不同时期的政治意义。佛教传入江南后,迅速地影响了江南民众的信仰世界。孙吴时期江南区域政治经验,即以神异说来凸现政权的合法性和神圣性。东晋动荡的社会政治局势,也深深影响着江南的佛教发展。南方四朝民间社会在信仰佛教的层面上,不仅具有心灵契机,而且具有政治环境。江南区域性的文化根基与大一统的文化传统互相涵化、渗融互摄,从而建构起了江南区域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就江南六朝时期佛教与政治关系来说,总体而言是一种良性互补的互动关系,它所集聚的政教经验具有历史和现实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军战役基本指导思想是海军战役理论的核心,正确认识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对于确立信息化条件下海军战役基本指导思想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从历史辩证的角度揭示了海军战役基本指导思想的四个本质特征,即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统一、对抗性与借鉴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由吴佩孚主导的直皖战争,一些偶发因素影响了其进程;援鄂战争中,所传吴佩孚掘堤放水之说不实;洛阳全胜时期,昊佩孚也并非像外界所说那样迷信武力统一,故有“孙、昊、蔡”的联络;报纸上对南口战役所载血战数日,伤亡惨重,事实上多有夸大之词.  相似文献   

11.
说起唐伯虎,人们眼前多会浮现出民间传说和影视作品中演绎的形象: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浪漫非凡、"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三笑点秋香"、"家有九美"等等,但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一生坎坷,并非《三笑》中塑造的那种喜剧角色。  相似文献   

12.
万源保卫战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役,是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关键一战。长久以来,学术界对这场战役的研究并不多,现有的成果也主要限于分析共产党方面的文史资料而得出的,对于国民党方面记载的相关文史资料参考研究的较少。通过分析国共文史资料关于万源保卫战的记载,有助于客观地认识这场战役的重要地位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38年3-4月的台儿庄战役,是我国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国民党军在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辉煌胜利,对加台儿庄战役的中国军队,即有国民党的中夫军,也有具各地“杂牌”部队。战役的胜利,正是他们团结奋战,共同海的结果,国民党中内军第二十军团在汤思伯的带领下参加了这上战役,  相似文献   

14.
一定意义上讲,"拿来主义"并非都是不好的东西,尤其是先进的技术。先进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作为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共享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是其实现赶超的重要途径。引进先进技术服务于自身的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意义之一。但是,简单的"拿来"的技术也并非  相似文献   

15.
马拉松战役     
马拉松战役是波斯军于公元前490年9月21日在希腊东部马拉松平原进行的一场激战。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一个竞赛项目——马拉松赛跑,就是源于这个战役。  相似文献   

16.
一百多年前的中法战争镇海口战役,是我国东南沿海军民抵抗帝国主义侵略,保卫海疆斗争的一个成功战例,研究和探讨这个战役中若干问题,对于当前反霸斗争是有意义的。侵略镇海是法军的战略目标法国很早就有侵略浙江镇海的战略企图。早在马江战役以前,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和驻中国公使巴德诺,就积极主张法舰北上,袭取旅顺、威海卫,威胁清政府的京畿重地。  相似文献   

17.
鄂西大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常正面战场上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会战。被蒋介石称为斯大林格勒的石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决定会战胜败的关键。石牌战役的胜利在抗战历史上了重要的战略影响。文章系统的论证了石牌战役的战略部署及其战略影响,对石牌战役进行了中肯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8.
收复玛纳斯是左宗棠西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达数月的玛纳斯之战是左宗棠“缓进速战”战略中的一个特例。对此战役的背景、经过、久攻才克的原因及其战役的影响进行一定的探讨 ,对进一步研究左宗棠收复新疆具有一定的意义。也期望以史为鉴 ,对今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生于北方的南口大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较为重要的战役。了解此次战役,有助于研究国民军的历史和探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整个中国社会政治形势变化的原因。南口战役,实际上是自一九二六年一月开始的被旧史书称之为“国奉战争”的后一部分战事。所谓“国奉战争”,指的是国民军与奉军、直军、晋军之间所进行的战争。  相似文献   

20.
《江南煤炭》同大家见面了。《江南煤炭》出世在伟大祖国科学的春天、教育的黄金季节。她沐浴着党的阳光,吸吮着南方广袤土地的营养,她应运而生,生机无限。江南,人杰地灵,物阜年丰。江南缺的是煤,但不是没有煤。江南煤田有其特有的条件,开采江南煤炭有其特有的规律,要克服比北方更多的困难。发展煤炭工业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这在开发江南煤田问题上看得尤其清楚。江南的煤炭工业正在新的基础上健康发展。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