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给音乐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有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支撑。文章对《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中的游戏与兴趣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张平清 《科技信息》2008,(9):218-220
新课程音乐教学目标内容的确立和实施是音乐教育中人才培养价值体现的重要标准。本文研创的新课程音乐教学目标实施的可操作评估体系依据新课程音乐课程标准,统筹了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整体范畴,将教学目标的评估类型设定为定性谇估。定量评估,程度评估,广度评估。按该体系内容标准实施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或指导、监督、管理,常规的音乐教育工作将达到音乐教学目标价值实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教育专业课,如《歌曲写作与分析》、《视唱练耳》、《中国近代音乐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欣赏》等教学过程中,遴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政治教育意义较强、音乐性较好的井冈山红色音乐素材渗透于教学之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相似文献   

4.
孙伟 《科技咨询导报》2014,(33):207-207
该文主要从研究性教学的内涵、高中音乐课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以及如何在其授课中实施研究性教学、在高中音乐课中实施研究性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性教学在音乐教学当中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学生培养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并且让他们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而音乐对人类生活、社会变迁和性格塑造的影响已不言而喻。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和深入,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的高中音乐课程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缓解学生压力,激发学生热爱音乐,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音乐素养和个人素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成了音乐教学的首要目标。而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是目前高中音乐教学改革中致力实现的目标。高中音乐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德彪西的两册共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被音乐学家们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也是钢琴家、理论家、作曲家和音乐爱好者十分喜爱的作品。作为钢琴教学方面,也是在本科阶段钢琴主修学生必须接触的文献作品。本文从创作风格、音乐形象理解和相关文献阅读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在钢琴教学中教授这套作品的几点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在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功能、评价办法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赋予一系列教育概念以新的内涵,这是准确把握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姜童 《科技信息》2009,(13):213-213
对高中音乐教师来讲,面对模块这种新的课程设计模式,其《音乐鉴赏》模块教学如何实施才能使课程变得多样化,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课程的灵活性、多样性、选择性的目标,是我常去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学生如何在音乐鉴赏课中体现主体地位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既是音乐学科自身教学的需要 ,也是信息化社会下音乐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文章以"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为研究背景, 论述了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整合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钱丹 《科技知识动漫》2007,(11X):118-118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已深人人心。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手段不断端现。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但发现许多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非音乐活动,偏离了音乐,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音乐课堂中“音乐”在哪里?我们的孩子学到“音乐”了吗?静下心来思考,我觉得目前我们的音乐课堂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学经验的继承与发展,是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对音乐家或音乐教师教学经验的研究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用历史与其经验进行比较,从中研究新的现象;二是通过经验的总结认识和理解新现象的本质、发现其规律,从而使教学经验与音乐教育理论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并对这些经验在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的地位予以定位。  相似文献   

11.
2001年秋《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出台,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尽快更新教学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着力提高对课程结构的整合能力、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林辉真 《科技信息》2012,(26):316-316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老师设计巧妙有趣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主动去感受探究,并在此过程中去体验音乐艺术给予鉴赏者无穷无尽的情感、智慧、力量和乐趣,这也是音乐鉴赏课所必须具备的风格魅力。  相似文献   

13.
杜成颖 《科技信息》2011,(11):146-146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法课》应注重多种形式的实践、通过见习实践、教学环节分解实践、缩时实践、说课实践、微格试讲实践等方法,将学生的音乐理论和专业技能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从而使学生的教师技能和教师素养得到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广泛应用,得到了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音乐与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分析音乐与体育在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关联作用,在体育教学中采取适当的音乐来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的达到将音乐融入体育教学的目的。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音乐的韵律、节奏、艺术的美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对运动美的追求。对提高兴奋性,帮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提高技术、技能,消除运动疲劳有很大帮助。音乐衬托体育,体育表现音乐,体育和音乐相辅相成。因此,把音乐引入体育与健康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秀兰 《奇闻怪事》2005,(11):17-17
一.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1、听伴奏音乐《小伞花》进入教室。[通过录音播放《小伞花》歌曲,使学生很快进入音乐氛围。] 2、看天气变化图标,引入课题。  相似文献   

16.
张晓梅 《科技信息》2010,(9):337-337,344
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很大的不同。面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状况,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大面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刘悦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9):146-148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为顺应社会发展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的需要,提高音乐课堂的创新教学不断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音乐教育同社会生活和人文教育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树立新的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拓宽文化视野。重视对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将音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倡导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新课程体系下音乐创新教学的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畅 《科技信息》2009,(24):241-243
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中小学音乐教育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电脑应用、普及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以中小学音乐课中加入计算机音乐元素的可行性探索为主题,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音乐教育学科特点以音乐教学理论及课堂实践为基础,探讨计算机辅助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在音乐教学中能自觉、主动、自然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使计算机音乐成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积极推动音乐教学的改革,实现音乐教育更好地体现音乐审美为核心,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笑 《科技咨询导报》2010,(17):152-152
在轰轰烈烈的高中音乐新课改浪潮中,一切都令人耳目一新。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在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本文将结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内容以及音乐教育专家们的课改理论,谈一谈自己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对比较式音乐学习与教学的观点和看法。怎样去把握新课程方向,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体裁、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聆听,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引导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音乐鉴赏教学的终极目的。但学生对有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存在疑义,他们不喜欢"老掉牙"的古董音乐,他们渴望时尚、追求强烈的感官刺激,渴望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来学习音乐、了解音乐。因此,作为教师,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更加健康、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以情感人的教育,它以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语言和行为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音乐教学大纲》强调,音乐教学中应注意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以美育人,充分发挥其美育作用。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教学中,只要掌握其艺术特点,遵循音乐艺术的规律,就能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达到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