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习英语必须了解中西文化的各种差异,才能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文化的渗透,指导和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与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
深化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必须要了解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应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廖田甜 《科技资讯》2014,(36):173-173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经济高度全球化,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单纯的培养语言能力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意大利语教学中注重文化信息和文化因素的引入,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意大利语,不仅要学习语言文化符号,而且要学习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但仅仅拥有语言能力并不能保证交际的顺畅进行。东西方在生活习俗、道德规范、宗教信仰、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差异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因此,教学不应该只重视语言符号,语法规则的讲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语言的迁移实际上是文化的迁移,语言学习或习得是接受文化渗透.在外语教学中要对两种交际文化进行对比,以此影响学生运用目的语去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英语报刊阅读选修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林夕琼 《科技信息》2010,(17):161-161,164
社会的发展和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要求英语教学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当前英语教学存在"重语言知识,轻文化因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跨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英语语言的文化障碍及交际能力。文章认为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教学,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统一起来,同时也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导入行之有效的策略及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只有了解和熟悉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和驾驭这门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21世纪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而文化则制约着语言形式,不懂得文化则无法精通其语言,更无法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在交际法模式下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应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结合文化的各种因素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恰当的语境进行得体而有效的交际,从而实现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际法的日渐盛行以及对于语言和文化关系研究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将注意力从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转向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讲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得大学英语教师在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9.
符昕昕  徐航 《科技信息》2009,(32):366-366
随着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者达成共识---"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应该包括文化教学"。传统的英语语言教学着重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过于重视培养其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在教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不仅需要有语言知识,还要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高职英语语言教学中体现文化教学,主要方法:加强文化意识;注重英语课堂上的跨文化教学方法;加大英语教学的文化含量,以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李蓓 《科技信息》2010,(5):198-198,209
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文化交际能力却没有同步跟上。该文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语用失误等方面入手,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引入课堂。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增强跨文化意识,从而将交际中人们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到最少。传授跨文化交际知识,既可帮助学生站在文化交际的高度去学习外语,又可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它是外语教学实现最终目标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章以跨文化交际为依托,对中美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力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索言语交际下跨文化意识的差异并分析成因,以期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语言,文化,交际的相互关系,说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提出将跨文化交际知识融入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直至实现外语教学最终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涉及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语言交际。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少不了对不同社会之间文化哲学观念和言语规范差异的了解。中美两国有着绝然不同的文化哲学观念,导致了两个民族之间言语规范的极大差异,造成了中美跨文化交际的极大障碍。要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就必须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课堂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目前的外语教学并没能很好地解决如何培养这一能力的问题。关键事件分析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关键跨文化事件分析将语言、文化、个体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增进学生对真实交际情境的体验和感知,提高文化感悟力和思辨力,促进语言文化知识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学习中,跨文化现象普遍存在。文中通过对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关系的分析,结合跨文化交际的具体内容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英语中要有跨文化意识,而英语教师更应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现代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外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转变以往只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而忽视语言社会文化背景的传统教育模式,把文化意识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新教学目标,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与外语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外语教学不仅传授专业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也就是交际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语言的功能、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胡晶 《科技信息》2009,(2):104-104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highly interrelated, that is to say, language is not only the carrier of culture but it is also restricted by culture. Therefor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iming at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hould take culture differences into con- side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will be discussed. Then I will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intercultural c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several strategies for cultural input in and out of class will b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20.
从词汇所蕴涵的文化差异的角度加以分析探讨,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真正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