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结合桃山煤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开采煤层群的高瓦斯矿井采区巷道布置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煤层分组和煤层开采顺序,采区通风系统力求稳定可靠等观点。分析了高瓦斯矿井中采用沿空留巷技术的优越性,并对煤层群高瓦斯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和采用泄排瓦斯巷、尾巷布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卢文欣 《山西科技》2014,(2):129-130
通过对惠安煤矿矿井采区布置的探讨,得出结论:该矿矿井首采区走向长度为1 110 m左右,单翼开采;采区倾斜长度为1 100 m,采区工作面长度为160 m,首采区采用盘区式开拓,由大巷直接开拓顺槽巷道,布置5个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循环产量376.2 t,采区生产能力101.1万t,工作面生产能力95万t/a,故采区生产能力能满足矿井产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玉华矿矿井采区布置方法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该矿矿井首采区为1、2号煤层一采区,矿井生产能力为0.913Mt/a,可满足矿井0.9Mt/a设计生产能力的要求;一采区东西长1.99km,南北长1.58km,采区面积约3.15km2,为单翼开采采区,采用伪倾向长壁开采。  相似文献   

4.
郭杉 《山西科技》2013,(6):64-65
介绍了华盛煤矿井田开拓方案及其原则,通过对方案一和方案二优缺点的分析,得出结论:本矿井井田开拓方案采用方案一,即设一个水平开拓井田范围内的5号煤层;全井田共划分为2个采区,即5号煤层的501和502采区,501采区为单翼开采,502采区为双翼开采。  相似文献   

5.
在采区内通常开掘两务上山:①运输上山:用于运煤、行人、回风;②坳,道上山:用于运料、下放矸石、进风。近年来由于瓦斯事故,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13条规定,高瓦斯矿井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用回凤巷;在采区行人问题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365条规定,同时考虑减轻职工的工作强度,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因此采区巷道布置就发展为四条上山,这样工程量大,投产慢费用高,因此进行设计优化,减少采区上山数量,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6.
一、工作面地质状况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朱庄煤矿Ⅲ624工作面位于矿井三水平西翼。Ⅲ62采区的西翼,该采区原设计为纵向顺着Ⅲ62集中皮带机巷布置,煤层揭露后。因断层等地质构造影响。改变原设计,111624工作面为横向布置。该面是Ⅲ622工作面以下第二区段。右至Ⅲ627进架巷,上部为Ⅲ622工作面采空区,下部以Ⅲ624F-1断层为界,机巷延断层边布置。上覆5煤层受岩浆岩侵蚀不可采,3煤层和4煤层回采已完毕。  相似文献   

7.
赵杨 《安徽科技》2014,(3):47-47
正一、背景概述E3211工作面位于钱营孜煤矿东一采区西部,为该采区首采工作面。根据实测资料,工作面机巷长2207.7m,底板标高-235.728~-629.156m;风巷长2252.0m,底板标高-233.123~-647.533m,底板最大落差约414.41m,机巷最大倾角18°,两巷方位角206°;开切眼长280m。工作面内32煤层平均倾角约12°,煤层走向WE,倾向SN。工作面内煤厚在1.70~4.8m之间,平均煤厚3.14m,煤厚变异系数γ=20%,属于稳定煤层,煤层可采性指数K=1。采用综合机械化俯采方式回采。由于工作面落差较大,工作面供水系统是确保工作面正常回采最大问题。该矿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天富南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南山煤矿小沟分矿60万t/年改扩建工程为例,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对首采区内的资源量进行划分,确定了首采区的开采水平标高,并对首采区的工作面布置形式、运输、排水等进行设计,建立了合理的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9.
武权 《山西科技》2013,28(5):52-53
通过对天安煤矿井田开拓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得出结论:该井田赋存2号、5号两层可采煤层,首采区布置在5号煤层内。首采区位于井田东南部504采区内,首采区内以111b级储量为主。全井田可划分为5个采区,分别为504、505、506、201、202采区,矿井采用分列式通风,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相似文献   

10.
薄煤层群井田的采区划分及采区巷道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状态由煤层群为主的井田所进行的采区巷道布置实例,阐明在薄煤层群井田中合理加大采区尺寸、优化采区巷道布置,有利于降低采区掘进率,提高采区生产能力,增加采区服务年限,保证矿井生产采区的正常接续。  相似文献   

11.
降低巷道掘进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降低巷道掘进率,论述了加大采区尺寸和增加工作面长度,倾斜长壁采煤法,上下山联合开采,沿空留巷,机轨和一和机轨合一上(下)山等具体的降低巷道掘进率的方法,这些先进的采煤技术的应用,增加采区服务年限,保证矿井生产采区的正常接续,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朱庄煤矿是一座生产能力2.2Mt/a的大型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发生突水的3628综采工作面位于Ⅲ62采区中下部,开采煤层为山西组6煤层,含煤地层之下为太原群灰岩。工作面走向长860m,倾斜宽115~192m,煤层倾角5~9°,厚度2.6m左右,机巷、风巷底板标高分别为-356~-378m、-350~-373m,里高外低。  相似文献   

13.
宋付明 《科技资讯》2012,(23):84-84
采用预采顶分层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开采5号煤层可从根本上解决几个难题:可解决5号煤层采掘工作面瓦斯管理及通风管理困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沿5号煤层底板掘进时顶板管理困难及煤尘大的问题;有利于沿底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并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有利于提高煤质,提高煤炭回收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采掘深度不断增加,地应力与瓦斯压力不断加大,煤炭开采的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也日趋复杂,瓦斯灾害矿井的数目增多,解决矿井瓦斯灾害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对于无保护层开采的低透气性煤层,通常在煤层底板(顶板)布置岩中巷,打穿层钻孔预抽采掘工作面的瓦斯,起到消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郑卫鹏 《甘肃科技》2013,29(7):41-42,123
红沙岗一号井是甘肃省红沙岗矿区开发的第一对大型矿井,存在煤层埋藏深、煤和油页岩共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瓦斯含量较低、煤层易自燃等特点。结合井田特点选择适宜的井田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合理布置井筒功能,优化采区巷道布置,选择适宜的采煤方法,采用一井一面保证矿井设计能力,将红沙岗一号井建设成了甘肃省具有影响力、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煤矿无煤柱开采,以矿压关键层理论为基础,结合充填开采技术提出了采区"Z"型巷道布置新工艺,并对巷旁充填体力学进行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巷旁充填体塑性区的宽度比例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最终趋于一稳定值,并且受充填体的弹性模量、硬化阶段斜率等物理性质影响,对于巷旁充填,充填体弹性模量增大并不一定真正有利于充填体的稳定性。采区"Z"型巷道布置使采区工作面采煤与区段巷道准备一体化,减少了采矿中专门的机掘工作,具有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取消孤岛工作面及缩短搬家时间、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赵龙 《科技资讯》2012,(14):103-103
三交河煤矿为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的一个年产300万吨的大型矿井,矿井内共四个采区(三、五、六、下组煤,其中三、五、六采区为平硐开拓)。2个采区负责全矿生产任务,每个生产采区内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即全矿共两个回采面。其中,五采区由于煤层较厚(h=4m),为大采高采区,工作面为大采高工作面,即504回采工作面。根据生产要求,现做出2-504工作面回撤期间回撤工艺及支护技术,如有不妥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魏磊 《山西科技》2013,28(2):138-140
根据神农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的现状,对该公司井下开采盘区的布置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首采盘区特征为11盘区布置1个3-1煤工作面,12盘区布置1个2-1煤工作面,首采盘区内可采煤层为3-1煤;首采区范围内无构造出现,盘区巷道布置为3-1煤首采工作面布置在11盘区的第5区段,2-1煤首采工作面布置在12盘区的第3区段;盘区不设车场,盘区内的硐室主要有顺槽带式输送机机头硐室、水窝泵房、盘区变电所等;盘区主要生产系统有煤的运输、辅助运输、通风系统、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19.
李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5):6225-6233
为了解决刘家梁矿2号煤层低含量赋存高强度开采引发工作上隅角瓦斯问题,缓解矿井因岩巷掘进造成采掘接替紧张的局面,提出了采用大直径高位走向长钻孔代替工作面低位岩石抽采巷的瓦斯治理技术,结合矿井2号煤层顶板煤岩物理力学参数,通过理论分析、UDEC、FLUENT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从工作面裂隙带发育、工作面采空区流场分布等不同的专业角度,分析、研究了瓦斯流通通道及赋存规律,为定向高位钻孔合理布孔层位选择提供理论支撑;结合1号钻场瓦斯抽采效果,修正工作面煤岩赋存资料,优化2号钻场抽采设计,调整钻孔布置参数,以工作面瓦斯抽采纯量、上隅角瓦斯浓度为指标,对不同条件下瓦斯治理效果进行对比,实践证明:走向高位长钻孔能够取代低位岩石抽采巷,用于低含量赋存、高强度开采的放顶煤工作上隅角瓦斯治理,治理效果显著,上隅角瓦斯浓度维持在0.6%以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近距离煤层同采时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与参数,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不同布置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根据泉店煤矿东翼11采区的地质赋存条件及矿井生产现状,确定其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采用混合布置方式。依据上煤层开采后采空区边缘与下煤层巷道之间的弹塑性分布区与应力梯度分布状况,以及巷道围岩表面变形量,分别确定下煤层上巷相对上煤层上巷向上平错20m,下煤层下巷相对上煤层下巷向上平错10m。在泉店煤矿东翼11采区首采面进行近距离煤层同采巷道混合布置的应用与实测,现场实测表明巷道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说明其同采巷道布置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