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滇东早寒武世磷块岩薄片中发现大量藻类化石。本文所讨论的磷质藻类化石主要有:球状藻类、丝状藻类、疑源类、叠层石类、核形石类和花纹石类(凝块石类)等27个属种(或型),它们构成各种颗粒磷块岩、叠层石磷块岩、藻丘磷块岩,是磷块岩富矿的主要组分,P_2O_5可达30—37%。这些多门类的藻类化石,为生物成磷作用和成矿环境提供了主要依据,也为震旦—寒武系界线划分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陕西镇巴小洋坝下寒武统筇竹寺阶灯影组西蒿坪段及水井沱组内的一些牙形刺形化石,共计4个属7个种,其中新属及新种各一个,我国首次发现的有2属4种。它们中的许多分子具有地理分布广泛、演化迅速的特点,已成为早寒武世洲际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湖北三峡地区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Ⅰ、Ⅱ组合之间发现了大量锥管状宏体化石,化石体呈平面压扁的平滑圆锥管状,锥体长4—21mm,始端尖细向口端逐渐扩散,扩散角为13°-25°.锥体口端直径宽1—7mm,锥体始端平直或略有弯曲。锥体表面光滑,无或有微弱横纹,没有保存内部构造。与埃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中的Protoconites minor Chen et al。1994无论从锥体长度、口端直径宽度、扩散角,还是化石的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一致,因此理应归属Protoconites。通过Protoconites与好运阶(Fortunian)澄江化石库中的Cambrorhytium(或Archotuba conoidalis)和中寒武世Cambrorhytium major对比研究,发现无论从大小、形态,还是生活方式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可能反映了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对揭示早期锥管状生物的归属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4.
在湖北三峡地区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Ⅰ、Ⅱ组合之间发现了大量锥管状宏体化石,化石体呈平面压扁的平滑圆锥管状,锥体长4-21 mm,始端尖细向口端逐渐扩散,扩散角为13°-25°.锥体口端直径宽1-7mm,锥体始端平直或略有弯曲.锥体表面光滑,无或有微弱横纹,没有保存内部构造.与埃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中的Protoconites minor Chen et al.1994无论从锥体长度、口端直径宽度、扩散角,还是化石的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一致,因此理应归属Protoconites.通过Protoconites与好运阶(Fortunian)澄江化石库中的Cambrothytium(或Archotuba conoidalis)和中寒武世Cambrorhytium major对比研究,发现无论从大小、形态,还是生活方式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可能反映了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对揭示早期锥管状生物的归属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描述了产于中国华北地台南缘,河南方城一带下寒武统辛集组中古老的双壳类化石Pojetaia runnegari Jell和Oryzoconcha prisca He et pei(gen. et sp. nov.)。它们个体微小(1—2毫米),壳体横宽,后耳微弱、韧带区发达,栉齿型铰齿,均呈内核保存。属古老的Nuculoida双壳类动物,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双壳类动物化石。与它们共生的有软舌螺类、单板类、腹足类、海绵骨针等。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早寒武世的高肌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早寒武世的高肌虫最初发现于肖尔布拉克组底部,计有Tsunyiella、Yaoyingella? Liangshanella和Shensiella?诸属。它们在杨子地区主要分布于筇竹寺阶,与它们共生的三叶虫Shizhudiscus为本区最低的三叶虫化石,这属一般自筇竹寺中期开始出现。因此,上述肖尔布拉克组高肌虫的时代不早于筇竹寺期。值得重视的是,整合于肖尔布拉克组之下的玉尔吐斯组也含有大量的高肌虫化石,计有10属15种和1个亚种,其中新属4个,新种(包括亚种)12个。与之件存的化石是许多小壳化石,它们与杨子地区梅树村阶的小壳化石比较相似;在这个层位中未见三叶虫产出,加上其中的高肌虫与筇竹寺期三叶虫有一定差别,因此,玉尔吐斯组中含有高肌虫与小壳化石共存的那个层位,相当于梅树村阶。若如此,玉尔吐斯组中的高肌虫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高肌虫了。  相似文献   

7.
方锥石类化石,是一类其生物系统分类位置上还不十分肯定的一个动物类群,但目前多数人认为应该归入腔肠动物门真水母纲。我国发现的方锥石化石,有尹赞勋(1933)所描述产于甘肃永昌红山窟的红山窟石灰岩中的Conularia guadrisulcuta Sowerby,层位属于中石炭统。张守信在(1976)也报导过采自西藏珠峰地区聂拉木县定聂公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全球范围内当前已知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中最优秀的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的最新研究材料。认为该剖面小歪头山段与下伏白岩哨段岩性甚为接近,两者应予合并。梅树村阶进一步划分出来的各亚组合带不能成立。许多材料都说明白岩哨段顶部和大海段顶部均有短期沉积间断。梅树村剖面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点选择在“B”点,也即Anabarites trisulcatus组合带与Paragloborilus subglobosus组合带分界点上最合适。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宁国县胡乐地区奥陶纪新厂期笔石动物群新材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安徽省宁国县胡乐地区奥陶系发育良好,是我国重要的奥陶系代表剖面之一,也是宁国页岩和胡乐页岩两个著名的奥陶系地层单位命名地。数十年来许多人在此作过研究,但未发现新厂期的笔石化石。作者于1981年的工作中,在原划为上寒武统西阳山组的顶部发现了大量的奥陶纪早期新厂期的反称笔石科化石扣网格笔石,经研究有6个属14个种和亚种,其中新种和新亚种各一个。依据笔石的地层分布情况,本文建立了二个笔石带,并分别与广东台山新厂组的新一(X_1)和新二(X_2)二个笔石带对比。据此,本区奥陶系与寒武系的界线比过去划定的界线下延31米。  相似文献   

10.
贵州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贵州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学,在寒武系识别出了10个层序边界,划分出了9个(三级)层序及25个体系域,其中,寒武系的底界面和顶界面,以及中下寒武统间的较大沉积间断面为Ⅰ类层序边界,其余为Ⅱ类层序边界,论述了该区的沉积演化史,指出金顶山期、高台期是同生断层剧烈活动的两个时期;牛蹄塘期(及明心寺早期)的南方海域基本上是统一的;台地、台地斜坡、广海盆地三大沉积区的格局形成于金顶山期,加强于高台期,稳定、发育于中晚寒武世。止于寒武纪末期,该区的两个沉积模式:一为巨大的坡缓底平的海域沉积模式;为牛蹄塘组层序及明心寺组层序发育时期的沉积模式;二为台地-(台地)斜坡-(广海)盆地沉积模式,为寒武纪金顶山期后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有比云南梅树村地区下寒武统渔户村组更老的地层,其东南海槽可能是浅海。  相似文献   

11.
缎类织物是我国丝绸的一个大类品种。缎纹组织是三原组织中最复杂和产生最迟的,其应用非常广泛,历来文献以及出土和传世的实物都可以证明,缎类织物和缎纹组织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这一点已被国内外科技史研究者所一致承认。但是,关于缎的早期历史,还有许多问题不很清楚。例如,缎类织物的产生年代,有着从汉代到明代各种不同的说法;缎纹组织的产生形式,还需要进一步讨论。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一)缎类织物的名称与实质;(二)缎纹组织的产生;(三)缎类织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高蛋白华03早籼新品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蛋白华03早籼新品系是在1978~1988年,应用花培、化诱生物技术结合常规杂交育种方法,以IR_8/二九青F_2代优穗为花培起始材料培育成的。华03比推广品种广陆矮4号早熟3~5天,广泛适应于北纬23.0~32.0°,东经107~120°范围的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等地。1985~1988在江西、湖北等地大田试种结果,平均亩产稻谷400公斤以上,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6~10%,并具有较好的适口性、精米率和营养品质。它的突出特点是稻米蛋白质含量特别高,五年先后经中国农科院测试分析中心等单位分析不同产地华03试种稻米样品,其蛋白质含量平均达糙米干重的13.72%,八种必需氨基酸有六种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1973年提出的理想蛋白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云南牛头山地区的陆良组、牛头山组属下震旦统,沉积相类型为浅海—海岸相,而澄江等地的澄江组为河流相,两者为同时异相产物。滇中地区从西北向东南,早震旦世早期沉积相展布由古陆剥蚀区—河流相—海岸相—浅海相—半深海相,呈不对称的箕状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蛙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首次报道了产于东北的中国林蛙在广东地区常温条件下的早期胚胎发育情况.根据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主要特征的出现以及行为的变化,将中国林蛙从受精卵开始至两侧鳃盖完成的早期胚胎发育划分为25个时期.在18~22℃条件下,早期胚胎发育全过程共历时131.1 h.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早石炭世的四射珊瑚可划分为六个组合带,自下而上依序为。1)Ceriphyllum elegatum    (MeniscophyllumxinjiAngense带大致与之相当),2)Caninia dorlodoti或Kassinella-  Lophophyllum densum,3)Cystohrentis或Enygmophyllum-Kakwiphyllum qingh-aiense,4)Pseudouralinia 或Siphonophyllia oppressa,5)Thysanophllum asiaticum或Orinastraea haitoutalaensis-Dorlodotia,6)Yuanophyllum.图乃阶和韦则阶的分界  或Orinastraea,6)Yuanophyllum.图乃阶和韦则阶的分界  划在Siphonophyllia oppressa带的顶部.YuAnophyllum带的时代自韦则晚期延伸至纳缪尔早    期。根据珊瑚动物群的特征区分出三个生物地理区,即天山-祁连区、巴颜喀喇-三江区和扬子  区,各区相应的代表分予分别为Siphonphyllia oppr?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早期流动是指水平井从开始生产起到压力降传播波尚未达到储藏边界的阶段。在已有文献中早期阶段被视为径向流,早期结束时间也存在各种计算公式,不同公式的结果相差甚大,并且皆缺少理论依据。根据早期时刻的等势面是以水平井两端点为焦点的旋转椭球面,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导出早期试井公式和早期结束时间的算法,理论和实例皆表明所推导的公式更能描述早期渗流规律,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饰纹姬蛙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饰纹姬蛙(Microhylaornata)的早期胚胎发育.经雌雄成体腹腔注射LRH-A,促使其抱对、产卵.受精卵在水温27±0.5℃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在我国的蛙类中,饰纹姬蛙是早期胚胎发育最为迅速的种类之一;胚体纵轴伸长出现在原肠末期;在鳃循环期即可明显地观察到尾循环;出水孔的形成始于鳃盖完成时的腹中部,并逐渐移向腹后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神经网络的喘振早期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并指出了压缩机组防喘振控制系统的缺陷,在此基础上,针对机组发生哮喘振与机组工艺参数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喘振预警系统,以帮助现场机组操作人员及早发现喘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了陕南镇已早寒武世高肌虫,计有18个属29个种及3个未定种,其中包括9个新属、1个新亚属及22个新种。这些化石均产于该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下部,相当于三叶虫Eoredlichia带至Zhenbaspis带下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