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芳 《科技信息》2011,(27):I0338-I0338
山区公路设计中,由于山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以及公路的修建对环境的破坏,为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山区公路设计时,首先要做好地质工作的勘察,以保证公路建设的安全,其次,做好线形的高程位置选择,路线高度与设计洪水位的关系,全面掌握河谷特征,统筹规划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数字高程模型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公路勘测设计的特点,阐述了作为数字地面模型(DTM)子集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概念及其特点,论述了数字高程模型在路线CAD系统和公路三维建模中的应用,讨论了适合公路特点的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采集,数据结构等问题,从而为数字高程模型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运用景观生态学指数,以贵州省麻江县为例,分析了山区农村居民点总体变化特点以及地形、河流、城镇、公路对农村居民点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山区整体上农村居民点斑块类型面积快速增加,景观破碎化加剧,斑块形状复杂性增强,聚合度上升;2山区农村居民点演变与距公路距离、坡度大小、高程大小和坡向关系密切,而与距城镇远近和距河流远近关系较小.这可能与山区城镇规模小、吸引力低、河流吸引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4.
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标志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大幅度降低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率,以实地测试、调查方法以及心理认知机理,概括了山区公路的道路特征和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了驾驶人员的安全认知和行为特性,指出了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标志须以初次使用该道路的驾驶人员为设计依据。研究了山区公路不同道路环境下交通安全信息,指出山区公路应在弯道处实行大小车辆分别限速,并给出了限速方式;长大坡路段应提供整体性道路信息以及交通安全标志的设置要求;异常气候条件下须提供预警性信息。认为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可以通过对交通安全标志的合理化设计,在不大幅度改变公路线形情况下,能使山区公路弯道、长大坡等特殊路段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郭小锋 《科技信息》2011,(11):232-232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山区沟壑施工中,解决了常规几何水准测难以完成的高程传递问题。  相似文献   

6.
于恒栋  唐蕾 《工程与建设》2006,20(4):345-347
虽然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仍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近年来安徽省山区公路建设的总结,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家贤 《科技资讯》2007,(27):157-158
针对山区公路特点,在山区公路生态环境保护设计主要原则、具体措施及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山区公路改建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石灰岩山区的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山区公路的生态环境及自然地理特性,遵循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和方法,运用景观三元论,从环境功能和美学3个方面构建山区公路景观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石灰岩山区公路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以广西水任-南宁公路为例,给出了石灰岩山区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和获取评价指标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为石灰岩山区公路及其他类型公路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与公路中线检测点对应的公路设计中线点的判定准则以及寻找对应设计中线点的算法即步长压缩摆动趋近法;分析论证了基于判定准则及步长压缩摆动趋近法,即将公路平面线形偏差分解为垂直于路线方向的横向偏差以及沿路线方向的纵向偏差;讨论了步长压缩摆动趋近法与公路平面线形计算机辅助计算结合中的公路平曲线类型编码以及平面线形曲线段的区间判别等问题.依据路基设计高程种类、超高旋转方式及超高缓和各阶段,公路中线路面高程与路基设计高程有所不同,对公路纵断面检测偏差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路平纵线形施工偏差计算机辅助检测方法,并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的方法研究及误差分析,提出了全站仪单程高程测量替代四等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及计算公式,为公路外业高程测量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施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路交通法规和克服不良驾驶习惯,已成为当前公路交通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分析了中国、日本国交通法规中安全相关条文的差异。借鉴日本国公路交通法规的有益经验,着重分析我国公路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以求建立符合国际潮流的公路交通法规。指出:需重新修订我国交通管理法规中安全生产条文使之与国际接轨、将管理区域内的交通安全状况纳入责任考核。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建设与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在全国各地突飞猛进地发展.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大规模的进行,公路沿线的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影响.在景观生态学中,该影响表现为景观格局的改变,最终可能导致景观功能的丧失.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推动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格局恢复工程的理论支撑的深入研究;指出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是对受损的生态景观格局进行研究和监测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生态景观功能恢复最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汉中盆地及周边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点及其规律。方法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6年四期TM影像,利用ENVI和GIS技术提取汉中盆地及其周边低山丘陵区各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研究区各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地形梯度变化特征。结果与结论1)2000—2016年汉中盆地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明显,其中建设用地明显增加,耕地、草地、未利用地明显减少,而低山丘陵区以耕地的减少和林地的增加为主要特征。2)2000—2016年盆地区建设用地主要以城区为中心面呈环状增加和以高速公路为中轴呈条带状增加。而低山丘陵区林地主要在坡度较大和高程较高的区域增加。3)汉中盆地土地利用图谱变化类型以"耕-耕-耕-耕"为主的稳定型图谱分布面积最多,占整个汉中盆地面积的51.67%。低山丘陵区的土地利用图谱变化类型以"林-林-林-林"为主的稳定型图谱分布面积最多,占整个低山丘陵区面积的41.44%。4)汉中盆地前期变化型和稳定型的分布指数较高,土地利用类型仅局限于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而低山丘陵区前期变化型和稳定型的分布指数较高,土地利用类型仅局限于耕地与林地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某隧道B标施工监测预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变形监测手段在某隧道施工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有助于监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为类似条件的公路隧道工程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公路景观是近几年在中国交通行业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并越来越成为热门学科,但从国内目前公路景观发展现状来看,广大公路建设者对公路景观的认识还不够,通过对贵州省凯里至雷山公路改扩建过程中遇到的景观建设问题的分析,阐述公路景观与周边环境应有的关系,总结山区公路景观设计的方法,为我国山区公路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路面施工机械出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本阐述了近期我国公路建设的情况及对路面机械的基本要求,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整平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和人性化、智能化和适应面广的结构特点.现场使用表明:该机性能先进,操作方便、激振压实效果好、路面质量优良,可满足各类水泥路面的摊铺整平施工,特别适用于县乡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17.
竹晓华 《河南科学》2013,(10):1752-1758
结合我国高速公路资产运营的特点,分析影响高速公路资产运营业绩的因素,提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高速公路资产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评价指标判断矩阵,并对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各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等级.通过实例分析,对S省两年高速公路运营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HP层次分析法在综合评价高速公路资产运营情况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邹杰 《科技信息》2008,(9):127-128
在阐述公路景观构成的基础上,从公路线形、公路构造物和公路沿线设施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公路景观设计内容与方法,总结了目前国内公路景观评价的主要方法.建立了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步骤。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着重分析了公路规划、设计阶段对环境保护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路基路面设计参数研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培新 《科技信息》2008,(20):126-126
研究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是研究人员和公路建设者共同追求的目的之一。因此,对研究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结合河南公路实际情况,运用工程经济的方法,对河南省路基路面设计参数研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指出该项研究将对河南乃至全国公路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