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省近年种植杂交稻的面积一直占水稻总面积的50%左右。两系法杂交稻是继三系杂交稻之后又一次利用水稻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安庆市各级党委、政府立足于高起点,不断加快现代科技向农业的渗透,全面提高了农业整体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国家"863"高科技攻关计划成果,安庆市较早引进两系杂交稻,从1995年起双季配套栽培,平均单产每公顷达1.54万公斤,最高单产每公顷达1.94万公斤,实现了亩产超吨粮的目标.被称为"中国超级稻"的两优培九平均单产每公顷达1.13万公斤,最高达1.24万公斤.  相似文献   

3.
曲元 《安徽科技》2005,(11):19-21
安庆市曾经是全国10个水稻高产地区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逐年减少,人口日益增加,原有的生产水平、质量水平已不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安庆市地处双季稻区最北缘,是理想的水稻新组合的生态鉴定点.因此,安庆市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了两系杂交稻的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使水稻生产在产量、质量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有力地调整了全市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而且以两系杂交稻科技示范工作引领农村科技工作,提升了全市农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省近年种植杂交稻的面积一直占水稻总面积的50%左右。两系法杂交稻是继三系杂交稻之后又一次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新途径。其发现的雄性核不育材料在短日低温下可以自交结实,用于繁种,省了保持系;在长日高温下,花粉败育,自交不能结实,可以利用其配制杂交种,  相似文献   

5.
方海 《安庆科技》2006,(1):22-24
安庆市曾经是全国十个水稻高产地区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逐年减少,人口日益增加,原有的生产水平、质量水平已不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安庆市地处双季稻区最北缘,是理想的水稻新组合的生态鉴定点。因此,安庆市科技局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两系杂交水稻的试验、示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使水稻生产在产量、质量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条件,而且以两系杂交水稻科技示范工作引领全市农村科技工作,提升了全市农业技术水平,走出了一条特色科技工作道路。  相似文献   

6.
4月7日,安庆市科技局和关工委联合组织有关科技专家,赴潜山县梅城镇开展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培训活动。水稻专家昂盛福讲解了超级杂交水稻P88S/0293和P88S/747高产栽培技术,市科技局发放了技术资料600份,100多名青年农民参加了培训。今年我市继续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和袁隆平院士合作,试验、示范种植优质水稻品种二、三代超级杂交水稻P88S/0293和P88S/747,有关栽培技术培训活动将在全市各县(市)区进一步有序展开。培训会上,市科技局殷宗学副局长要求潜山县梅城镇认真组织好二、三代超级稻的试验、示范种植工作,确保试验示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安庆市科技局组织开展超级杂交水稻技术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7.
内香优8518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利用自育的优质、香型不育系内香5A与抗病、优质恢复系内恢95—18配制的香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2008年由临沧市种子管理站引入在临翔区忙畔街道青华村海拔1450米的杂交稻次适宜区进行品种试种,表现出高产优质兼顾、抗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深受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8.
两系法杂交稻的研究开发是国家“863”计划的重大项目。由于两系法杂交稻较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广东省一直非常重视两系法杂交稻的研究开发,把两系稻的开发利用作为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9.
"丰两优一号"是合肥丰乐种业公司与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共同育成的二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好等特点.经农业部稻米品质检测中心测定,该品种精米率、粒长、蛋白质含量等10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两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该品种高抗白叶枯病,耐肥抗倒,生育期142天,在皖东稻区平均每公顷产量达9000~9300公斤,高产可达1.05万公斤,适宜推广种植.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丰两优一号"是合肥丰乐种业公司与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共同育成的二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好等特点.经农业部稻米品质检测中心测定,该品种精米率、粒长、蛋白质含量等10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两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该品种高抗白叶枯病,耐肥抗倒,生育期142天,在皖东稻区平均每公顷产量达9000~9300公斤,高产可达1.05万公斤,适宜推广种植.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4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耐冷性的生理特点,在人工气候箱内经26℃(对照)、12℃、10℃和6℃处理4 d后,测定分析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6个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抗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株两优120和金优L2两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POD活性、CAT活性、As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而MDA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均低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上述结果说明两系法杂交稻株两优120的耐冷性最强,三系杂交水稻金优L2次之,两系法杂交稻准两优143和常规水稻湘早籼45号耐冷性稍差.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金国 《遵义科技》2006,34(3):28-30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对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渴望进一步增强。遵义裕农种业作为我市集育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主要种子龙头企业之一,为加速种子的更新换代,组织了一批在生产上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在全市范围内作对比试验,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使杂交水稻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此我站今年应遵义裕农种业的要求,按其试验方案完成本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粮食生产的连续丰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大米的品质要来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生产上种植的品种不但要高产、抗病,而且必须优质.针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品种多、乱、杂,水稻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现状,更为了适应水稻生产和市场的需求,我所引进、推广了优质米水稻新品种上育397.  相似文献   

14.
为振兴宁夏优质大米和发挥水稻新品系的资源优势,加快精优品种的选育,发展精品、精优产品,打造宁夏大米品牌上档次、创晶牌,经永宁县种子公司多年的艰辛工作、精细选育,引进、筛选及系圃提纯选优,优中选优,确定有苗头,有前途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5.
“农丰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中稻组合,2003、2005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和国家品种审定。我市2002年引种,近几年大面积推广,连续几年表现稳产高产,一般亩产550公斤左右,高产田块可达650公斤以上。该品种不仅高产、优质,而且抗病、抗倒、耐旱,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安庆市以“整合科技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为着力点,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实现“追赶跨越、奋力崛起”奋斗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强化自主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并重的原则,安庆市重点采取实施科技项目、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等举措,强化自主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五”期间,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293项,与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了产学研对接活动,建成了安徽省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培育了3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强化自主创新,高起点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工作。加强与袁隆平院士合作,高起点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工作,安庆市两系杂交稻、超级稻试验示范工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是强化自主创新,增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后劲。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是安庆市具有优势的特色科技工作,“十五”期间,安庆民营科技企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2005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45.1亿元,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安庆市自主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安庆市将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第一,积极...  相似文献   

17.
凤稻17号系云南省大理州农科所以合系154为母本,凤稻9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优质、高产、稳产、耐寒性强、抗病性好、熟期适中、地区适应性较好。2002年被评为云南省第三届优质米品种,并获铜奖。2003年10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适宜于在海拔1950米以上的冷凉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临引杂1号”是临沧市农技中心从中科院引进的一个两系杂交油菜良种。2008—2009年在临翔区博尚、圈内等油菜主产区进行示范种植,表现出早熟、高产、优质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是目前最具推广潜力的杂交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从广东源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优质高产抗病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建优G2,在我市经过五造多点试种,表现株叶型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一般每667m2产量在550kg,高的产量达每667m2产量650kg。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总产7000万k左右。为了筛选适合我县种植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实施了优质杂交水稻不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川香优2号产量为668.0kg/667m^2,比菲优多系1号(对照)高11.9%,抗性强,适合我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