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类起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既让人感到困惑,又让人不时看到希望。1959年,英国的古人类学家玛丽·利基(M ary Leakey)在东非奥杜威峡谷发现了第一个年代超过100万年的,近乎完整的南方古猿的头骨,这使古人类学家们异常兴奋。一时间,大批古人类学家和相关学科的专家云集非洲,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以古人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考察活动。随着大批令人眼花缭乱的古猿和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人们对于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大幅度地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的进化不再是单一支系的“直道进化”,而是“树丛式”的演化;南方古猿不再属于猿类,而是能…  相似文献   

2.
任何生物在其绝灭之前都会程度不同地发生辐射演化,这种辐射演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辐射演化的结果不仅使生物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增加了对环境的专属性和依赖性,进而也增大了其绝灭的可能性。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发展的历史,充分体现了生物辐射演化和绝灭事件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人类之祖——湖岛水猿(续)黄世强(池州地区行政公置招商局池州247100)第二节茸毛的稀疏古猿茸毛稀疏必需说明的问题是古猿一身浓密茸毛稀疏到皮肤基本光洁裸露的原因及过程。由于古猿演化的环境使茸毛绝无可能似鸟类羽毛以印痕存留于化石之中,迄今和以后都不可...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地质环境和地质资源问题,如何维护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合理地利用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地球环境与生物演化之间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类地质事件及生物化石富含地球过去变化的信息.因此,研究地球历史时期的生物地质作用和环境变迁对人类预测未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加速度的高级进化根据大自然化石档案的记载和科学家的研究认为,生命在漫长的岁月中,是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其速度是由低速向高速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化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如古猿约用了1500万年完成了向猿人的过渡,猿人约用了300万年完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化学元素概念产生、演化和发展的四个阶段,从科学史和认识论的角度阐述了元素概念发展进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而说明,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才能正确认识人类思维方式的不断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方红土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第四纪红土沉积是揭示该地区古环境变迁的良好信息载体,红土发育与构造变动、季风演化存在耦合.就第四纪红粘土的研究进展作了回顾,认为红土形成时代、成因、网纹化机制等方面的争议制约了红土地层学的发展,系统研究红土的沉积学、年代学、土壤学、生物气候学、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推动红土地层学的发展,并丰富全球变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出现是地球和生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其自身的起源与演化充满了好奇。在过去的100余年里,人类探索与追寻祖先足迹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这一过程中,新的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积累,不断地更新着人们的观念,并成为国际古人类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和公众关注的热点。然而,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过程仍然充满了未知,阐明这一过程将是漫长而遥远的。寻找人类祖先的直接证据19世纪中叶,达尔文和赫胥黎根据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证据首次提出人猿同祖,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但当时已经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很少,…  相似文献   

9.
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类发展的历史,第一次伟大的革命就是直立行走,即从祖先猿类的四足行走进化为人类特有的两足直立行走。正因为远古人类的祖先学会了直立行走,才将前肢解放出来,变为专门制造工具的双手。这样一个变革,从此便开创了人类的历史,人们对这一变革的充分认识来自非洲发现的人类祖先——南方古猿留下的脚印化石。人类在自然历史的长河中能够将300多万年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起源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人猿分离之后,地球上出现的人科物种有许多种,人科这一谱系中已知的最古老的人科物种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距今大约700 万年前南方古猿阶段的撒海尔人乍得种,而在亚洲和欧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都属于直立人阶段,不超过200 万年,因此学界普遍接受和认同人类起源的最初地点是在非洲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11.
张振标 《科技潮》2000,(2):59-62
自从1871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中正式提出人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理论,至今已有100多年。然而,在这100多年中,有关人类从何时、何地以及如何演化而来的争论,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同样,对于现代中国人由来的讨论也是纷争迭起。摆动中的人类摇蓝关于人类的摇蓝——人类的发祥地,最先是达尔文提出的"来自非洲说"。众所周知,在达尔文时代,除了欧洲发现了时代较晚的尼安德特人化石之外,世界任何地区都没有发现早期人类的化石。但是,他认为非洲现存的大猩猩、黑猩猩是与人类最近的亲属。  相似文献   

12.
 人类起源于古猿。20世纪末叶,遗传学界普遍认为人与黑猩猩在500万年前或更晚分道扬镳。2000年,在肯尼亚发现600万年前的原初人化石;2002年,在乍得发现600~700万年前的撒海尔人化石,人猿揖别时间的共识便改变为700万年前或更早。比180万年前更早的人类化石迄今只在非洲发现过,所以一般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估计在180~200万年前,人类才走出非洲。经过长期演化,产生现代人。关于现代人如何起源,有着不同的假说与长期争论,至今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靠什么走到现在这一步?脑子肯定榜上有名。在漫长的演化中,人类的脑子总体上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跟那些脑容量只有约500毫升的"老祖宗"南方古猿比起来,晚期智人的脑容量差不多是原来的3倍,达到1400毫升左右。前不久,几位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在期刊《神经影像》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从大样本的平均数据来看,我们的大脑在早上会比其它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菲 《科技资讯》2011,(23):165-165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问题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古老话题,更是一个不断发展日渐弥新的永恒课题。自人类早期为从事生产活动产生对成本费用的计量和控制需求以来,伴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企业经营理念和组织形态的不断演化,促进成本费用控制战略历经了一个逐步迈向科学、精确、系统的变革过程。要想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在成本费用控制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田火区发展演化多场耦合作用过程,分析了热-流-固耦合机理及不同时期煤体燃烧状态及产物。揭示了煤田火区发展演化是由煤氧复合化学反应而放热升温,产生热应力及烧空区致使上覆岩层失稳塌陷,形成煤岩体裂隙网络产生裂隙场,从而为氧气及燃烧产物对流循环提供通道,进一步促使火区向深部扩展延伸的灾变机理。因此,煤田火区温度场、裂隙应力场、渗流场及化学场之间的耦合作用是加速煤体燃烧的非线性动力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漫长的地质时代,地球气候变迁是以温暖时期与寒冷时期交替出现、冰期与间冰期多次旋回为其基本特点.认为气候的冷暖交替、巨大变迁直接影响着生物世界的演变和人类及其文化发展,揭示长江流域在这种气候多变而严酷的时期,却闪烁着“人类起源的光芒”,形成了一条神秘的“人类演化时光隧道”.论述了全新世是一个干载难逢的气候适宜期,人类迈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大发展,古文化得以蓬勃兴起,产生了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史前文化,其中尤以稻作文化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正化石,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一般由于冰河运动、地壳变迁等原因形成。它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能或多或少地反映当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状况,为人类了解生物的演化和地球上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8.
《太原科技》2011,(10):112-112
最近一段时间,氮污染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施用化肥都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氮氧化物进人环境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形成光化学烟雾、酸雨、土壤酸化、臭氧层消耗、水体富营养化等危害,进而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翟玉梅 《前沿科学》2021,15(1):22-26
我们是谁?又从何而来?1871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列举了多项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自此,人类开启了科学研究人类起源的里程. 历经150年,越来越多的化石被发掘,分子生物学技术也深入发展,探寻人类起源的成果源源不断.国际学界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远古人类化石中提取...  相似文献   

20.
刘迎霞 《科技资讯》2009,(25):161-161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问题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古老话题,更是一个不断发展日渐弥新的永恒课题。自人类早期为从事生产活动产生对成本费用的计量和控制需求以来,伴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企业经营理念和组织形态的不断演化,促进成本费用控制战略历经了一个逐步迈向科学、精确、系统的变革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