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秀丽隐杆线虫作模式生物, 研究水溶性人参皂苷成分对线虫的寿命、 产卵和运动等生命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 质量浓度为200 μg/mL的人参皂苷可使线虫寿命延长, 减缓衰老; 质量浓度为500 μg/mL的人参皂苷则对线虫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诗经》十五“国风”中“第一人称诗”占一半以上,而在所有“第一人称诗”中出自女性之口的又占三分之一强。这些以女性口吻抒写的诗篇传达出一种后世文学所欠缺的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在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女性对人性本真的追求,它包括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不息的自强意识。  相似文献   

3.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悲世、愤世乃至厌世的情结使他走上死亡道路的告白书。海子是与世俗抗争的孤傲王子,他所守望的凡尘幸福只是乌托邦式的幸福理想。他对世俗幸福的偏执性遗弃,源于对原生生命状态的向往和对纯粹诗意世界的绝对皈依。用生命殉葬诗歌理想是其守望的失败,也是守望情结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爱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文坛的重要诗人,她的艺术风格自由、现代,想象力丰富,对生命的追求热情、执着,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其生命活力,发展其生命潜能,提升其生命价值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使命。历史教学中只有树立起"生命观",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向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才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1.生命性历史教学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  相似文献   

6.
医学人文的本质就在于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构建生命教育为主导的医学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新模式,其目的为了提高医学生积极对待生命、发展生命,帮助其树立崇高的生命价值观、正确的健康观和公正的医疗救助观,培养符合医学发展和医疗道德规范的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高职思政课教学在学生成长成才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而且必须唤醒学生的生命情感,增强生命意识,激发其生命潜能,促使其学会珍惜生命、提升生命质量。本文从构建注重生命相融的师生关系,培养善于生命关怀的思政课教师,创建体现生命关怀的思政课教学,建造充满生命关怀的校园文化四个维度尝试增强思政课的生命关怀功能。  相似文献   

8.
我们没有理由不高兴,生命毕竟已经提高到现实与历史的层面。“以人为本”和“创建和谐社会”再不是口号形式,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是其内核。其实,尊重生命便是尊重自己,爱惜生命便是爱惜自己。惟那些不尊重生命的人,阳光远离其,快乐远离其,爱也远离其。我们关注着生命的安全,我们也祈祷灾难远离生命。注视着一切有关生命的主题是我们杂志的使命。每有灾难的出现,痛彻的心魄便开始检讨反省,为何紧扎的篱笆又透出一个窟窿,我们的小羔羊又给叼走了。一个个场面狼籍混乱不忍目睹,一个个魂灵半空里奔突着寻找归处。然而,我们的目光应该穿越表面的一…  相似文献   

9.
从生命意识的角度,对东坡“和陶诗”进行了探讨。在点明何为生命意识并分析了促进东坡生命意识觉醒的契机后,本文指出在生命哲学发生转变之后,东坡生命意识的具体体现:其一,从物质层面上解决岭海人民缺衣少食的现状是东坡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一种新方式。其二,精神层面上,为岭海地区文化传播做贡献,是东坡实现其生命价值的另一方式。另外,在当地长时间的反思中,东坡还意识到了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最终方式———创作。  相似文献   

10.
生命观是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知,是人对其对生命过程、生命存在、生命关系及生命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本文关注的永宁纳人经由人、家和万物的生命“体认”,形成其生命观念。对生命的认知所形成的观念又“体现”、践行于日常生活,形成纳人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而在现代旅游的背景下,纳人以其身体策略来对抗“凝视”的权力,是其能动的生命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一粒小小的种子,蕴含着生机勃发的生命,细胞、细胞核组成了色彩斑澜的生命世界。何况活鲜鲜的人类生命更是深奥无穷的神秘之体。苍天在赋予人类两性种子的同时,赠予了其繁衍之力,却又只给予每一个人一次生存的机会。无论谁,不管其身体如何强健,现代发现:其生命的极限一般不过200年。据有关权威研究分析,当今可见可知的人类生命极限至少为120-160年。维护好每一个人的生命体系,实际上是在精心经营每个不同生命的复杂系统工程——生命工程。人的生命是脆弱的,构成人类生命威胁的有两大“杀手”——疾病与安全!疾病可以预防,安全可以防范。中国…  相似文献   

12.
张楚廷先生的教师治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人与学",是大学人对学的追求与探索。教师在治学过程中,视学术为生命,不仅将其看成是自己个体的生命,更将其视为学校的生命,视为大学的生命。教学是教师学术生命的载体,是教师创造性传授知识、与学生心灵交往以及开发新课程的过程。科研是教师学术生命的活水源泉,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社会服务是教师学术生命的价值体现,学术自由则是其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纵观刘希夷诗篇,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着纷繁复杂的生命意识.其生命哲学大体表现为:物质主义生命观、道家自然哲学生命观、儒家伦理价值生命观.刘希夷体味了生命的极度卑微与无限尊贵,在生命的忧思与渴望中,使生命走向永恒.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其诗作中,他常常感时叹逝并且对自身的变化及生命流程表现出极度的关注。与佛学的接触使他的生命意识得到深化的同时也确立了其生命的主体意识。在渐入佛教的过程中,前期白居易诗中所表现出的易感的生命意识最终被佛教的看空物我所取代。其生命意识的变化与主体性的自觉反映出他与佛教尤其是禅宗之间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的生命意识不仅丰赡深刻,而且鲜明地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表征。它或者外现于散文化的言谈论说之中,或者深隐在诸多的文学形象内。只有运用艺术理论予以审美观照,深入剖析其生命意识的具体形态表征,努力探寻其表现形态的广阔性、丰富性和深刻性,才能全面深入地把握其生命意识,最终揭示其生命意识的超越性意义和终极性旨归。  相似文献   

16.
虞文新 《科技资讯》2008,(5):169-170
论述生命的特征,探讨生命意识的主要向度及内容,界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并分析其目标层次。  相似文献   

17.
肖行 《孝感学院学报》2013,33(1):102-105
生命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国传统孝伦理具有博大精深的生命智慧,深入发掘其认知生命、重生惜命、生命价值三个层面的思想内容,对当前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课程是有生命的,其生命活力体现在思想性、文化性、精气神和节奏,这也是差异性.这个生命是著作者或讲授者创造的.不同课程有不同的生命色彩.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乐生安死、极度重视精神价值追求的生死观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挖掘儒家生死观的思想内涵,把握儒家生死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乐生”文化,营造生命氛围;开设生命课程,强化生命韧性;拓展生命意义,开阔生命胸怀;端正生命价值取向,树立生命理想。  相似文献   

20.
郭斌  徐永健 《科技资讯》2012,(32):238+240-238,240
生命价值观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直接影响其行为。就目前而言,部分大学生缺乏生命知识和人生理想,人生意义模糊、责任意识淡薄,因此,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伟大和崇高,了解生命的意义,对促使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