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生活中的人都有三重生命:生物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三重生命的长短因人而异。刘三姐的生物生命很短暂,但是她的社会生命长久,精神生命永恒。  相似文献   

2.
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生命与教育是“血脉相连”的。教育因生命而发生,因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而发展。同样,生命因教育而延续,使人的生命在自然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精神的生命、文化的生命、社会的生命和智慧的生命。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植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敏感、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敬畏感。  相似文献   

3.
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生命与教育是“血脉相连”的。教育因生命而发生,因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而发展。同样,生命因教育而延续,使人的生命在自然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精神的生命、文化的生命、社会的生命和智慧的生命。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植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敏感、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敬畏感。  相似文献   

4.
伦理学意义上的尊严主要指社会行为主体人的尊严或者生命的尊严,与生命不可分割。人不仅是感性的肉体生命的存在,不仅是超越了自然理性的精神生命的存在,而且是牵涉肉体和精神的又赋予某种普遍性的社会生命的存在。在社会中,以人为主体便是生命尊严构成的必要条件,主体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是人的尊严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五千言的《道德经》包含着丰富的生命哲学智慧,一直以来人们片面地认为老子重视生而忽视死,强调生命的无为而否定生命的有为,关注人的自然生命而轻视社会生命。本文结合《道德经》文本,通过对生与死、有为与无为、人的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关系的辩证分析,重新认识老子的生命哲学思想,体悟老子生命价值观中的辩证智慧。  相似文献   

6.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生命教育立足于人的自然生命,发展人的价值生命,通过形成完整的人,从而引导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并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本文试图从"生命"和"教育"的角度探讨什么是生命教育,通过分析生命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为理解生命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命观是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知,是人对其对生命过程、生命存在、生命关系及生命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本文关注的永宁纳人经由人、家和万物的生命“体认”,形成其生命观念。对生命的认知所形成的观念又“体现”、践行于日常生活,形成纳人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而在现代旅游的背景下,纳人以其身体策略来对抗“凝视”的权力,是其能动的生命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价值的全部特性在于它的社会性,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途径是实践,为人类解放事业牺牲是人的生命价值的超越。马克思的生命价值观科学揭示了人的生命价值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为高校德育解决当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存在偏差的问题指明了方向。高校德育工作以马克思的生命价值观为指导,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坚持主体性德育,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相似文献   

9.
“人是什么”是哲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封孝伦创构的“三重生命”学说是人本哲学研究的一次创新.它是一个以三重生命——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互相支撑来解说人类生命要素与意义的严整哲学体系,其辩证平实的生命观、论人的价值论立场皆可助学界对人的本质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解读生命哲学内涵和生命化教育理念本质,透视瑜伽运动的生命意义。从人的生命存在的三种形式(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解读高校瑜伽课程蕴含的健身育人价值,瑜伽课程不仅增进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促进人的社会交往健康,是系统的育人过程。旨在期望能拓展改革视野和提升生命视域中的瑜伽课程之健身育人价值之功效。  相似文献   

11.
生命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重视生命教育是人类自身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对生命教育基本内涵以及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的论述,提出在我国大学教育中树立生命教育观念、开设生命教育讲座、开展生命实践活动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其生命活力,发展其生命潜能,提升其生命价值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使命。历史教学中只有树立起"生命观",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向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才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1.生命性历史教学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生命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体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生命意义观启迪我们在生命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生存意志.反思近年来大学生生命极端现象,意义世界的失落和教育自身的缺陷成为自杀的根本诱因.为此,高校应肩负起重塑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从媒体的多则令人心悸的青少年轻生或随意伤害其他生命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青少年问题具有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摧残及成长问题日益严重等特点。为此,我们呼吁开展能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齐心努力,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的“生命教育”尽快实施。生命教育的实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初盛唐咏物诗以言志类为主,大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表现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或开阔明朗的情致,追求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命价值;缘情类咏物诗虽然有追求社会生命价值的实现受阻带来的挫折感和失落感,但其根基仍驻扎在坚强的自信力之上;闲情咏物诗在悠闲散淡中透出自适自足的生命满足感与和谐感。初盛唐咏物诗风骨文采兼备,体现了人的社会生命和个体生命和谐完美的统一,表达了唐代诗人刚健明朗、自信闲雅、自然和谐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6.
张云飞 《科技咨询导报》2010,(3):214-214,216
医药行业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这一行业特殊性决定了医药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以生命意识为重要基石,要求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及由其衍生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和感受职业特殊性,树立生命敬畏感;挖掘和开发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生命教育资源,培养生命神圣感。  相似文献   

17.
林婉婷 《科技信息》2012,(32):85-85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没有生命的世界是残缺的世界。世界正是因为有了生命而精彩,生命作为人的载体,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人的一切将毫无意义。人们的一生,确切地说是每分每秒都处于自为性的决定中,选择一种放弃其他,不同的选择造就了生命的千姿百态。也正因为选择不同,人们对于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呈现了不同的态度和结果。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塑造时期,许多人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对生命的理解更是不够全面,而激烈的学习竞争、人际竞争、就业竞争使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价值冲撞,亦使大学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教育由于长期忽视生命意识的教育,导致了我们生命意识的缺乏。现代人生命意识的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解生命、热爱和珍惜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创造和实现生命。我们应通过转变思维和观念、优化和改善社会环境、实施生命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教育、进行死亡观的教育等途径来培养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9.
论人在现代社会的贬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化的社会,普遍的物化贬损了人的尊严,人成了商品和器物性的存在,人的精神维度日渐衰弱;普遍的异化使人沦为客体性的存在。人的生命在现代社会发生了贬值。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整体教育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它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叶澜教授说得好,教育,就其本真意义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回归“生命”,理应是教育的本义,是语文教学的宗旨,更应是小学语文命题改革追寻的原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