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科学家在访问约翰逊空间中心时披露的苏联拟定的新的大型的行星任务,将影响美国的飞行计划,并且表明苏联已经制定了一个新的豪迈的探索月球、火星及其它深空天体的计划。苏联人士在约翰逊空间中心谈得非常坦率,白宫和美国空间官员都认为,这为在期望召开的里根  相似文献   

2.
《自然杂志》1998,20(4):241-241,242
1998年6月3日北京时间清晨6时06分,人类向宇宙之谜又一次进行了新的探索——美国“发现者”号航天飞机携带着阿尔法磁谱仪从肯尼迪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次探测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探测宇宙中的反物质,二是寻找宇宙空间中的暗物质,三是测量宇宙中各种同位素的丰度.在此,我们就什么是反物质、反什么是暗物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窗     
美国航天局挣钱有方当发射指挥慢慢地倒数着计数;“ 8,7,6,主机点火,3,2,1,发射!”时,人们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期待着。航天飞机腾空升起,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不约而同地把脸转向天空,疑视着航天飞机隆隆地飞向太空。这是一次新的发射吗?不是的。这些观众不是在佛罗里达的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而是在上千英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9月27日中国航天员成功实现首次太空行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为了确保"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运行、航天员出舱及伴星飞行试验的空间环境安全,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进行了全程的空间环境预报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3,2,1,点火!"2019年6月5日12时6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从海上发射平台腾空而起,将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在甲板上观看发射的人群,传出了阵阵欢呼声。作为受邀观礼嘉宾,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下简称中科院空间中心)原主  相似文献   

6.
开垦处女地     
2006年1月19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时,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一艘宇宙飞船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卡纳维纳尔角发射场腾空而起,扶摇直上,奔向遥远的太阳系边疆.这艘飞船名叫"新地平线",它的使命是探访太阳系内唯一没有被人类访问过的大行星--冥王星.  相似文献   

7.
1999年11月,JPL启动了彗星撞击计划. 2005年1月12日,NASA成功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12月25日,韦伯望远镜成功发射。至此,它的任务量已经超过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对它的期待值。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以下简称韦伯望远镜)终于到了实际发射之际——它于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12月25日升空,是迄今为止成功进入空间轨道、来自地球的最大和最复杂的望远镜。  相似文献   

9.
当光学天文学家注视着从有缺陷的哈勃天文望远镜得到的第一幅有用图像之时,他们那些企图通过γ射线来研究宇宙的同事却正准备发展哈勃望远镜的新伙伴——大型γ射线观测器.耗资55千万美元的γ射线观测器(GRO)目前在佛罗里达卡那维尔角(Cape Canaveral)的肯尼迪空间实验中心,等待着航天飞机将其送入轨道.只是现在航天飞机发射计划一再受阻,从今年4月推迟到11月,又从11月推迟到明年3月.这颗观测卫星的发射,可望使天文学家借助这种宇宙所产生的最强射线之一来全面研究宇宙.  相似文献   

10.
当约翰F.肯尼迪总统发表他的著名演说,要求美国派人登上月球时,那不是他要谈的关于空间方面的全部事情。在1961年5月25日国会联席会议上致词,他还强调加速研制航天器用的核推进装置。 30年后的今天,克利夫兰市国家航空航天局刘易斯研究中心一群工程师正在议论:乔治·布什总统空间探索倡议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把核火箭和让宇航员返  相似文献   

11.
1994年11月27日,本刊编委、新华社高级编辑文有仁同志访问俄罗斯之际,应邀参观了俄罗斯宇航控制中心,将这个外人看来异常神秘的机构加以报道。  相似文献   

12.
随着今年1月18日“新视野”探测器的发射升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新视野”项目首席科学家艾伦·斯特恩(Alan Stern)将面临长时间沉闷的等待之中“。新视野”探测器将比历史上任何空间探测器旅行更远、经历时间更长才能到达目标——冥王星。“新视野”升空后以9小时旅程通过  相似文献   

13.
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 1999年11月20日06:30:07 返回时间: 1999年11月21日03:41:00技术应用: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我国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实验中首次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新闻发言人2004年1月7日宣布,2004年,中国将组织实施备受瞩目的绕月工程,2006年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绕月工程将分3个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15.
霍斯敦——约翰逊空间中心正在决定用二、三十亿美元,在八十年代后期,建造美国的永久性载人空间站,以开拓人在轨道上大规模活动的能力,最后扩展到与地球同步高度上,跟苏联在载人长期飞行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PaulWender教授、Scripps研究所BarrySharpless教授和得克萨斯州农业机械大学的DerekBarton教授于1994年12月11日到16日出席了在印度孟买举行的第十届国际有机合成学术大会。这3位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在会议期间接受了印度科学研究所INSA访问研究员SubbiahArunachalam博士的采访,就有机化学的现状和未来谈了他们各自的看法。下面是这些会谈内容的摘录。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于1986年2月12日发射了其第二颗广播电视卫星,这标志着日本空间计划完全依赖于国外技术时代的结束.在未来的6年内,日本计划依靠本国技术建造一枚能发射日本造的大型卫星的火箭.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到1992年,日本将在空间技术上赶上美国和欧洲.  相似文献   

18.
探索未知     
2004年1月4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登陆,1月6日向地球发回第一张高清晰度的火星彩色图片。探索未知  相似文献   

19.
本期"走近科学"我们将介绍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获得2011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风云三号卫星推进系统"项目. 风云三号是我国首个被纳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卫星观测系统的卫星,于2000年11月正式获国务院批准立项.2008年5月27日成功发射A星,2010年11月5日成功发射B星,两星至今在轨稳定运行.未来,将会有8-12颗风云三号卫星在轨组网运行.它们将持续为我国和周边国家提供高精度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航天运输技术是体现国家航天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实现进出空间的重要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次性运载火箭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面临着高可靠、高安全、低成本、快速发射、提升运载能力等挑战.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是指能够实现往返于宇宙空间和地球之间,或在外层空间轨道之间飞行,执行任务后可返回地面,并可以多次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如图1所示.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技术的发展一直是航天运输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通过采用重复使用设计理念和简易发射方式,能够有效缩短发射周期、提高发射灵活性,同时基于多次重复使用、费用均摊的原则,可以大幅降低发射费用,最终实现低成本自由进出空间、高效利用空间、和平开发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