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东非的肯尼亚是个自然景色十分壮丽的国家。它不仅有黑石和白雪相间的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亚山,更有世界最大的裂谷——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恰好与横穿全国的赤道相交叉。因此肯尼亚得到一个有趣的称号:“东非十字架”。据说这条裂谷北起约旦的死海,穿越东非,南至莫桑比克,最后延伸到印度洋底消失,全长6,500公里。这  相似文献   

2.
肯尼亚     
12月12日,在非洲东岸,一面独立的旗帜将在这里升起,肯尼亚获得了新生。肯尼亚原系英属东非殖民地,肯尼亚的名称来自境内的肯尼亚山。这座山位于赤道附近,高五千一百余米,是仅次于坦噶尼喀乞力马扎罗山(自由峰)的非洲第二大山。峰项终年积雪皑皑,怪石峥嵘。“肯尼亚”按班图语意即鸵鸟。当地人民将黑色山石与雪白冰川相间的  相似文献   

3.
乌干达     
“非洲的珍珠”乌干达是个东非内陆国家,赤道横贯南部,面积二十三万六千平方公里,乌干达又是个高原国家,平均海拔一千米。西部耸立着著名的鲁温佐里山(即月亮山),高五千一百余米,仅低于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和肯尼亚的肯尼亚山,是非洲的第三高山,顶峰终年白雪皑皑,是赤道奇景之一。东部的埃耳冈山和西南角的布福姆比拉山都是在海拔  相似文献   

4.
汪永晨 《大自然》2012,(4):60-63
2011年7月,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一行24人来到了非洲的肯尼亚。 在国土面积相当于中国四川省的东非高原之国肯尼亚,散落分布着大约60个野生动物园,其中有26个是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其中,位于肯尼亚东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处的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堪称肯尼亚野生动物园的“王中王”。  相似文献   

5.
斯瓦希里语     
斯瓦希里语是东非民族语言之一,主要应用于坦噶尼喀、桑给巴尔和肯尼亚,如“坦噶尼喀”即斯瓦希里语“高原之帆”之意。其次,在索马里、莫三鼻给、布隆迪、尼亚萨兰、东南阿拉伯和印度西岸,也有不少人操这种语言。通常认为使用斯瓦希里语的人数为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五百万左右,而据最近材料称,约有四千万左右。斯瓦希里语为班图语系东部语族,有二十来种方言。各种方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虽有些差别,但以通行于东非沿岸和内陆地区的基温古札方言为标准。随着原始公社制的瓦解、城市的不断出现,以及不同语言的居民联合军队的形成,斯瓦希里语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至二十世纪初叶,它已成为东非流行最广的语言了。  相似文献   

6.
以环境变化为出发点去探讨人类演化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生态环境、气候、东非裂谷的地质运动都对古人类演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早期的古人类化石许多都发现在东非裂谷湖边,以裂谷湖的生态变化为出发点去审视古人类演化,无疑具有创新性意义.东非裂谷湖中图尔卡纳湖处于一个关键地段,笔者通过对古人类化石发掘地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图尔卡纳湖人类起源假说,将人类起源地设定在东非的图尔卡纳湖可以合理地解释人类演化的许多重要问题.探讨图尔卡纳湖盆地的古环境变化,对研究人类起源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2019,(6)
正肯尼亚,一个让众多旅者向往的地方。人们熟知那里壮观的动物大迁徙、非洲大草原以及神秘的马赛部落。但是,肯尼亚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丰富的植物资源、多样的植被类型和高度的植物特有性更让人叹为观止。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在这里,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赤道横穿全国,所以也被称为"东非十字架"。肯尼亚国土面积约58.26万平方千米,地形上西高东低;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有着明显的旱季和雨季。西部高原年均气温在18℃左右,有着典型的高原气候;东部海拔较低,紧邻印度洋,潮湿炎热。复杂的地形以及多样的气候造就了肯尼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正>【英】《非洲商业》2014年4月"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主要海港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全长609公里,预计耗资36.3亿美元,其中中国提供90%的建设资金,肯尼亚承担10%。该铁路是东非铁路网整体改造升级计划的一部分,2012年东非共同体领导人会议决定,要将目前东非地区的铁路由"窄轨"改变为"标准轨道"。"蒙—内铁路"建成后,将使纵向穿行肯尼亚的时间由目前的30个小时缩减至8个小  相似文献   

9.
奇异的风先提起赤道,人们自然想到灼人的炎热。坦桑尼亚正处于赤道附近,全部疆土也都在热带,“赤道雪山的国家”何以得名?原来这是大自然所赐予的奇特现象:在它境内的乞力马扎罗山之峰巅,竟然在赤道烈日之下终年白雪皑皑,银辉闪烁! 坦桑尼亚由坦噶尼哈和桑给巴尔两部分联合组成,总面积为93.9719万平方公里,在东非是最大的国家,但在整个非洲大陆却居于第十三位。坦噶尼喀三面环湖,一面临海,70%以上的土地为辽阔的草原、丛林和森林所覆盖。“坦噶尼喀”在斯瓦希里语中就是  相似文献   

10.
厄瓜多尔是世界上有名的“赤道之国”,赤道线正好从这个国家的北部穿过,“厄瓜多尔”在西班牙语里意为“赤道”。首都基多恰恰坐落在赤道线附近,为这个古老的国度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在热得象蒸笼一样的赤道附近,居然耸立着一座终年覆盖冰雪的山峰,这就是号称非洲之巅的乞力马扎罗山。它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邻近肯尼亚边境。这座赤道边上的雪山,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由著名的埃及地理学家托勒密绘制在世界地图上了,然而这雪山的存在是如此不可思议,人们并不相信它。到十七世纪,这座非洲第一高峰竟然在欧洲地图上被取消了。及至十九世纪,随着欧洲形形色色的探险家、学者和传教士的接踵深入非洲大陆,乞力马扎罗山的存在才得到“证实”。这确实是绝顶的奇妙:它海拔5,895米,直径80公里。高山顶上  相似文献   

12.
1964年9月初,肯尼亚人民迎接了来自遥远友好国家——中国的第一个综合专家组。这个由十六人组成的专家小组,包括了纺织、水利灌溉、电力、制糖、植棉、象牙雕刻、筑路、建筑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材。他们是根据中肯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前来肯尼亚商谈具体援助项目的。从碧波浩瀚的印度洋海滨,到鸟语花香的维多利亚湖畔,都留下中国专家的足迹。中国专家经过三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后一致认为:地处赤道线上的肯尼亚,确是得天独厚。它有  相似文献   

13.
黎文涛 《世界知识》2014,(16):56-58
<正>非洲虽有详尽、成体系的跨区域战略建设规划,但在具体实施上面临艰巨挑战,大部分规划被束之高阁,或是举步维艰。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期间,中国与肯尼亚签署了关于蒙巴萨—内罗毕铁路相关合作协议。根据远期规划,该铁路将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六国,将促进东非现代化铁路网的形成和东非地区经济发展,为东非一体化提供基础设施保障。长期以来,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非洲政界、商界、媒体和学界  相似文献   

14.
乌干达     
乌干达是非洲东部横跨赤道的一个英国“保护国”。它的面积有二十四万五千平方公里,同英国本土差不多大小。在全国五百三十余万人口中,非洲人占99%以上,而居于统治地位的欧洲人仅七千左右。十九世纪时,乌干达是非洲赤道地区一个强盛的王  相似文献   

15.
厄瓜多尔,就是西班牙语“赤道”的意思。它以疆土座落在赤道两旁而得名。首都基多北距赤道仅二十四公里,是世界上最靠近赤道的首都。在地理上,这个国家以多火山闻名。首都基多的  相似文献   

16.
正马岭河峡谷是地球上一道美丽的疤痕,是以万泉、千崖、百瀑、奇谷、幽林为一体的神奇裂谷为景观特色的风景名胜区。我的家乡是一个深远厚重的军屯文化历史的古镇,它位于兴义市东北面,离兴义市约35公里。古镇四周环山,中间是一片丘陵盆地,历来是兴义市与安龙、兴仁县接壤的商贸集散地。它就是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地方—鲁屯。鲁屯还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喀斯特土地,在群山环抱中这片丘陵盆地显得格外特别。  相似文献   

17.
在分光计的调节过程中,找绿色的“十字叉线”的反射象是实验中的难点。介绍一种快速寻找“十字叉丝”反射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0,(5):76-77
蝗虫灾害肆虐多国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报告显示,一场大范围的蝗虫灾害席卷了从西非到东非、从西亚至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灾面积总计1600多万平方公里。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非洲之角"是此次蝗灾的重灾区,其中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遭遇25年来最严重蝗灾.而肯尼亚正经历70年来最严重蝗灾。  相似文献   

19.
肯尼亚,对于许多中国人感觉陌生,但它却是西方人了解非洲的窗口。独立前曾是白人的乐园,电影“走出非洲”就是肯尼亚殖民时期的写照。如今,肯尼亚仍吸引着许多西方人前往。去年11月,肯尼亚发生了针对以色列人的自杀爆炸事件,引起人们的关注。1月24日,一架肯尼亚飞机意外失事,一部长遇难。还好,根据调查,属于技术原因。但人们仍充满疑惑地关注这个东非国家。去年12月27日,执政长达24年之久的莫伊结束了统治,姆瓦伊·基巴基以绝对优势当选为肯尼亚第三任总统。现年71岁的基巴基是位懂经济的政治家,从政多年,为人谦和,在政坛上树…  相似文献   

20.
“厄瓜多尔”就是西班牙语中“赤道”一词的音译,赤道正好横贯这个国家的北部,所以人们称它为“赤道之国”。地球的“中心”在安第斯山脉中段的丛山峻岭间,有一座独具一格的纪念碑吸引着人们。在这座8米高的方柱形花岗岩碑上,镌刻着表示东、南、西、北的4个拉丁字母,一行清晰的碑文映入眼帘:“这里是地球的中心。”碑顶放一个大型地球仪,一条白线把地球仪分成相等的南、北两部分。这条白线就是赤道线。许多来访游客都喜欢脚跨白线拍照留念,表示自己到了赤道,站立在两个半球上。这座闻名于世的赤道纪念碑,距厄瓜多尔共和国首都基多24公里,于1744年建成。巍峨绵亘的安第斯山纵贯厄瓜多尔境内,把全国分为三个不同类型的地区。西部太平洋沿海地区是一条宽约一百多公里的狭长地带。这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工业也比较集中。全国756万人口中的45%居住在这一带。中部安第斯山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