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实践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教学,通过搭建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程为中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性的结合.本文根据网络教学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特点,对如何构建整个互动平台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学生及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认识,把目前传统教学法与建构主义理论相比较,认为有必要从根本上更新传统观念和教学思路,对学生与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改变学习和教育方法,把教学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发挥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即“内因”,培养顺应时代潮流,不仅具有丰富知识,还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全新的模式接受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4.
杜永富 《科技资讯》2011,(34):172-172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要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参与。教师要改变让学生以接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要强调能力的培养,突出主体参与的价值,推行自主、探究、合作与主动接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也正逐步把新课程理念的"观念"和"思想"变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与作用的"原则"和"思路",愈来愈多的教师不断尝试结合学科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培养学生进行"再创造"。该文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再创造",从在现实中激发学习动机、在冲突中激发求知欲望、在愉悦中培养学习乐趣、在趣味中领略数学知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充分运用一些教学实例进行论证。只有学生学会"再创造",各种能力才会得到发挥,同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6.
合作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起"主导"、"导演"作用.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学习指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基础,强调的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基本学习形式,培养他们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道德情感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网络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传统的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的"刺激--反应",教师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则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沉"在学生之中,参与并指导学生学习,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有别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浮"在学生之上.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堂教学是指在教与学相互协作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扮演着主导作用的角色,他依据教学目的与要求从事教学工作,卓有成效地去使用课堂的每一分钟,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学习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本文中笔者根据学习和实践体会,谈谈课堂教学中应首先注意的几点,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语言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如何教",对种种的教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现代语言教学注重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决策时应把学生多样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考虑内容。高职学院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一般,学习英语的兴趣较低,教师如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并能适时地给以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就会使他们在应付不同学习任务时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具体措施。我针对高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种种现象,就学生的学习策略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分析并作了具体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自主学习模式被运用到不同层次的教学中,信号与系统具有知识点多、理论性强的特点,传统教师讲授模式难以获得理想效果,而单纯的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模式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而提出了信号与系统自主学习复合模式.该模式整合了传统讲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环节,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教师引导"、"师生交互"和"自主学习"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