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施工控制是隧道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软弱围岩容易发生变形,并引起相关的地质灾害,不利于隧道施工;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隧道软弱围岩变形进行科学控制,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该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技术,为相关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铂 《甘肃科技》2014,(3):97-99,83
软弱围岩大变形是隧道塌方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及塌方机理的分析,总结研究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防坍塌技术措施及隧道塌方处理技术措施,为以后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防坍塌以及坍塌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软弱围岩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变形与破坏特征,探讨了软弱围岩潜在的安全风险源,根据当前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特点,介绍了隧道软弱围岩每道工序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4.
汪风华 《广东科技》2014,(14):109-110
结合宁绩高速公路周湾隧道实体工程,分析了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施工处治技术,归纳出了其围岩大变形的破坏特征,分析了其大变形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处治措施,可供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5.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变形主要为掌子面挤出位移、隧道先行位移和掌子面后方位移,所以采用有效的支护方法控制这三种隧道变形,保证围岩稳定,对隧道施工质量、安全非常重要。本文针对隧道先行位移变形,总结了部分相对有效的支护方法,为以后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军 《科技资讯》2008,(33):70-70
针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重点影响因素,采用综合的施工技术措施,指导隧道掘进、初期支护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解决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易变形、坍塌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7.
肖旭 《科技信息》2007,(22):83-83,141
由于软岩自身的一些特性,隧道施工时将对稳定和安全产生影响,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等,因此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支护具有不同的特点。软弱围岩隧道由于自身的地质原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自身稳定性很差。若选择不好开挖支护方式或开挖后支护不足,支护质量达不到要求,忽视重点薄弱部位的加固,都会影响隧道围岩稳定,造成塌方。因此,合理的施工过程对维护围岩稳定、支护结构安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以及缩短工期和节约投资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结合龙池隧道工程实际,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失稳变形特征及其施工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任雨生 《科技资讯》2011,(34):42-43
铁路隧道因所处地域地形地貌和围岩水文地质情况的复杂多变,以及自然气候条件的差异,施工一般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目前在建和规划的铁路建设项目中,软弱围岩隧道占有相当的比例,且部分隧道还存在围岩破碎和岩层富水等不利因素,其施工安全质量问题较为突出,控制不当极易发生变形过大和塌方事故,损失巨大。加强软弱围岩隧道洞身施工的安全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有效进行软弱围岩隧道洞身施工的安全质量控制进行一些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软弱地基参数对隧道施工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以青海某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建立多组数值模型,进行隧道施工数值模拟。详细讨论了软弱地基厚度、弹性模量、粘聚力和内内摩擦角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软弱地基厚度和弹性模量对围岩变形、塑性区和支护结构应力影响最大,是影响隧道施工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粘聚力和内内摩擦角对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应力影响不大,对围岩塑性区有一定的影响,且内摩擦角影响程度大于粘聚力。研究结论可为软弱地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西山隧道为例,针对隧道偏压软弱围岩地段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严重变形问题,介绍了一套安全可靠的初期支护措施和施工方法,并对变形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隧道施工过程中往往遇到地质复杂多变情况,软弱围岩地段易发生坍方、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都有早期征兆,及时对这些早期征兆例如初支变形等成因进行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能有效地阻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结合六沾二线歌乐隧道出口软弱围岩地段初支变形实例,分析成因,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破碎围岩隧道开挖小导管高压注浆机理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导管高压注浆法是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施工采用的一种超前支护技术.本文以河北张石高速黑石岭隧道出口浅埋破碎段为例,对小导管高压注浆法在软弱破碎围岩开挖中的加固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FLAC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小导管施做过程中受力机理和注浆时围岩的塑性区、位移场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小导管注浆法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采用小导管高压注浆法能显著抑制软弱破碎围岩的变形,减少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避免浅埋软弱破碎围岩开挖中塌方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山区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建设中多会穿越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等软弱地层。此类软弱地层几何形态变化大,力学性能差,隧道开挖后的收敛变形往往难以控制,这也成为山岭隧道施工以及结构设计的难点所在。本文着眼于软弱地层倾角对隧道围岩开挖变形的影响规律,利用模型试验,对无支护条件下软弱层围岩的拱顶、拱腰进行研究,监测了软弱层倾角分别为45°、60°、90°、120°、135°时隧道开挖造成的收敛变形;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对比验证了模型试验的检测规律。结果表明:软弱层倾角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十分显著。随着软弱层倾角的增加,隧道拱顶、拱腰以及仰拱的围岩位移先减小后增大。不同软弱层倾角下,通过归一化处理发现,拱顶和拱腰位置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的围岩位移变化结果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且根据监测面的塑性区云图,剪切破坏的区域贯通,分布于隧道一周,其面积随着软弱层倾角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大。  相似文献   

14.
刘士波 《太原科技》2014,(1):53-56,59
以江门隧道施工为实例,具体介绍了Ⅴ级、Ⅵ级浅埋富水全风化花岗岩隧道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采用洞内降水和洞内外土体改良及加固方法。实践证明,针对隧道下穿玉龙湖泄洪道段隧道洞身超浅埋、强-弱风花岗岩软弱围岩、裂隙发育、地表水发育等特点采用的脚手架网格配合防水板铺底、水平选喷桩超前支护以及在进行水平选喷的前提下采用三台阶加临时仰拱的开挖方法等技术方案在提高隧道围岩强度、防止地表水渗流至洞内、降低地表沉降和变形方面是成功的,确保了隧道的开挖安全,顺利通过泄洪通道。针对浅埋富水软弱围岩段隧道下穿过程中围岩软弱、下穿道路过程中沉降控制严格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从加强超前支护强度、全断面注浆等技术、保证隧道开挖安全;对隧道开挖地表段采用了旋喷桩和搅拌桩组合加固措施进行地表加固,控制隧道开挖过程中地下水的流动。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措施,实现了隧道下穿过程中安全施工,保证了地面城市道路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遇到软弱围岩,通常是施工组织者和技术人员感到持久压力和伤脑筋的一件事。软弱围岩隧道通常被列为重难点控制工程,对工期、安全、质量、投资均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技术,阐述了软弱地质围岩地段隧道的施工方法、技术要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新一轮铁路建设规划侧重点转向边疆多山地区,隧道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软岩区,软弱围岩因其变形大、难治理而严重阻碍施工,解决软岩大变形问题不可避免。依托边疆新建某隧道工程,结合原支护方案所得软岩段监测数据,制定改进治理方案。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进行模拟,分析改善后治理方案的软岩变形情况,并结合现场实验段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治理措施的合理性,以保证软弱围岩段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7.
隧道工程中的Ⅰ类围岩通常指稳定性极差、开挖后变形较大、施工中容易发展塌方的软弱围岩。介绍了在堰岭隧道Ⅰ类围岩中采用新奥法施工技术取得的良好效果,指经类地质条件,正确运用的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是确定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铁路建设也在高温经济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一般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线路长,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穿越各种各样的地质岩层。如浅埋段软弱围岩隧道多为风化破碎的隧道围岩,埋藏较浅,受力较复杂,较易发生地表下沉或围岩坍塌事故。该文以绩溪隧道为例,分析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相关施工工艺,并运用数值分析,研究其施工力学,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软弱破碎带隧道围岩变形及初期支护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条山公路隧道的软弱破碎带围岩的地质情况,采用有限差软件分别对台阶法与单侧壁导坑法施工时隧道的掘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开挖方式下围岩变形(拱顶沉降和收敛位移)和初期支护(初衬和锚杆)应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上台阶通过时,围岩变形和初支受力都较大;在抑制洞周位移方面,单侧壁导坑法优于台阶法,但在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其优势并不显著;在控制初衬结构受力方面,台阶法优于单侧壁导坑法.  相似文献   

20.
软弱围岩浅埋段是隧道施工的难点,本文详细阐述了某公路隧道软弱围岩浅埋段的施工方法,为以后类似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