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气溶胶中间四联苯的检出及其环境意义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成玉 《科学通报》1997,42(7):728-730
间四联苯(m-四联苯)是一种以C—C键问位相连的4环多环芳烃,分子式为C_24H_18,分子量为306.又称5’-苯基-1,1’:3’,1”-三联苯.Beernaer使用GC/MS分析气溶胶多环芳烃时,检测到间四联苯及其他几种四联苯和三联苯.随后的研究中,在垃圾焚烧炉烟尘颗粒物多环芳烃组分中检测到间四联苯.Hawley-Fedder模拟焚烧炉条件焚烧聚合体(聚苯乙烯),并从焚烧产物中检测到间四联苯而在其他污染源(如汽车尾气、民用炉灶、香烟烟雾等等)气溶胶研究中,还未检出间四联苯.关于国内气溶胶中间四联苯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作者在研究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大气气溶胶有机质特征与成因时,检测出间四联苯.  相似文献   

2.
张纯贞 《科学通报》1986,31(8):640-640
联苯双酯,4、4′-二甲氧基-5、6、5′、6′-二次甲二氧基联苯-2、2′-双羧酸甲酯,经药理筛选具有明显的降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目前为临床治疗慢性迁延性及慢性活动性肝炎以及由某些化学毒物或药物引起的转氨酶升高的有效药物。本品结构中2、2′,6、6′位上均有取代基,故构成一对阻转异构体,临床所用为外消旋体。为了探讨联苯双酯生理活性与立体结构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联苯双酯光学异构体的拆分。  相似文献   

3.
叶大铿 《科学通报》1984,29(15):961-961
大津隆行和久保田静男曾研究了以二甲亚砜(DMSO)为溶剂,于避光下,用二氯二茂钛(Cp_2TiCl_2)催化丙烯晴(AN)等单体聚合,并提出其催化聚合机理是:Cp_2TiCl_2经πr-σ重排并与DMSO形成络合物,然后AN插入Ti—C的σ键而聚合。 我们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曾获得了与大津隆  相似文献   

4.
朱自莹 《科学通报》1964,9(2):160-160
有关芳烃离子基的顺磁共振谱研究,近年来取代苯及稠环二种负离子基的报导较多,而联苯系负离子基研究较少。其中二联苯负离子基曾由九线谱扩展为九组五线谱,而对-三联苯负离子基由单线扩展为八线。在上述诸报导中对所得谱图均未曾作出任何理论的说明。我们曾获得高浓度对-三联苯负离子基溶液的谱图为单线及九线,而当稀释到适当的浓度时,谱线数目达到35线。至于邻-及间-三联苯负离子基的电子顺磁共振谱迄今尚未见诸报导,所以联苯系负离子基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是极不完整的。为此我们合成了三联苯及四联苯各异构体,以便总结联苯系负离子基的顺磁共振谱的规律,并探讨其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文斌  丁益宏  孙家钟 《科学通报》2008,53(23):2969-2971
利用DFT方法研究了腈炔交叉置换(NACM)反应, 发现其遵循四元环机理, 即首先闭环形成一个四元环中间体, 这一中间体很容易发生键重排形成另一个四元环中间体, 并由这一中间体开环生成产物. 这两个四元环中间体的动力学不稳定, 因此在实验中很难观测到. 此外, 由于腈炔交叉置换反应的闭环过程需要很高的能量, 因而反应速度较慢. 研究结果与实验现象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6.
在以前的几篇报告中,我们报导了三联苯、四联苯以及二种多苯基苯负离子基的波谱,并对联苯系负离子基的结构和电子自旋密度的关系作了若干探讨。据最近国外报导的三联苯负离子基的情况来看,波谱线形与我们报导的基本上相同,但他们没有着重指出联苯环的空间排列非平面性,以及未偶电子的离域范围。这二点是联苯系和稠苯系所不同的特点。为了获得联苯和稠苯结合物的规律,我们制备了下列五种稠环联苯化物:1-苯基萘,1,l’-二联萘,1,2,3,4-四苯基萘,9-苯基蒽及9,10-二苯基菲,并用金属钾还原为相应的负离子基,兹将测试结果报导于后。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还不曾见到在磁场中进行聚合反应时,磁场对聚合物结构影响的报道. 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工作,首先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磁场中进行聚合,聚合的方法,是采用过氧化苯甲酰为氧化剂,N,N-  相似文献   

8.
冯新德 《科学通报》1966,11(4):166-166
丙烯腈在浓硫氰化钠溶液中应用过氧化氢物(第三丁基过氧化氢,TBH)与胺(三乙醇胺,TEA)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成功地进行聚合,已有报导。并且初步提出了这个引发体系的反应机构,当时未能肯定醇胺的反应产物,随后我们又研究了TBH与各种胺组成的引发体系对丙烯腈水溶液聚合的影响,并发现胺的结构对聚合反应的关系很大,以聚合速度而言,则胺的碱性强(pK_b小),诱导期短,聚合速度快;以转化率而言,则TEA最大,(C_2H_5)_3N最小。关于过氧化物与胺的引发体系,只有过氢化苯甲酰(BPO)与N,N-二甲基苯胺(DMA)这一体系,由Horner、井本及O'Driscoll  相似文献   

9.
黄志镗 《科学通报》1980,25(14):638-638
含苯并噻唑环芳香族二腈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氧化稳定性,它远优于一般的耐高温高分子,而仅次于石墨,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已有报道.本文系报道这种聚合物的热裂解残余物的性能.所用的单体为2-(对氰基苯基)-6-氰基苯并噻唑(Ⅰ),聚合条件为:催化剂氯化锌用量为1%,  相似文献   

10.
烯丙基氯/AlCl3/醚体系引发的1,3-戊二烯阳离子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宇行  张家伟  文佳林  寸琳锋 《科学通报》1997,42(12):1280-1284
由单一Lewis酸引发剂向多元引发体系的转变是阳离子聚合近年来取得重要进展的一个主要标志,特别是将电子给予体(ED)引入引发体系后,亲核的ED与聚合体系中的Lewis酸和碳阳离子等亲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阳离子聚合体系活性种的活泼性,使得聚合反应获得控制并避免链转移等副反应的发生.醚类化合物是一类被广泛使用的电子给体,在Leois酸/醚体系引发的阳离子聚合反应中醚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与Lewis酸络合参与引发反应和与碳阳离子作用实现活性中.已稳定化Zlamal等人的早期工作发现了醚类与AlCl_3的络合作用,而且等摩尔比的络合物ROR’·AlCl_3引发的异丁烯聚合所生成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因此,作者认为醚参与了引发反应并提出了以下可能的但未经证实的离解过程阐明引发反应机现:  相似文献   

11.
严容庄 《科学通报》1985,30(14):1073-1073
在紫外光照射下,二氯二茂钛Cp_2TiCl_2可以引发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等单体的聚合。叶大铿等人曾经指出,光照射是二氯二茂钛对某些乙烯基单体催化聚合的必要条件,并认为该聚合反应是属于自由基机理。但是Cp_2TiCl_2-乙烯基单体的聚合体系中,在光照条件下是否有自由基存在的确切证明还未见文献报道。 最近Brindly等人曾经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学(ESR)研究了二氯二茂钛在甲苯溶剂  相似文献   

12.
曹维孝 《科学通报》1992,37(6):517-517
负性烯类单体丙烯腈(AN)在芳叔胺等电子给体存在时的光诱导电荷转移聚合已进行了很多研究,正性单体苯乙烯(St)能否进行光诱导电荷转移聚合,文献上很少有报道。Irie等报道用四腈基苯在-30℃进行St的光诱导正离子聚合。Shirota等报道N-乙烯基茚与反丁烯二腈(FN)或反丁烯二酸二乙酯(DEF)进行光诱导交替共聚合。研究最多的光诱导  相似文献   

13.
张喜田 《科学通报》1986,31(11):839-839
人们早已成功地合成了3d过渡金属π-烯丙基型络合物,并应用于共轭双烯烃的催化聚合,但4f过渡金属π-烯丙基络合物迄今尚未得到,也未获得它的有关结构信息。用π-烯丙基络合物作为络合催化剂的模型研究络合催化剂结构和聚合机理已经取得了进展。在研究4f过渡金属络合催化剂时,根据实验结果曾提出聚合反应按π-烯丙基机理进行的可能性,但直接的实验证据至今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4.
孙玉善 《科学通报》1964,9(6):531-531
1-苄基-3,4-环四次甲基-吡唑酮-5(Ⅰ)与多聚磷酸共热,可发生一种新型的降解与聚合反应——“裂解—聚合”:  相似文献   

15.
安静仪 《科学通报》1990,35(14):1119-1119
我们曾详细地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在中性有机溶剂中的光氧化反应。光氧化产物是甲素的过氧化物,它是经由激发态的甲素和基态氧的作用而得到的。近来发现,甲素自敏光氧化产物和机理是随pH值而变化的。我们得到以下结果:  相似文献   

16.
方德彩  傅孝愿 《科学通报》1996,41(22):2110-2111
乙烯基亚胺与甲醛的环加成反应可以形成α-亚胺基氧杂环丁烷: 此反应的产物是制备γ氨基醇,β-内酰胺及β取代的丙酰胺等有用化合物的中间体。本工作首次从理论上用从头计算分子轨道方法研究了以上反应的机理及极性溶剂对机理的影响。Barbaro等人发现反应经常需要Lewis酸做催化剂,所以我们也研究了以BH_3作催化剂时的反应机理,即以下反应:  相似文献   

17.
曹维孝 《科学通报》1980,25(7):310-310
丙烯酸酯在无催化剂或偶氮二异丁腈存在下的氧化已有若干研究,但用胺作促近剂的氧化迄今未见报道。胺通常被看作烯类化合物的抗氧剂和阻聚剂,然而,我们在研究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双酯(TEGMA)的氧化和聚合时发现,N,N-二甲基对甲苯胺(DMT)对TEGMA的氧化和聚合均起明显的促近作用。  相似文献   

18.
馮新德 《科学通报》1963,8(5):53-53
1953年Simpson等最早提出了某些非共轭双烯聚合时有环化现象。Marvel等曾对2,6-取代庚二烯-1,6的聚合进行研究,指出庚二烯-1,6在游离基引发下不易聚合,而2,6-取代庚二烯-1,6则可进行聚合,生成线型可溶的聚合体,鏈节中含有六元环结构。但是关于4-取代庚二烯—1,6的聚合研究,文献上从无报导。我们合成了二丙烯基丙二酸二乙酯(Ⅰ)、二丙烯基丙二酸二甲酯(Ⅱ)、二丙烯基氰基醋酸乙酯(Ⅲ)、二丙烯基醋酸乙酯(Ⅳ)及α,α′二氯代丙烯基丙二酸二乙酯(Ⅴ),并作了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下的聚合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有成 《科学通报》1984,29(23):1437-1437
文献[1]报道的2,3-二氰基-2,3-二苯基丁二酸二甲酯(1)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引起了很多兴趣。1在联苯-二苯醚溶液中的变温ESR测定表明,在120℃以上1分解为α-氰基-α-甲氧甲酰基(艹卡)基自由基。 然而,这类化合物在固态的变温ESR测定迄今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一种新的引发体系,即偶氮二异丁腈/三氯化铁/间苯二甲酸,成功地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获得的聚甲基烯酸甲酯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较窄的分子量分布。这一聚合反应体系显示了活性和可控的特征,而所用配体(间苯二甲酸)的无毒性及易得性使得其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