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以硝酸铜或醋酸铜为原料,分别采用沉淀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了两种纳米氧化铜(CuO-1和CuO-2).用XRD和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温和反应条件下(95℃,1 atm),研究了CuO催化分子氧氧化碱木质素的反应.结果表明,CuO是这一反应的有效催化剂,其中粒子尺寸较小、含有Cu2O杂晶的CuO-1显示最高的活性,在优化反应条件下,木质素的降解率为66.6%,酚类氧化产物丁香酸、香兰素、丁香醛和乙酰丁香酮的总收率可达14.7%,且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
采用连续流动式固定床高压微反-色谱联合装置,考察了氧化镍、氧化钼含量对正戊烷加氢异构化镍-钼-氢型丝光沸石(Ni-Mo-HM)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Mo-HM可以做为正戊烷异构化催化剂,性能优于Ni-HM催化剂。引入助剂Mo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Ni-HM,Ni-Mo-HM催化剂上的正戊烷异构化遵循典型的双功能催化反应机理,在低镍含量时,金属活性中心上的加脱氢为速度控制步骤;高镍含量时,酸中心上的正碳离子骨架异构反应为速度控制步骤。HM3321催化剂上的实验表明,在较适宜的工艺条件(71=305℃、P=2.0MPa、WHSV=1.0hr-1、n(H2)/n(nC5H12)=3:1)下,正戊烷转化率为67.2wt%,异戊烷收率为62.2wt%,异戊烷选择性为92.5wt%,液体产物收率为96.1wt%。  相似文献   

3.
首次在微波辐射下,以乙二醇为溶剂,6 mol.L-1的盐酸为催化剂,用亚氨基二乙酸和邻苯二胺缩合生成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反应时间仅17 min,收率为75%.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方法反应速度是传统方法的85倍,收率是传统方法的2倍,溶剂用量减少到传统的1/4.并摸索出此化合物在微波辐射下合成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热法,分别以异丙醇和乙二醇为溶剂,通过调变溶剂的用量合成铜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N2-吸附技术对合成的Cu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其形貌及催化4-NP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溶剂不同,合成的铜催化剂的形貌也不同,进而得到的催化性能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固体酸催化羧酸酯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改性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用于羧酸酯化反应合成乙酸异戊酯.应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合成反应过程中各种工程因素对产品收率影响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得到定量的回归方程.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乙酸异戊酯收率达98.7%.在此基础上对固体酸催化剂用于连续酯化反应进行了考察,进料空速0.16~0.2g/g Cat·h,反应温度70~80℃,产品质量及色泽优于无机酸催化,催化剂性能及产品收率稳定。  相似文献   

6.
丙烯腈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化学工业中广泛使用。目前,丙烯腈生产工艺主要是丙烯氨氧化法,该工艺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催化剂的研制与开发。综述了丙烯氨氧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发展状况,并对该催化剂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3—羧甲基绕丹宁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甘氨酸与二硫化碳为原料,将加成、取代、环合等三步反应直接在“一锅”内完成,得到3—羧甲基绕丹宁,并且采用相转移催化剂对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多个因素对3—羧甲基绕丹宁合成收率的影响,使收率提高到85.3%,简化了合成工艺,缩短了反应时间,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提高了收率,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水相氧化法对石蜡进行氧化,初步解决了旧氧化工艺中存在的氧化时间长、反应产物复杂、分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文中对石蜡水相氧化的机理,工艺路线、实验条件(温度、压力、催化剂等)进行了讨论,除此之外还对石蜡氧化产物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均匀设计法研究甲苯气相氧化催化剂浸渍法制备工艺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结合回归分析,获得了实验范围内甲苯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与各因素的关系式,得到较好的浸渍法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对以甘油为原料环合反应生产环氧氯丙烷过程中所采用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种类的固体超强碱催化剂,并考察了这些催化剂的组分配比、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其中对于组分为BaK/γ Al2O3固体超强碱催化剂,在焙烧温度为600 ℃、nBa∶ nK∶ nAl=4∶ 1∶ 10,反应温度为125 ℃时其催化活性最高,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产品进行表征,测得1,3DCH转化率和ECH收率可达到80.03%和74.30%.同时采用红外光谱、CO2 TPD谱图、BET比表面和表面碱强度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以草酸过氧钒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研究了α-蒎烯的氧化反应.考察了溶剂、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价态V5+与草酸形成的双过氧配合物催化剂,在催化剂质量分数为8.0%、反应温度40℃、丙酮溶剂中反应8h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达到68.7%,主产物马鞭草烯酮的选择性为34.9%.对催化剂进行了初步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2.
以香草醛为原料,利用Knoevenagel反应,在苯胺的催化条件下,与绕丹宁反应,先合成4-羟基-3-甲氧基苄叉绕丹宁,之后经过碱解,酸化,得到产物2-巯基-3-(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考查了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催化剂用量,吡啶、甲苯用量及反应时间对产品产率的影响.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反应物(香草醛与绕丹宁)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5,反应溶剂吡啶15mL,甲苯20mL;催化剂苯胺2mL;加热回流反应2h,产率达到73.7%.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报道了超声波辐射和极性非质子溶剂在硫脲与溴代烷反应合成二烃基硫脲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硫脲与溴代烷反应产物主要是以硫原子进攻生成的烃基异硫脲盐,产率90%以上。当反应体系中加入极性非质子溶剂,并施加超声波辐射后,反应产物以氮原子进攻生成的二烷基硫脲为主,选择性高达89%,产率80%以上,且反应不需加热,在室温甚至低于室温就能迅速进行,反应时间成倍缩短。文中还报道了温度对反应产率及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异丙基乙基胺代替三乙胺-吡啶作缚酸剂,在三苯膦、四氯化碳存在下,乙腈为溶剂,二元酸I与L-苯丙氨醇一锅法反应得双噁唑啉化合物,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收率为60.9%.  相似文献   

15.
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丙醛缩合制备2-甲基-2-戊烯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丙醛双分子缩合剂2-甲基-2-戊烯醛的反应,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阴离子交换树脂/丙醛(摩尔比)、溶剂用量对目标产物2-甲基-2-戊烯醛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制备2-甲基-2-戊烯醛的优化反应条件:温度30℃,时间2h,阴离子交换树脂/丙醛10mmol/20mmol,溶剂苯5mL,目标产物2-甲基-2-戊烯醛的产率可达93.54%。  相似文献   

16.
以青藤碱、芳香醇或脂肪醇作为反应物,在三苯基磷(PPh3)和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D)的促进下,合成了7个青藤碱A环衍生物,并利用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以THF作溶剂,室温的温和反应条件下,收率达到78%~94%,这种合成方法简单,条件温和,选择性好,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多官能团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中.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复合型固体超强酸SO42 - /TiO2 -Fe2 O3,并将其用于二芳基乙烷的合成 .制备该催化剂的最佳条件为 :钛铁摩尔比为 1∶2 ,浸泡其用的硫酸浓度为 0 .5mol/L ,焙烧温度为 5 5 0℃ ;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都优于单氧化物固体超强酸 .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二芳基乙烷的最佳条件为 :苯乙烯与二甲苯之比为 1∶7.5 ,催化剂用量为 1 %(总投料质量百分比 ) ,反应时间为 3h ,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 ,产率可达 92 .1 %.  相似文献   

18.
以Fe(NO_3)_3·9H_2O、FeCl_3·6H_2O为前驱体盐,NH_3·H_2O、CO(NH_2)_2为沉淀剂,制取Fe_2O_3-CN、Fe_2O_3-N、Fe_2O_3-Cl催化剂。并以神府煤为加氢热解研究对象,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热解温度为550~750℃,系统考察了原煤及添加Fe_2O_3-CN、Fe_2O_3-N、Fe_2O_3-Cl催化剂对气体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煤热解的气体产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750℃时达到18.4%;加入催化剂后气体产率在600~650℃出现最高,尤其是加入10%Fe_2O_3-CN催化剂,气体产率为23.1%;催化剂的添加量小于10%时,Fe_2O_3-CN催化剂添加量的变化对气体产率有显著影响,添加量大于10%后,Fe_2O_3-CN催化剂用量的变化对气体产率影响微小。  相似文献   

19.
研究鸭跖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能力.通过四种单因素试验,优选设计鸭跖草总黄酮提取正交实验方案,以Vc为对照,测定鸭跖草总黄酮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用60%的乙醇在60℃下以料液比1:30提取3h的条件为最佳工艺组合,总黄酮得率为34.32mg/g;鸭跖草总黄酮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效率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 DPPH 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且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略低于 Vc,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 Vc相当,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低于Vc.  相似文献   

20.
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乳酸正丁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乳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固载杂多酸TiSiW12O40/TiO2为催化剂,合成乳酸正丁酯.经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1.11,其中乳酸0.1mol,催化剂用量为5%(以酸质量为基准),带带水剂环己烷5ml,反应时间1.5h,酯化率可达9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