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平凹在其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地对中国城乡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予以关注和批判。从《商州初录》对知识分子精神生态的诗意抒写到《废都》对西京文人精神危机的救赎,再到《高老庄》对知识者精神回乡的尴尬书写,直到《秦腔》所吟唱的乡村知识者和乡土文明的挽歌,贾平凹勾画出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城乡知识分子精神生态的嬗变历程,也昭示了作家对自身所在的知识者群体精神生态的深切反思。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具有一种超越职业之外的对公共事务的深切关怀,公共性是知识分子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显著特征。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占据了社会文化舞台的中心,知识分子退守到了狭小的专业领地,其公共性逐渐衰落。知识分子应该坚守批判的立场,与公众平等对话,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背景参与公共活动,从而重建其公共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士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虽然到了近代,士文化已经在现代社会结构中逐渐消亡,但传统士文化所保留的精神特质依然在现代知识分子人格形成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老舍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和作家,在其作品和知识分子的人格形成中,既有传统士文化所留下的深深烙印,又具有知识分子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命运因时代的复杂变革而变得起伏不定。社会定位的迷茫、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爱国救民的社会责任是他们的思想变得十分复杂,主要表现为在中国文化与西方强势文化的碰撞中对传统文化的叛离与依恋。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探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5.
李洱是当代极具自觉意识的智性作家。李洱充满"智性"的知识分子叙事体现在重建"现在"本体论的"体验式"写作和包含多种叙事手段的智性表达上;而其对知识分子的认同、对"思"与"不会思"精神困境的思考及对"午后"难度的追求所形成的独具个人特色的知识分子智性叙事,使作者自觉站在知识分子的人文立场,审视和批判当下知识分子的悖谬与复杂,关怀历史与现实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李洱试图在智性叙事中走出知识分子"围城",在其知识分子智性叙事的成果与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对其作品的经典建构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6.
路翎在《财主底儿女们》中,为我们呈现了蒋少祖这一与高觉新、祈瑞宣等软弱的知识分子迥然有别的典型形象。处于时局动荡中的蒋少祖,表现出了成熟、沉稳,具有力量感的精神气质;同时,在其与民众关系的膈膜中,和与政治关系的疏离中,也衬托了其独立、孤独的精神内核。在蒋少祖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笔下孤独者的精神气质的再次复活。路翎延续了鲁迅对于知识分子现实困境和出路的思考,所不同的是,都曾在历史的重压下肩扛黑暗闸门的知识分子,在最终道路的选择上却出现了分野,这让我们从中领略了鲁迅的深刻和路翎的缺憾。  相似文献   

7.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多为知识分子,而且其作品中的知识分子都是在当代社会中的没落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秉持自己的知识分子传统,企图通过自己的行为重建大众文化冲击下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他们因为缺乏精神操守从而使自己的使命无法顺利完成,他们是典型的贝娄型知识分子。从贝娄反复写作知识分子的动机和角度分析《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贝恩和肯尼斯,揭示出贝娄型知识分子的挣扎与徘徊以及贝娄自己的创作活动都体现了潜伏在意识里的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8.
《围城》与《我是猫》是中日两国文学史上的佳作,都描写了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他们消极虚弱,缺乏生活理想,面对新时代新思潮,既顺应又嘲笑;既贬斥又无奈。他们爱好广泛又才疏学浅,不屑于同流合污又改变不了自己的处境,只能任时代与命运捉弄。通过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比较,剖析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下的精神困境以及产生的原因,揭示这种困境产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知识分子小说一度呈现出繁荣的状态来,许多作家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出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环境中的精神追求和崇高信仰。通过对张贤亮《绿化树》的重读来重返八十年代文学,讨论了那一代知识分子在食、性、灵三个层次上的困惑与挣扎,并指出在这部作品里所揭示出来的知识分子关于生存、欲望、信仰的问题,对之后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似乎是一种纲领性的写作。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却与他们所生存的城市不协调。这一现象势必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注和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地理环境与民俗修辞①潘世松以具体空间为生活背景的社会群体,或依山而居、或随季而徙、或临水而住、或因土而垒,繁华之处、荒芜之所、炎热之地、冰雪之域都是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生存环境。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随着文明的出现和文化的沉积,一定环境里的民俗事象,会打上...  相似文献   

12.
在前苏联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了对独立的精神和文学传统的持续探索的热情,表现了俄国一部分知识分子以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来反思意识形态霸权所施加的制度化及对人的内在人性的影响。这是中国当代文学所缺乏的。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这样的文学现象,无疑和中苏作家各自所在的精神人格传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知识分子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什么是知识分子以及知识分子在社会生活中起什么作用的问题,安东尼奥·葛兰西独特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给我们提供了颇多启示。他指出要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来界定知识分子,有机知识分子要实现与大众的有机融合,同时也指出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精英应该承担的责任,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分子的功能,解决现代社会知识分子所遭遇的困境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五四运动70周年,知识分子的独立性问题成了许多人探讨的重要内容。《科技导报》1989年第3期发表的《试谈五四精神与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一文,也谈到知识分子的独立性问题。笔者完全赞同每个知识分子要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否定错误,坚持正义,直面人生,开创未来的观点。但对知识分子“形成一种群体的独立力量和品格”等提法(或理论)则不敢苟同。因为,知识分子个体和群体的属性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在社会变革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常常起着先锋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也必然有一部分知识分子会反其道而行之。所以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不可能形成“一种独立的力量与品格”,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论点。《试谈五四精神与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一文说:“在五四传统中,最耀眼的闪光点之一就是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气质”。但事实是,参与五四运动的知识分子,后来有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硬骨头”精神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且总是被拿来与当今的知识分子做对比.实际上,鲁迅的这种精神有其产生的物质基础,那就是鲁迅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与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鲁迅在上海期间居住在租界,可以免受国民党迫害;鲁迅是名作家,他依靠稿费与版税可以过上较为丰裕的生活,而不用仰仗任何组织与团体.这些条件使得鲁迅可以仗义执言,不用看人脸色.脱离这些物质条件,一味称赞鲁迅的“硬骨头”精神,恐怕对鲁迅是一种误解,对当今知识分子也是不公的.  相似文献   

16.
1.儒学的价值系统驱使社会风俗向善,在传统社会中起着“美俗”的道德功用;但过分地着重人格的道德精神层面而泛道德化的倾向容易培养起道德至上的意识,实际上阻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2.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决定于儒学的人格理想;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实质上是儒学价值观的历史的落实。3.知识分子是中国社会的良心,是中国社会人伦价值的倡导者,承担者和传播者,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的功能与性质发生本质变化的新世纪,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声望与社会角色也经历着一场蜕变。在从精英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在学术价值与市场导向纠缠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这个社会群体正由单一维度的传统角色向多重维度的现代角色转变。在全方位的价值冲突面前,高校教师在新的语境中正面临着重新定位社会角色与重组职业价值的困惑。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个特殊阶层,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变革的急先锋。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战略问题,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正确看待它,关系到革命和建设成败。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既有理论上的正确认识和实践上的可贵探索,又存在着重大的偏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的正确部分,纠正了其晚年的偏差,而且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做出了新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东北近代知识分子是东北近代发展史上特殊的社会群体,为东北近代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东北区域的社会进步、促进了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东北地区反帝斗争的深入、同样也推动了东北近代教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写实作家的代表人物,方方和池莉的小说中刻画了众多的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其平凡的故事里蕴涵着对知识分子生存处境的深切关怀。方方的小说建构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家族谱系,探讨三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蜕变历程,竭力表现出对理想的坚执和守望。池莉把目光聚焦于当下,站在市民价值的立场上来关照知识分子,以市民文化来贬抑知识分子文化,表现知识分子的某些消极病态因素。她们共同为中国当代文学纷繁多彩异趣迭起的知识分子形象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