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11年10月l0日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神州大地上首次树起了共和国的旗帜。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简单经过和历史意义。在充分肯定这场革命的伟大业绩的同时,着重总结了它的经验教训,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这个论断决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历史的结论,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概况。(1)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的萌芽,其标志是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介入和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的产生;(2)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其标志是君主立宪制在清朝的建立;(3)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成熟。其标志是辛亥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概况:(1)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的萌芽,其标志是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介入和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的产生;(2)中国近代风主政治的发展,其标志是君主立宪制在清朝的建立;(3)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成熟,其标志是辛亥革命的胆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十月十日下午我校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报告会,由历史科张强老师主讲。 报告会介绍了辛亥革命背景、经过和意义,特别是谈到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今天的启示:一、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选择;二、作为一个执政党要深刻地认识到政权的重要性,在任何时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不仅提出了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思想,而且提出了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的完整的经济思想。他的经济思想同民主与法制思想一起构成了其完整的思想体系,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的吏治思想是其民权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执掌国家政权成为现实,为了防止民主共和国的官吏从社会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孙中山对国家官吏的选拔、任免和考察提出了完整的设想。归纳起来,它们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第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官吏是人民的公仆。第二,国家官吏须通过选举与考试才能被任用。第三,人民有监督与罢免国家官吏之权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指导,在殖民地时期争得有限的自治权,在邦联制时期进行主权在州的政治实践,最后建立联邦共和国的历史过程,从而确立了美国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比较理想的统治形式──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但由于共和派缺乏有效控制全国、捍卫共和的实力基础;年轻热情的政治家缺乏领导经验,没能使西方的制度文化模式融合于中国本土的历史传统;以及中国自身的"地缘"、"业缘"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共和制的夭折。即便如此,民主共和的观念却从此深入人心,中华民族逐步觉醒,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报刊发展初期,自由主义是使“喉舌”获得自由的主义,“喉舌论”是使言论自由成为现实的理论。戊戌变法前后,维新变法人士的报刊“喉舌论”,首先是要求封建专制统治者还民众以话语权,给民众以监督官吏、监督政治、监督社会、变法图强的政治权力;其次,他们还十分强调报刊“去塞求通”的“喉舌”功能,这是他们对启蒙民众,宣讲民主、科学的真理,沟通社会上下和国家内外信息以变革社会的话语制权的强调。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报刊“喉舌论”,则是要求其报刊成为宣传革命思想、推翻帝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喉舌”,掌控革命舆论的话语制权。  相似文献   

11.
马克敏 《科技信息》2011,(14):35-36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和富有创新特色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重视法制建设工作,倡导以法制原则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自由、民主、法治局面,他提出了改革司法审判制度,进而改革整个封建法律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法律文化遗产。本文试对孙中山先生倡导司法改革的动因、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作一粗浅探讨,以期对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把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历史功绩永载史册.列宁赞誉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旧式的骚动”终于“转变为自觉的民主运动”.毛泽东则指出,辛亥革命“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表明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但就辛亥革命所担负的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而言,它又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究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他的名著《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书中说:“无产阶级民主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苏维埃政权比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要民主百万倍”①。今天,我们重新学习这个重要论断以及其他一系列有关思想,对于准确完整地掌握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从本质上弄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根本区别,认识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对邹容革命教育思想的产生、形成过程,教育思想内容以及教育思想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指出邹容的革命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通过教育达到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15.
黄兴是中国资产阶级杰出的军事家。他关于“雄踞一省与各省纷起”的武装反清起义的战略;依靠革命党人、会党、新军三结合的武装斗争策略,以国民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以“爱国、保民、御外”为宗旨的思想等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的伟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家,一代的伟大的革命领袖。他所走过的道路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前二十五年中先进的中国人所走的道路。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前,他一直是中国人民前进的旗帜。他首先举起了对封建制度不屈的叛旗,正规地开始了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并一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充当了这个革命最伟大的领袖,为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奋斗。在十月革命之后,和很多的先进的中国人一样,他进行了伟大的转变。在苏联和中国共  相似文献   

17.
在辛亥革命中,海外华侨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此,孙中山先生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华侨是革命之母。”学术界对此也已作了深入的探讨与认可。但辛亥革命对海外华侨社会的影响,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还近乎空白。本文拟就辛亥革命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下简称“新马华侨”)社会的影响作初步探讨。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论述:辛亥革命促使新马华侨更加积极地支持祖国革命与建设;促进新马华侨的联合与团结;有力地推动了华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广泛地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这几方面的影响是在新马华侨增强了的民族意识和爱国观念的作用下产生的,反过来,它们进一步增强了新马华侨的民族意识和爱国观念。这是辛亥革命对新马华侨社会最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前后梁启超的政治主张与思想探述骆顺森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创办报刊,主编杂志,鼓吹革命,推动立宪运动,提倡革命破坏主义,反对暴力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主张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来代替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他勤于写作,一代文风,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杨毓麟作为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宣传家,其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路权、倡商办,二是拒外债、引外资,三是反列强、护主权。  相似文献   

20.
“权能分治”思想是孙中山政治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方案的具体展开,但它也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治理思路的回归,体现出了孙中山政治思想一定程度上的落后和保守性。其思想的形成是近代中国错综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的反映,也是其作为职业革命家和思想家的角色矛盾使然,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但孙中山的思想已经达到了那个时代所允许的高度,其“权能分治”思想的现代价值也是很高的,有很多值得后人研究和继承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