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在农业作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种植从撒种到插秧,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又有了抛秧的新技术,抛秧的水稻不仅有效的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抛秧的水稻没有缓苗期,在这诸多优势下,抛秧水稻种植面积不断的扩大,产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从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分析,并介绍了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各环节及其注意事项,以期促进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周易 《应用科技》1998,(10):20-20
水稻抛秧种植法是将根部带有营养土钵的水稻秧苗均匀地抛撒出去,使其在特定的速度和重力下自由落入田间的一种水稻移栽方法,具有不伤根、不伤率、无返青期。生长快、分获早、病害轻等特点。抛秧有人工抛秧和机械化抛秧两种方式。人工抛秧会受到体力或手势不当及熟练程度的影响而造成均匀度差、抛秧密度难以控制、秧苗入土深浅不匀及抛秧质量不稳定等缺点。机械化抛秧克服了人工抛秧所存在的问题,它是利用转盘离心力的作用将秧苗均匀地抛撒出去,速度快、工效高、抛秧匀、质量好、成本低、产值高、效益好。机抛秧对秧苗和整地质量都有一定…  相似文献   

3.
洋县水稻旱育机械化抛秧技术,通过10年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成效显著。实现了水稻传统栽培方式的转变和高产、高效、节本、减负的目标。该技术集水稻旱育秧、机械化抛栽、大田管理等优点于一身,应用价值高。本文通过对该项技术操作方法、技术要点和优越性的介绍,以供水稻种植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4.
覃征  邓楚洪  谭立斌 《科技信息》2009,(27):I0372-I0372
水稻抛秧要求秧苗素质高。秧苗必须具备苗壮,根系多,落泥好。抛秧易操作,省工省力,投资少。达到分裂多,抽穗早,产量高,效益好为目的。因此.湖北省利川市农业局退休职工杨再松老先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水稻旱育塑盘抛秧基础上,创造发明了一项高寒山区水稻抛秧的新型育秧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操作规范、流程化,苗床小,用种量少,出苗整齐,苗期立枯病轻或无,带土均衡,易抛秧,立苗稳。近年来利川已累计推广万余亩。  相似文献   

5.
论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提高和推广,水稻的耕种技术由以前火耕水耨到早期的直播耕种,再到如今的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水稻的栽培耕作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如今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是水稻种植的一大目标。对广东省三线城市区域内的水稻抛秧栽培技术中的钵形毯状育秧机插新技术进一步阐释,目的是提高秧苗素质和栽插的质量,挖掘水稻增产的内在潜力,努力实现水稻节本增效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及机械化初探李耀明水稻秧苗的移栽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各种插秧机或人工将秧苗直接插入水稻田中,常称为插秧;另一类是将秧苗育成带土钵体苗(或人工将带土秧苗分成小块),然后抛入水稻田中,常称为抛秧.用插秧机插秧,技术要求、设备投资及其...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抛秧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旱育稀植和软塑盘育抛秧的基础上,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探索、试验、示范、总结而获得的一项栽培技术,该技术直接利用水稻苗床培育带蘖壮秧,连土单株取苗进行大田抛栽,具有省种、省工(比旱育稀植省2—3个工)、成本低(不用软塑盘)、秧龄弹性大(比软塑盘育秧延长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在水稻抛秧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水稻施用控释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0.85-13.16%,施肥经济效益提高5.88%.水稻控释肥,一次基施满足水稻一造的营养需求,简化了水稻施肥技术,达到了"省工、简便、高效、增产、低成本、低污染"的效果.同时提出了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水稻无盘旱育保姆抛秧就是在旱育秧苗床上撒播稻种,在栽秧时将秧苗从苗床中扯出。将其抛入备栽田中,由于秧根带土的重力作用,可使秧根入泥,并将秧苗固定于一定位置,它与我们常说的抛秧的区别在于育秧时不使用软盘。2006年,我镇在东岩村搞了180亩的无盘旱育保姆抛秧示范片,据测产考种调查,最高产量为720.5kg,平均产量为630.5kg,与软盘旱育抛秧平均亩产629.4kg。基本持平。比旱育秧手插亩产560.5kg,亩增产70kg,增产12.5%。通过三年的示范推广,2007年我镇推广了水稻无盘旱育保姆抛秧1400亩。占水稻总面积11.5%,该技术节本增效显著,深受我地农民喜爱。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水稻抛秧技术对水稻产量、经济性状、生育特征等的影响。试验表明,抛秧稻和手插稻相比,有效穗、每穗着粒数、分蘖数、叶面积、根系数明显增大,增产5.14%以上。  相似文献   

11.
张永生 《遵义科技》2005,33(2):52-53
油菜田免耕抛秧是在水稻翻犁抛秧耕作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和改革,它具有节本增效、操作简单等特点。为摸索油菜田免耕抛秧与翻犁抛秧栽培技术在我县推广的适应性。根据省站的安排,2004年我站特进行油菜田免耕抛秧与翻犁抛秧大区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稻栽植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介绍水稻栽植技术种类、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水稻直播机械、水稻插秧机械和水稻抛秧机械的研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针对宁强县的地理、气候特点,阐述水稻软盘旱育抛秧技术的优势、当地的推广现状、存在问题、推广前景和今后应采取的推广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水稻大棚钵体旱育超稀植栽培技术是集旱育稀植、超稀植、抛秧栽培和大棚育秧优点于一体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是用抛秧钵体盘在大棚中育成全根带土、带营养钵和带孽的壮秧,再按超稀植规格浅插秧,靠壮秆大穗和低位分蘖实现高产。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减少育苗田面积和秧苗数,减少秧田和本田管理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支增效。  相似文献   

15.
《科技与经济》1996,(1):16-17
南京市农林局狠抓水稻旱育抛栽技术推广显实效在’95南京科技年里,南京市农林局加速技术推广步伐,突出抓好以水稻旱育抛栽为重点的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取得了增产增收的实效。短短三年间,由几百亩的试验示范,很快扩大到大面积应用。1993年,全市旱育秧面积达...  相似文献   

16.
晚稻免耕抛秧高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全耕抛秧相比,免耕抛秧水稻根系发达,分布在浅表层,生长后期叶片长势好,青叶数多,合成干物质多,具有良好的穗粒结构,穗大粒多,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干物质积累多,最后形成了较高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7.
该项目针对东台市水稻生产实际,改进和简化了旱育苗床的培肥工序;组装配套了可提高秧龄弹性、秧苗素质有新突破的塑盘旱育实用技术;增加了抛秧的直立苗率,促进了大田早发.并通过薄水抛秧、适当降低基本苗与控水调肥等技术的开发集成,有效地协调了旱育抛秧个、群体系统,显著提高了成穗率;建立了塑盘旱育抛秧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新体系;丰富与发展了稻作技术.  相似文献   

18.
应用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新技术具有显著的降本增产优势,近年来得到迅速推广。它是将肥床旱育稀植和塑盘温育抛秧合二为一,具有省工、省力、省田、省水、高产、简便易行等优点。该项新技术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苗床要求。选择靠近水源的菜园地、豆茬田、棉茬田等肥沃、疏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水稻抛秧技术的日趋成熟,西湖区水稻抛秧面积迅速扩大,为探明水稻在抛栽条件下高产高效的经济施氮量,于1998~1999年间通过对不同氮肥施用量的氮肥效益及产量影响的研究,对氮肥的经济合理施用量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水稻在抛栽条件下科学、合理、经济地施用氮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双季抛秧早稻为嘉早935,晚稻为丙93-390;单季晚稻抛秧为丙96-42。以上品种均为嘉兴市农科所育成的杭嘉湖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1.2试验地点与土壤条件试验地点选在西湖区袁浦镇袁家浦村大汪畈内,地力较高,土壤为…  相似文献   

20.
盛继群 《孝感学院学报》2000,20(4):76-77,88
水稻撒直播栽培方式与普通移栽及现在极力推广的软盘抛秧栽培方式相比具有省工,省时,投入少,收益高,生育期缩短的优点,可以广泛地在劳动力及季节紧张的三熟二季稻地区推广,还可以作为填闲补荒的重要农业生产补救措施,撒直播要求在栽培上采取一播全苗,密植,施足底肥,后期防倒伏等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