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陈万青 《大自然》2010,(2):48-49
青鱼、草鱼、白鲢、鳙是我国上千年来培育出来的、可以在池塘中混养的高产品种,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被称作四大家鱼。  相似文献   

2.
淡水养殖鱼类血清转铁蛋白耐低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含铁蛋白质专一染色法及利凡诺 ( Rivanol)溶液沉淀法确定了鲤鱼、鲫鱼等 1 2种淡水养殖鱼的血清转铁蛋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位置 ,鉴定出 8类鲤鱼、6类鲫鱼和 3类白鲢的血清转铁蛋白的特异类型 ,并分析了转铁蛋白多态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 .测定了鲤鱼、鲫鱼、白鲢和鳙鱼的血清铁浓度、铁结合能力及铁饱和度 .通过分析淡水养殖鱼类耗氧量及窒息点临界含氧量与血清转铁蛋白的关系 ,证实了鱼类转铁蛋白具有耐低氧的特性 .  相似文献   

3.
屋顶养鱼     
台州医院在三千平方的水泥楼房屋顶上放养了尼罗罗非鱼、鲤鱼、草鱼、花鲢、白鲢、团头鲂、鲫鱼等各种鱼类一万多尾,通过二年多的反复试验,已获得成功。去年十月验收,五月七日放养的尼罗罗非鱼(一斤鱼苗二十四条),平均每条已达五两二,大的一斤三两;前年二月二十七日放养的鲤鱼,大的已达一斤半、白鲢一斤一两,  相似文献   

4.
淡水养殖鱼类血清转铁蛋白耐低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含铁蛋白质专一染色法及利凡诺溶液沉淀法确定了鲤鱼、鲫鱼等12种淡水养殖鱼的血清转铁蛋白在聚丙烯酰胺中的位置,鉴定出8类鲤鱼、6类鲫鱼和3类白鲢的血清转铁蛋白的特异类型,并分析了转铁蛋白多态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测定了锂鱼、鲫鱼、白链和鳙鱼的血清铁浓度,铁结合能力及铁饱和度,通过分析淡水养殖鱼类耗氧量及窒息点临界含氧量与血清转铁蛋白的关系,证实了鱼类转铁蛋白具有耐低氧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丁草胺对两种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鲢Hypophthalmicthys molitris为实验材料,研究除草剂丁草胺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直线回归法求得的结果表明:丁草胺对白鲢的24 h、48 h和96 h的LC50分别为0.247 mg/L、0.142 mg/L和0.134 mg/L.按照我国目前对农药毒性的分类标准,丁草胺为高毒农药除草剂.以黄鳝为试验材料,分析腹腔注射染毒前后前后微核率的变化.研究结果(经统计t检验)表明丁草胺对鱼类具有致突变性.应对其加以管控.  相似文献   

6.
一、玄武湖概况 玄武湖系小型富营养性湖泊,是南京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历来是人们游览,憩息的胜地。且湖中底质肥沃,浮游生物繁多,盛产白鲢等经济鱼类。因此它又是个颇有经济价值的生产性湖泊。玄武湖位于南京市东北,三面环山,一边与城区城墙为界。湖形略似等边三角形,湖周围八公里左右,全湖水域面积为5000亩。全湖平均水深1.3—1.4米。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岱海9种鲤科鱼LDH同工酶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岱海水体中9种鲤科鱼类进行了LDH同工酶谱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间谱型有明显差异.同工酶谱经主成分分析(PCA)表明,草鱼和瓦氏雅罗鱼被划为一类群,在分类学上它们属雅罗鱼亚科,红鲤和普鲫被划为一个类群,它们属于鲤亚科,而红锗、团头鲂和H.leucisculus被划为另一类群,它们均属亚科;鳙和白链在分类学上属鲢亚科,同工酶分析表明:鳙接近鲤亚科,而白鲢更接近于亚科.可见,这些类群的划分与经典系统分类基本上一致,表明LDH同工酶谱的主成分分析在鱼类分类和演化研究中是一可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甲氰菊酯对鱼类的致毒机理,将白鲢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甲氰菊酯溶液中,结果可见,鳃组织出现鳃小叶增生、扭曲,鳃小叶末端膨大,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等现象,而且鳃组织的损伤程度与暴露剂量、时间正相关,并与鳃匀浆中的Na+,K+-ATPase活力及鱼群死亡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认为鳃组织病理学损伤作用是甲氰菊酯对白鲢高毒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甲氰菊酯对白鲢鳃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甲氰菊酯对鱼类的致毒机理,将白鲢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甲氰菊酯溶液中,结果可见,鳃组织出现鳃小叶增生,扭曲,鳃小叶末端膨大,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等现象,而且鳃组织的损伤程度与暴露剂量,时间正相关,并与鳃匀浆中的Na^+、K^+、-ATPase活力及鱼群死亡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认为鳃组织病理学损伤作用是甲氰菊酯对白鲢高毒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考察温度对鱼类低氧耐受生化反应的影响,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幼鱼为对象;分别在15、30℃条件下驯化2周;随后将实验鱼置于密闭呼吸室中通过鱼体自发耗氧进行低氧处理,并以不经历急性低氧处理的实验鱼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实验鱼的血液和白肌中乳酸、白肌和肝脏中的糖原、葡萄糖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经急性低氧处理后高、低温组血乳酸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而低氧处理后15℃下肌糖原和30℃下肝葡萄糖含量却显著降低(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不论低氧处理与否)肌乳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温度的升高并未改变实验鱼的肌葡萄糖以及肝葡萄糖的含量;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温度与低氧处理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研究表明,白鲢幼鱼在面临温度变化和低氧胁迫时鱼体内代谢底物和无氧代谢产物水平均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实验鱼适应不同温度环境及低氧胁迫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察温度对鱼类低氧耐受生化反应的影响,以白鲢(H ypophthalm ichth ys molitrix)幼鱼为对象;分别在15、30℃条件下驯化2周;随后将实验鱼置于密闭呼吸室中通过鱼体自发耗氧进行低氧处理,并以不经历急性低氧处理的实验鱼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实验鱼的血液和白肌中乳酸、白肌和肝脏中的糖原、葡萄糖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经急性低氧处理后高、低温组血乳酸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而低氧处理后15℃下肌糖原和30℃下肝葡萄糖含量却显著降低(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不论低氧处理与否)肌乳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温度的升高并未改变实验鱼的肌葡萄糖以及肝葡萄糖的含量;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温度与低氧处理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研究表明,白鲢幼鱼在面临温度变化和低氧胁迫时鱼体内代谢底物和无氧代谢产物水平均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实验鱼适应不同温度环境及低氧胁迫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洪湖是湖北省最大的湖泊.是我国淡水鱼和野鸭的重要产区,曾以贺龙元帅率领的湘鄂西红色革命根据地和富饶的鱼米之乡而闻名中外。一曲“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每每使人眼前出现那浩瀚的湖面和成群的游鱼飞禽。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洪湖拥有水面114万亩,水生维管束植物92种,其中菱、马来眼子菜、苦草、轮叶黑藻、聚草、黄丝草、金鱼藻、莲、菰、芦苇等组成了水生植被的11个群丛,沉水植物的生物量高达102.9万吨,远望湖底就像万里无垠的草原。在74种鱼类中,草鱼、青鱼、白鲢、花鲢、鳊鱼、鳡鱼、鲤、鲫鱼、乌鱼、鲚鱼、银鱼和颌针鱼等为主要捕捞对象和商品鱼,年最高产量达990万公斤,素有“鱼库”之称。鱼类加工产品,远销罗马尼亚等国。辽阔的水面,茂盛的水草和丰富的鱼虾资源为野鸭的越冬、育肥提供了栖息场所。据统计洪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鱼类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鱼类进化发展至今,分布在全世界各个水域中的鱼类形成了能够在不同水温环境条件下生存的各种类型:如温水性鱼类、广温性鱼类、冷水性鱼类/耐低温鱼类和暖水性鱼类/耐高温鱼类.水温的变化不仅导致鱼类的夏眠和冬眠,而且还影响鱼类的繁殖和水体溶氧量,是与鱼类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关系最为密切、并进而影响鱼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对红色鲢鱼和白色鲢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体色差别外,两者在体形、咽骨咽齿、消化管相对长度、鳍式和鳞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可以认为红鲢是白鲢的红色变异体,并对色变的原因做了些推测。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鱼类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进化发展至今,分布在伞世界各个水域中的鱼类形成了能够在不同水温环境条件下生存的各种类型:如温水性鱼类、广温性鱼类、冷水性鱼类/耐低温鱼类和暖水性鱼类/耐高温鱼类。水温的变化不仅导致鱼类的夏眠和冬眠,而且还影响鱼类的繁殖和水体溶氧量,是与鱼类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关系最为密切、并进而影响鱼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于1986年4—6月测定了58尾团头鲂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比容、血清中葡萄糖、总脂、胆固醇、非蛋白氮、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钙、磷、铁及血浆中肌酐、肌酸等十五项血液学常数。与体重相近的白鲢对应值相比,其总蛋白、血糖、胆固醇均高于白鲢。雌雄团头鲂的比容、血糖、钙、铁有显著性差异。在繁殖期间,雌雄团头鲂的血钙含量出现极明显的变化,说明性腺发育和性激素对血钙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不同食性鱼的血红蛋白及其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4种不同食性鱼(异育银鲫、白鲢、鳊鱼、乌鳢)的肠体比,并用XK-2型血红蛋白仪法、分光光度计法和比色法3种方法测定其血红蛋白,同时比较3种不同测定方法之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肠体比大小:滤食性鱼(白鲢)〉草食性鱼(鳊鱼)〉杂食性鱼(异育银鲫)〉肉食性鱼(乌鳢);在3种测定方法中,比色法测定的值最低且粗糙,而XK-2型血红蛋白仪法和Unico 7202B型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的血红蛋白值差异不显著,但因前者方便、实用,因此以XK-2型血红蛋白仪法为佳;不同食性鱼的血红蛋白大小:肉食性鱼(乌鳢)〉杂食性鱼(异育银鲫)〉滤食性鱼(白鲢))草食性鱼(鳊鱼)。  相似文献   

18.
关于鱼类视觉运动反应特性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导,但国内这方面工作还很少开展。研究鱼类视觉运动反应特性,对于阐明鱼类趋流和集群机制,探讨鱼类视觉特点和游泳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在设计改进渔具渔法和控制鱼类行为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鲤科鱼类在我国数量多,分布广,是主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为此,本文详细地研究  相似文献   

19.
鱼类生长和发育生物学是海洋鱼类苗种培育的理论基础。近年来鱼类生长与发育生物学取得的研究进展为改善海洋鱼类苗种培育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进展是:阐明调控鱼类生长的脑-脑垂体-肝脏轴的种激素分泌活动和作用机理,促进海洋鱼类生长激素释放和提高生长率;海洋鱼类幼苗生长发育的形态学与生理学特征及对饵料的消化吸收;海洋鱼类幼苗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促进鱼类苗种对饵料摄取与消化吸收的饵料添加剂;环境条件对海洋鱼类苗种利用营养物质和生长的影响等。目前所取得的进展还只限于少数几种海洋养殖鱼类。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尚未充分阐明。今后,为配合海洋鱼类养殖和增殖的发展,必需系统深入研究各种重要海洋养殖鱼类的生长与发育生物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苗种培育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鱼类对水动力环境变化的行为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鱼类感觉水流运动特征的器官——侧线系统,分析鱼类侧线系统在感受水流速度、加速度、压力和振动源方面的功用,以了解鱼类感知水流运动特征的生理机理。为探求鱼类感觉水流运动特征后的响应模式,进行了水流流速、紊动以及切应力对鱼类行为影响的试验,并讨论水流紊动和切应力对鱼类的伤害。介绍了研究鱼类对水动力响应的新方法——SVP假设。在描述和分析鱼类与水流运动关系试验方法和流程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鱼类对水动力特征响应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指标,来耦合鱼类能够感觉到的水动力因素和水流运动特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