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岱年教授不仅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参与创立了"自然辩证法"这个学科,还于七八十年代从西方引入了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新学科,成为科学哲学在中国的老一辈领军人物.在访谈中,他介绍了他和库恩、费耶阿本德、科恩等西方科学哲学家接触,引入科学哲学的过程.他还介绍了自己与洪谦、江天骥、邱仁宗、张华夏、龚育之、许良英、戈革、董光璧等中国的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的交往,为中国科学哲学、科学史学的学科史研究留下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1885—1962)在近代物理学发展中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既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又是一位科学思想家。戈革教授指出:“象 A·爱因斯坦和 N·玻尔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的生平、成就、道路而尤其是他们的学术思想,是科学史、哲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永远取之不尽的课题源泉。”的确,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人们对于科学家的评价历来是科学成就和哲学思想兼而顾之的。  相似文献   

3.
薄树人(1934-1997年)是当代中国天文学史界的代表人物.50年代他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立志从事天文学史研究.60年代他和著名天文学史家席泽宗合作,以<中、朝、日三国古代的新星记录及其在射电天文学中的意义>蜚声国际天文学、科学史界.在4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系统整理与研究、天象记录、恒星观测、历法、天文学家、天文仪器、天文台、中外天文学交流、天文学史文献学、天文学思想等方面都做了大量重要工作.他是中国天文学史研究重要学术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以他毕生的精力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该文是为纪念薄树人先生逝世1周年而作,是一篇简略的学术传记.  相似文献   

4.
2017年是著名的科学史家严敦杰先生(1917.11.1-1988.12.23)诞辰一百周年.严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科学史集刊》副主编、《自然科学史研究》主编,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奠基者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主要研究中国数学史、天文学史、科学史文献学、航海史,发表论著100余篇(部),为研究所蒐集大量图书资料,对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发展、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其治学为人,堪为后世楷模.为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学术传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数学史学会于2017年12月16—17日在北京举办了"继承与创新: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回顾与瞻望——纪念严敦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回顾严先生的学术贡献、生平事迹,并就中国数学史、天文学史、科学史文献学、航海史等专题进行探讨.会上,严敦杰先生的高足王渝生做了题为《严敦杰先生生平简介》的大会报告.现将他报告的原稿全文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吴文俊先生是当代中国卓越的科学家,他不仅在数学上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在数学史研究中享有盛誉.他立足中国古代数学经典,独创"古证复原"科学方法,开拓数学机械化道路,认为数学在东西方发展中各成体系,形成"双主流"的科学史观.这是一种反辉格史观,渊源于吴先生中西文化的熏陶和修养、科学创新精神和对数学本质的深刻认识,产生于吴先生在充分挖掘、阐释、论证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之上,彰显了中国古代数学乃至科学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价值,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尊,代表了中国数学史乃至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6.
劳埃德和席文合著的《道与名》一书中提出的"文化簇"概念,其意义不同于此前人文学者们使用的同样短语,是一个研究科学史的新工具,它超越了科学智识史、建制史和社会史之间的分野,对于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尤有意义。北京大学任定成讨论班成员已经将其用于宋代医学知识扩散、秋石史、斗蟋史、针刺镇痛机理研究史、中国现代制碱技术史、中国科学化运动史和中宣部科学处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董光璧先生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董光璧先生1935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丰登坞镇豆庄子村,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留校,后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钱伟长在科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和教育理念,为物理学史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原始文献整理与分析。结果钱伟长的主要科学成就是:创办、筹建了有关力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研究了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解决了求解圆环壳方程的难题;探索了变分原理中拉格朗日乘子法;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等。结论作为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做出过杰出贡献,而且在文学、哲学、历史学等方面也有颇多建树。从他的爱国观、人才观、创新观、教学观、科研观和体育观等教育理念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当代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樊洪业先生回顾了自己的科学史研究生涯:1978年到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工作之初,其作品主要是关注和评议中国科学界的人物和事件.至1982年参与筹备"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学术讨论会",开始把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他勾画出了自己的学术研究路线图,并按时间顺序一段一段展开工作,每段都有出色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史料建设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20世纪中世纪科学史研究的发展,特别是迪昂、迈尔、默多克等人的贡献,介绍了中世纪科学与近代早期科学连续性的争论,并对未来的中世纪科学史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杨振宁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在逐渐远离物理学前沿研究的过程中,他开始越来越多地进行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的思考与研究。在新的领域他精心选择科学史研究题目,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借鉴学习历史学家的工作方法。其著述简洁干净,有诗韵、有趣味。他充分肯定在科技文明主导的时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重要性,并呼吁更多人投入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的研究、宣传与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主张的平民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教育发展影响深远.平民教育思想的提出开创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新纪元,不仅在他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对于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有着难以磨灭的影响,既使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杜石然先生早年偶读三上义夫《东西数学史》对数学史发生兴趣,开始业余研究数学史,195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师从李俨、钱宝琮先生,开始数学史的专业研究.“文革”后,他转向中国科技通史和中国思想史的研究.1990年退休后,在日本佛教大学等执教十年.在这篇访谈中,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回顾了他从事中国数学史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总结了编撰《中国数学简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重要学术著作的经验,并展望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李佩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于2004年2月28日逝世,享年80岁.她生前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常委、近现代史研究室主任等职,并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盟科学史分部(IUHPS/DHS)理事,以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学术刊物的编委,共发表科学史及其相关论著50余篇(部).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作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他被美国学者艾恺称为“最后的儒家”。其“援西学入儒学”,将民主、科学与儒家人生态度融为一体的儒学观,彰显了“五四”时期儒学观的时代特色和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为中国的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的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中,职业教育思想贡献尤为突出。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思想,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科学的历史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学术界一般把中国近代科学史的起点追溯到明末西方科学传入中国,如此计算,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历史已有四百多年了。有的人主张从19世纪中叶算起,那也超过一个半世纪了。不过,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主要是在20世纪特别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中国当代科学发展史的探讨,无疑是中国现代科学史的重要内容。然而,这却是一个备受各界关注而专业的研究仍有待深入的领域。因此,这里不准备对有关著述作详细的评述,只撮要作简单的介绍,进而对当代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略作分析,最后以一个实例略谈史料的收…  相似文献   

18.
考据作为中国学术研究的传统,有其特殊的价值.但过于注重考据,会在历史研究中带来局限,对于中国科学史的研究亦是如此.理解这些意义与局限,对于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与席泽宗先生的第一次接触是14年前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当时我正在该大学做访问学者,席先生正好应邀来到墨尔本大学.在校园的几次会见,席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一位严谨治学的大学问家、和蔼可亲的敦厚长者,没有领导人的架子,也没有学术权威逼人的气势.后来在全国科技史学会的学术活动中又见过几面.前不久我有幸对他进行了一次亲切访谈,并读了一系列有关他的资料,让我真真切切有高山仰止的感觉.席泽宗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史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国古代天文史学的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了全世界天文和物理…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师范大学罗见今教授于1963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俄语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杭锦后旗中学任教;1978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数学系自然科学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理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时年40岁;1987年,破格评为副教授,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晋升教授;1996年,任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数学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1994-200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主任,现为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数学学会理事,国际东亚科技史学会会员.1989-1990年赴前苏联敖德萨大学力学数学系跟随伽夫利洛夫教授进修,并到莫斯科大学数学史研究室、列宁格勒师范学院数学系、前苏联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访学,参加了全苏第43届科学哲学与科学史大会.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被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名录,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史专家.主要研究科学史、数学史、组合数学和考古年代学.出版著作6部,发表学术文章两百余篇.罗见今教授在科学史研究中,坚定“地方研究”,即“内蒙古的科学史研究”.三十多年来他主要关注三个方面:包头九中组合数学家陆家羲、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额济纳居延汉简年代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