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字结构中的“所”字是个颇具争议的文言虚词.通过句法和语义两个层面对“所”字结构中的“所”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字结构中的“所”字具有指代上的模糊性和句法上的粘附性,“所”字实属具有指代意义的结构助词,而“所”字结构中的“所”是代词的说法与词类的划分标准存在冲突.不同类别“所”字结构中的“所”字句法语义具有差异,应具体语境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所字结构”,不论文言、白话,使用都很广,也无论古代、现代,争论都很大。现在,论者们常常喜欢把“所字结构”和“的字结构”相提并论。这,固然与两个“结构”并存的语言现象有关,但也与两个“结构”。相似的词类属性和语法功能分不开。而况语法的比较分析,不独有利于认识现代汉语里的“所字结构”,而且有助于探讨古代汉语里的“所字结构”,甚至于沟通古今汉语研究的道路,是值得重视并倡导的好方法。笔者愿就“所字结构”和“的字结构”的关系,谈谈现代汉语里的“所字结构”,以就教于同好和专家们。  相似文献   

3.
先秦汉语"所"字结构具有类型多样化、功能复杂化等诸多特点。本文通过考察《吕氏春秋》的"所"字结构用例,认为该结构中"所"字应为指示代词,并有"所+动"、"所+形"、"所+名"、"所+介+动"等多种结构类型,且相应地能充当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及状语等成分。  相似文献   

4.
“所”字结构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种指称事物的句法结构。这种句法结构,语法学界已有详细的论述,但是对于它结构的分化情况,却极少涉及。本文从“三个平面”理论的角度分析“所”字结构处于非定语位置上时的分化情况,进而说明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里常用在动词前面的“所”字,语法界向来有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多数学者认为“所”字是一个词,但是,对于它的词性看法不一。如马建忠的《文通》定它为“接读代字(代词)”,①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沿用其说,称之为“联接代词”;杨树达先生的《马氏文通刊误》反对把“所”字定为“代词”而称为“表被动的助动词”;②赵元任先生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叫它做“语助词”;③张志公先生的《汉语语法常识》和吕叔湘、孙德宣两位先生在《助词说略》里,都把“所”字定为“助词”;后来多数《现代汉语》都从助词之说,有的把它列入“结构助词”小类里。少数学者则认为这个“所”字不够“词”的资格,称之为  相似文献   

6.
徐奎 《科技信息》2007,(27):236-236
高中语文第五册课本选有《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孟子见梁襄王"一节: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其中,"就之而不见所畏焉"一句,课本及教参的解释均为"走近他也看不见有什么可敬畏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所+动+者"结构中"者"字的词性,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通过对上古汉语中"者"字词性和功能的探讨,可以看出:"者"字本为代词,经过语言的发展变化,在"所+动+者"结构中虚化成了助词。  相似文献   

8.
变换分析对“V 一量N”结构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换分析可以分化句法同构的语法形式。本文试图通过变换,从三个方面揭示“V 一量N”中宾语表受事和宾语表结果这两种结构的不同,一是量词的范围,二是“一量”结构的性质,三是“一量N”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9.
《名人造字小辑》(93.10.16《联合报》)、《齐白石造“烤字”》(94.1.15《团结报》),皆言汉字中原无“烤”字,此字为齐白石所造:三十年代初,北平一家饭店老板,请齐白石题写“清真烤肉苑”招牌,齐白石遍查字书,并无“烤”字,于是“自造”此字,挥毫题写。题毕,又自注一行小字云:“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据说,“从此才有‘烤’字。” 此则逸闻趣事,也许确为事实:它不仅表现出这位艺术大师的不凡的创造力,而且也显示出他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严谨治学态度,因而,对世人颇有启发。 然而,“烤”字是否“从此才有”呢?却是不应轻易便下断语的。齐白石查出而得,并不等于前此便无此字。  相似文献   

10.
“所”字常见的用法有两种:一是名词,当“处所”讲;一是辅助性代词(有人称为助词),通常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使之成为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两种用法之间有联系,后者是由前者虚化而来的。此外,还有一种“所”字,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后面没有动词同它结合,但又不能简单  相似文献   

11.
日前兴起的“被字现象”较之语法常态的“被”字句有如下不同:语法上,“被”字后系着的是光杆不及物动词、形容词,还有随后出现的名词,句子在形式上、内容上很难补出施事者;语义上更加凸显遭受意味;语用上,表义新颖且诙谐,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今社会公民的被动现实和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古汉语中,‘然’,字除了能充当指示代词、转折连词、形容词、动词等词类以外,还有一种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充当形容词和副词的词尾。这种构词功能是由指示代词虚化来的。“由词变为词尾,这是语言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事实。”(王力语)“然”字作为词尾附着在形容词后面,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甚至有部分不是形容词的  相似文献   

13.
和普通话一样,“不”在南昌方言中一般构成否定,但有其特殊格式;另外,在某种语言环境下,“不”并不构成否定。本文就其一些特殊情况作点探讨,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为阅读方便,下面先列出一些本文举例中所涉及到的南昌方言中常用词汇: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符号学的宏观视角,对“所”字在自然语言中实词虚化的结构形式作一粗浅探索,旨在对“以字训字”的传统的虚词诠释方法有所突破,使古汉语虚词灵活性的特点能得到比较科学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严慈同志的《现代汉语里的“所字结构”》 (载《贵阳师院学报》1983年第四期)是一篇有分量、有见地的文章,读后很受启发。但文内有些看法尚可商榷,有些分析在我们看来似乎有错。这里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严慈同志和语言学界的老师们。  相似文献   

16.
"所"字结构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种指称事物的句法结构.这种句法结构,语法学界已有详细的论述,但是对于它结构的分化情况,却极少涉及.本文从"三个平面"理论的角度分析"所"字结构处于非定语位置上时的分化情况,进而说明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文中的“的”字是一个功能很强的构词造句的媒介词。它除了可构成各类形容词之外,还可与复杂多样的动宾结构、主谓结构等构成千变万化的修饰性短语。可以说,无论是什么文体的文章,“的”字结构总有它的用武之地。下面我们不妨来看  相似文献   

18.
运用子波变换的分析方法,研究金融时间序列多尺度局域结构的波动性.通过对具体的股指数据分析表明,利用子波分析法,不仅能准确判定出序列的稳定周期大小和相对强弱,而且能提取序列的局部波动和突发波动信息.  相似文献   

19.
《左传》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已经从佶倔质朴进入了文情并茂的境界,因此,《左传》就成为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作。特别是《左传》的虚词,可谓集当时虚词之大成。这里仅就“者”字在《左传》中的运用及“者”字结构的一些问题,略申管见。  相似文献   

20.
汉语“之”字结构,因为“之”字前后的音节数量不同,导致不同的韵律和重音模型,也会影响它们的生成能力.使用重音推导模式,可以发现不同的音节组合会形成不同的重音值和节律模型,如果这种节律模型与其结构、语义表达一致,那么就会有很强的生成能力,我们就可以创造出大量的相关结构进行表达;而如果其内部节律模型与结构、语义表达不一致,或需要一定的实现条件才能调和其矛盾,那么它们的表达和生成能力就受限,也不会有大量的实际用例出现.因此,在汉语“之”字结构中,选择哪种节律形式作为其最佳表达形式,与其内部的音节数和韵律模式有直接关系,如果其韵律模式与句法、语义、语用均有-致的表现,那么它就应该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