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在肯定了《中学语文教材通感类说》提出“意觉”及收集了大量实例的贡献之后,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该文把通感分成“6类23种”,既繁琐,又不科学。  相似文献   

2.
通感既是生理或心理现象又是语言或文化现象,在英汉语言词汇里通感语义现象随处可见,如何能够最忠实的将这一修辞现象翻译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散文《雨前》和《荷塘月色》里的通感现象的翻译探讨了采用直译翻译的可能性,以及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于不同的文化影响,通感现象的一些约定俗成的翻译定式。  相似文献   

3.
通感分类法     
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通感的三种分类法,此外,对通感进行了实质性的界定,提出了“通感是反映人对熟悉事物的错觉的表达方法”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通感在广告文案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根据广告文案语言的特征,从认知角度阐释通感这一修辞格的运用对广告文案所起的重要作用,以说明在广告文案所采用的修辞格中,通感是一种极富创新性和意境美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通感?通感就是把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官能感觉沟通起来,从而起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作用。通感虽然不及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那样多,那么令人熟悉,但是它却以很强的生命力存在于作品之中。早在《礼记·乐记·疏》里,就有对通感问题的解释:“‘下如坠’者,言声音下响,感动人意,如似坠落之意也”;“‘上如抗’者,言歌声上响,感动人意,使之如似抗举也”;“‘止如槁木’者,言音声止静,感动人心,如似枯槁之木而不动也”。这段话,分别说明了由听觉通向视  相似文献   

6.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形式;在中学语文课本里这种别致的修辞方法为数不少。《荷塘月色》、《长江三峡》、《天山景物记》等名篇中都可见其用例,具体分析和研究这些例句,有助于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以中篇小说《年月日》的通感修辞作为考察对象,分析这一修辞现象在本小说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形态,并且具体指出这一修辞现象为丰富文学语言和现代汉语做出了创造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老残游记》语言艺术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出神入化、神形兼备的白描手法的运用。同时它发展和开拓了“通感效应”审美原理,使小说语言展示出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天津师院学报》1981年第三期登载了李泽润同志的《关于生产力的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文章。该文就生产力的定义、构成要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我想就这些问题谈些不同意见,和李泽润同志商榷,也求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关于生产力的定义问题李泽润同志在文章中说:“什么是生产力?在当前的哲学教科书和有关论文中,对于生产力这个概念的定义一直存在着分歧,  相似文献   

10.
在上一期杂志中,本刊刊登了甄刚的《欧瑞莲的市场展望》一文。文章刊出后,我们收到许多读者的来电来函,他们纷纷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1.
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文艺作品中发挥着不同的形式作用。以通感的审美特质为论述支点,对通感的理论嬗变、通感的心理因素以及通感在语言和绘画中的表达形式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在绘画创作中表达通感的审美技巧。  相似文献   

12.
《论艺术的精神》是一部具有抽象主义宣言性质的理论著作,本文通过对书中绘画基本语言的理解,着重对“声音——图形”进行了通感分析。  相似文献   

13.
广告语要求较高的语言表现力,为此,广告语常常采用能提高语言表现力的修辞手法。通感,作为隐喻的一种,以其简洁,凝练,新颖,奇特等特征受到广告语的青睐。文章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通感现象。  相似文献   

14.
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文艺作品中发挥着不同的形式作用。以通感的审美特质为论述支点。对通感的理论嬗变、通感的心理因素以及通感在语言和绘画中的表达形式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在绘画创作中表达通感的审美技巧。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一七年,俄国无产阶级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社会主义的制度,如何组织管理?这些问题在一九一八年三月到四月间整个地吸引住了伊里奇的注意。”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列宁撰写了《关于苏维埃政权当前任务的提纲》,即《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九一八年四月二十六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讨论、通过了这个提纲,并以文章的形式在《真理报》和《消息报》上发表。 《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这一纲领性文献及其与之在内容上直接有关的同期著作,  相似文献   

16.
隐喻在语义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感隐喻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反映了感官词之间的相互映射和意义变化。以通感隐喻为理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对味觉词“苦”的语义变化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多部辞书,总结其通感语义演变的实际过程。研究发现,“苦”的通感义项演变过程符合汉语通感隐喻的映射规律,并利用通感隐喻认知机制解释了“苦”的通感义项出现顺序不同的原因。梳理味觉词“苦”的通感语义演变过程,有助于更好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帮助留学生把握“苦”等味觉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与绘画在整体结构和外部形态上有一定的对应性,由于受心理学通感及联觉的作用,音乐与绘画常常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本文从绘画的角度对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探索与争鸣”专栏与读者见面了。“探索与争鸣”专栏主要刊发既有较高学术理论价值又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学术理论文章。通过这个专栏,我们将向学术理论界推出本刊的“拳头产品”。当前,学术著作出版难问题,正在成为发展科学、繁荣学术的严重障碍,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李建同志在论文《学术著作出版难问题之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争取大众读者、创造现实读者,才是解决学术著作出版难问题的真正出路”。这一见解受到了国内有关报刊的关注和重视,《光明日报》1988年11月20日第一版,《中国图书评论》1989年第一期,《图书情报知识》1989年第一期,发表、摘登了此文的部分观点。为了推动学术著作出版难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本刊特在此发表李建同志论文的全文。余昌忠同志的论文《关于文章学科学体系的构想》,在述评学术界关于文章学的各派观点的基础上,澄清了一些混杂概念,分析了文章系统运动的全过程,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文章学新框架。此文对于研究和创建科学的文章学新体系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语言词汇层面的主要体现是通感式复合词.在选取典型语料的基础上,运用单、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深入分析通感式复合词的通感模式.量化统计结果显示,通感式复合词的通感模式主要包括:(1)视觉是通感引申过程中最大的源域;(2)听觉是通感引申过程中最大的目标域;(3)通感引申规律基本遵循"视觉→肤觉→味觉→嗅觉→听觉"的排列顺序,但是个别感觉之间存在双向引申关系,如视觉和肤觉之间存在大量的双向引申的例子;(4)各感觉作为通感引申源域的数量与感觉类形语素数量成正比,即含有形语素数量越多,成为最大源域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20.
读了郑云山同志的文章(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有两点不同的看法,特提出,以求教于郑同志并广大读者。一、关于秋瑾入北京的时间郑同志认为:秋瑾曾两次入居北京。这个看法是很有见地的。这可以由秋瑾本人的诗得到印证:她有一首《重上京华申江题壁》的诗,既云“重上”,当然也就会有“初上”了,这个问题可以无须多论。秋瑾第二次入京时间是在一九○三年暮春,这个问题,国内基本上有了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