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我国青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专项身体素质各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初步建立了青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模型,并制定出各项评价标准。另外,根据各指标权重建立的评价体系,对青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和选材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通过全国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6个指标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身体素质各指标评价标准,进而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发展及均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教练员提供关于实现身体素质训练过程合理控制的定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专项身体素质的提高与训练的科学化控制密不可分,对优秀皮艇运动员专项体能TOPSIS评价模型的研究有助于其训练科学化的控制.通过对24名男优秀皮艇运动员和17名女优秀皮艇运动员专项体能各测试指标的测量,基于TOPSIS评价方法研制了男、女优秀皮艇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此外,还揭示了一些对优秀皮艇运动员专项体能较为重要的测试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具有代表性的湖北省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调查法对测试指标进行专家遴选,运用素质测试法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每个指标进行筛选,最后得出以五次左右两移动、足球掷远、一分钟单摇跳绳、握力和3000米等五项为身体素质代表性(测验)指标;再进一步采用“秩和法”和“权重法”最终建立起了对优秀网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的综合评定方法,为了解运动员身体素质状况及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有效地监控训练过程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特尔斐法确定了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并以大学生篮球联赛的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建立了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标准体系,目的是为今后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西男子龙舟代表队运动员身体素质7 项变量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描述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的三个综合指标.可为了解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情况和运动员选材提供客观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陕西省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的10项专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找出了影响运动员专项素质的6项典型指标,对该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计算权重值,初步建立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培养陕西省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提供了科学训练依据,更为我国羽毛球运动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8.
我国U-15岁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U-15(15~16岁年龄段)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2002年冬训身体素质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制定出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该年龄段优秀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测试指标及评价标准,供教练员教学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2004年全国田径大奖赛(南宁站、桂林站、石家庄站、北京站、合肥站)期间,对我国高水平男子110 m栏运动队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并采用训练实地测试等方法,收集整理了有关男子110 m栏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指标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找出了影响我国男子110 m栏优秀运动员成绩的主要身体素质指标,并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7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筛选,建立了运动员身体素质敏感指标专项成绩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我国8名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的7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对专项成绩影响的主次关系,并与国外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进行比较,探讨我国男子链球运动员身体训练中的不足及其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测量法与数理统计法,以我国80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U17)为研究对象,构建我国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与评价体系.结果显示,经过词频分析、专家评价与因子分析,筛选出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的5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并给各级指标以相应权重,依据百分位法制定单项指标评分、评级体系,建立了专项体能评价理想量值模型,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水平以中等水平为主,体能水平不高.本研究所构建的专项体能指标与评价体系,能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进行诊断与评价,为今后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及专项体能训练提供统一的参考、相对科学的标准范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比赛的全国17支青少年女子排球队共计232名运动员进行7项身体素质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移动速度较慢、柔韧性和协调性较差制约了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应在青少年女子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加强柔韧性和协调性练习,提高肌肉协调能力,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发展要充分考虑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关系,应从整体上把握身体素质训练的比重,使身体素质全面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专家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第13届CUBA西南赛区16支男子篮球队的32名后卫队员专项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进行调查:指出后卫队员全队配合意识较强,在平时训练中,投篮命中率较高;比赛中,后卫队员投篮欲望不强,得分能力一般,偏重于全队的组织,缺乏个人的攻击,突破能力差;控制球能力比支配球能力强;发动快攻的成功率较高,但是发动快攻的意识弱;专项身体素质较差,力量素质明显不足,对抗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14.
以近年来参加浙江省青少年排球比赛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各项选材指标进行测量与统计分析,探究浙江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地域分布现状及特征,旨在为浙江省科学选拔排球运动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唐笑赟  叶燎昆 《科技信息》2012,(31):254-254,239
本文阐述了足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与后果,并提出了产生后的恢复措施。通过实验对比法、文献综述法提出了以睡眠恢复,训练学恢复,营养恢复,物理恢复为主的预防和消除疲劳及恢复的方法。论述了足球运动的供能特点以及体能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大学生足球运动中对于运动性疲劳的认识,希望能对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目前我国手球项目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不足和重视不足;训练负荷强度不够;体能训练和专项特点结合不够紧密;忽视了训练应与球员的专项位置结合;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创伤的预防和保护意识不够强.从实战的角度结合项目制胜规律,围绕手球的专项体能特点、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特点以及不同位置队员的体能要求,提出体能训练的基本思路;建议对手球运动员定期做体能水平评价,并提出了相关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从篮球运动技、战术内容中对影响球队篮板球控制能力因素进行探讨,认为要提高篮板球的控制能力,必须合理运用主动对抗技术,提高队员和集体组织配合,提高共同拼抢篮板球的意识,并加强基本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锻炼.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摩法、分析对比法对2010年男篮世锦赛中国篮球与欧洲篮球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篮球在前锋和后卫方面比较欠缺,中国队球员在身体素质、成长环境等方面都落后于欧洲联赛水平,机制方面也有必要向欧洲学习.  相似文献   

19.
以舞狮关键技术动作为测试指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实验等方法,对舞狮运动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核心稳定性训练通过不稳定状态支撑下的训练,在募集和调控全身各大小肌群协同做功,满足上下肢动量传递的需求,实现运动员体能和技能快速增长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体能训练,极大程度地促进了舞狮关键技术的提高,有助于运动技能的提升,是传统体能训练的有力补充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