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8年10月,于辽宁省新宾县岗山二道阳岔地区采集到15只鼩鼱标本,基于形态和分子鉴定,确认这批标本为远东鼩鼱(Sorex isodon).该物种为辽宁省兽类新纪录,是远东鼩鼱在我国的最南分布.不同地方的远东鼩鼱种群体色变异也被报道.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里整齐放置的标本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材料,也是动物物种特征的承载者和时空分布的呈现者,更是我国动物学研究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谨以此文纪念冯祚建先生(1937年6月24日―2022年3月20日)。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主库(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的兽类标本分馆始建于1950年,现收藏兽类标本6万余号,是我国兽类标本保藏机构之最。这里收藏了亚洲象、白鱀豚、大熊猫、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佛坪国家级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与同域分布的兽类物种活动节律,于2021年12月—2022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三官庙保护站冬、夏两季的兽类物种活动进行了调查。共布设44台红外相机,两季度累计4 363个相机工作日,获得1 150张兽类独立有效照片,共鉴定出18个兽类物种,分属4目11科。计算了冬、夏两季兽类物种相对丰富度(RAIs)。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了兽类物种冬、夏两季的活动节律,并将大熊猫与同域分布,且存在生态位重叠的兽类的活动节律进行了重叠分析。研究结果可为佛坪保护区的大熊猫与同域分布动物的时空生态位分化,栖息地利用等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ITS序列,运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特征,对采集自北京市和河北省境内太行山区的丝膜菌属(Cortinarius)真菌标本进行分类鉴定.本文报道了这一研究发现的29个物种,其中18个种为中国新记录种.此外,基于模式标本序列分析的结果,证实田园丝膜菌应为黄褐丝膜菌的异名.本文提供了每个物种分子鉴定的参考序...  相似文献   

5.
林芝地区属于藏东南,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交汇地带,生物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为了解该地区非飞行小型哺乳动物资源状况,采用铗捕法和陷阱法对林芝地区28个采样点开展了4次调查,结合传统形态鉴定和Cyt b基因对标本进行鉴定.调查共采集439号标本,分属3目6科16属34种,还发现林芝地区的白腹鼠属一隐存种Niviventer sp.、麝鼩属一隐存种Crocidura sp.和长尾鼩鼱属一种Soriculus sp.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西藏林芝地区小型兽类的物种多样性仍可能被低估,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6.
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生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59种,隶属于8目25科,其中,古北种12种,东洋种38种,广布种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2种,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1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兽类20种(附录Ⅰ9种、附录Ⅰ4种、附录Ⅱ7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兽类有18种(濒危物种3种、稀有种2种、易危物种13种);分析其区系特征,表现为东洋种占优势,珍稀兽类较多,特有种4种;分析其多样性特征。有7种生活型。水栖种类最少,并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兽类资源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兽类体毛具有先天遗传性,在生存进化中形成了该物种的重要特征。利用显微技术观测毛的鳞片排列等特征,寻找出种类之间差异,可将其特征和差异应用于物种识别。  相似文献   

8.
2010年7~8月利用铗日法对玉林地区小型兽类进行调查,共设置5个采集点.在3032个铗日中,捕获小型兽类共383只,平均捕获率为12.63%.经鉴定隶属2目2科5属9种,其中食虫目1科1属1种,啮齿目1科4属8种.以玉林师院东校区内的捕获率为最高,平均达21.41%.各物种中以臭鼩为优势种群,共251只,占所捕获个体...  相似文献   

9.
陕西秦岭地区兽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秦岭山地是东洋界和古北界的交汇地带,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有兽类7目28科82属125种,占陕西省兽类总种数的85.0%.兽类区系组成十分复杂:北方分布型有57种,南方分布型有68种,特有种2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CITES附录的物种有54种,占该区总种数的43.2%.这些珍稀、特有动物主要分布在秦岭地区15个自然保护区内.导致众多物种濒危的原因,主要是栖息地变化和人猎杀等.  相似文献   

10.
兽类体毛具有先天遗传性,在生存进化中形成了该物种的重要特征。利用显微技术观测毛的鳞片排列等特征,寻找出种类之间差异,可将其特征和差异应用于物种识别。  相似文献   

11.
比较研究并评估红外相机在不同抽样方案中监测差异性和优缺点,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监测性能和特征,从而为红外相机抽样方案的有效选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公顷网格抽样方案和公里网格抽样方案分别布设35台和32台红外相机,对区内兽类及林下鸟类进行连续监测。对比分析2种抽样方案对应季节的监测数据发现:1)在相同相机有效监测日内,公里网格抽样方案更快速获取兽类物种信息;2)虽然2种抽样方案监测的物种数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监测到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3)公里网格抽样方案易于获取大中型兽类的物种信息,独立有效照片的利用率较高,而公顷网格抽样方案相机拍摄率较高,主要表现在小型兽类的拍摄。  相似文献   

12.
曲阜是一座文化古城,旅游圣地,但兽类资源迄今尚未见到专门报告.1984年卢浩泉在[1]中记载了鲁中南地区的兽类名录,为曲阜兽类资源调查提供了资料,但对曲阜的兽类尚缺乏具体统计.我们于1984年12月至1986年6月对曲阜地区的兽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在调查中,以曲阜城郊、孔林、石门寺、尼山、孟母林、小沂河等地区为基点,采集到标本11号,加上以前我系所采标本和直接观察到的种类共22种.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1月9日~18日对贵州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兽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和采集,共采获兽类标本10余号,经鉴定和分类,加上原有资料的记载,该保护区共有60种兽类,隶属8目21科45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Ⅰ级3种,Ⅱ级11种。从区系组成看,以东洋界种为主体,共45种,占保护区兽类种数的75%。分布型以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型为主,有35种,占保护区兽类种数的58.3%,中国特有种有6种,占保护区兽类种数的10%。此外,易危兽类有13种,濒危兽类有3种,稀有兽类有1种。分别占中国濒危动物的9.8%,2.3%和0.75%。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采用样线法结合红外相机监测的方法,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固定监测样线的兽类进行调查和监测,并分别采用相对遇见率和拍摄率指标,分析、比较兽类物种的相对丰富度.结果显示:共记录重要兽类物种10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兽类紫貂(Martes zibellina),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黑熊(Ursus thibetanus)、青鼬(Martes flavigula)、猞猁(Felis lynx)、马鹿(Cervus elaphus)等.其中,相对遇见率最高的兽类是狍(Capreolus pygargus),其次是野猪(Sus scrofa)和紫貂;拍摄率则以野猪最突出,其次是狍、紫貂、马鹿等.相对遇见率和拍摄率均随固定监测样线设置地点海拔高度和植被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总体上以山下部较丰富.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臼齿磨损度与牙齿牙骨质生长线年龄鉴定法,对福建南平采集的一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种群42例成体样本进行年龄结构及相关特征的研究.臼齿磨损度是对左侧第1上臼齿磨损情况进行测量,以臼齿齿冠磨损面的宽度与臼齿外侧牙龈线至中间齿尖的高度之比估算,再根据其分布人为划分4个磨损年龄组.同时对标本左侧第1上犬齿切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以观察其牙骨质生长线,用以鉴定其年龄.最后综合比较分析二者结果,探讨了2种方法对年龄鉴定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利用牙齿磨损度推算的蝙蝠年龄与牙齿生长线鉴定的年龄基本一致,但是前者对头骨和牙齿不产生损伤,操作简单方便,是科学可行的鉴定蝙蝠年龄的方法.同时也表明福建南平种群应为稳定型种群,在繁殖期间雌雄比近似1∶1;雌性个体一般在2龄及以后才参与繁殖.此外,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无法通过外形指标和头骨指标对成体中华菊头蝠进行年龄上的区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兽类资源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为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布设165台红外相机,调查野生兽类的物种组成、相对丰富度,比较分析野生兽类在多时空尺度上(如不同植被类型、海拔和生态季节)的出现频率。【结果】研究期间,利用红外相机共拍摄到有效兽类照片1 619张,鉴定兽类25种(分属5目13科)。调查发现,夏秋季野生兽类的相对丰富度最高,冬季次之,春季最低; 少部分兽类(如雪豹(Panthera uncial)、岩羊(Pseudois nayaur)等)生活在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及流石滩生境,大部分兽类生活在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中。【结论】卧龙自然保护区存在丰富的珍稀濒危兽类资源(如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应对这些哺乳动物的高时空活动频率(如夏秋季和中等海拔地区(1 700~3 500 m))进行集中研究,如探究其生境适宜性及日常行为,加强对它们的监督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鱼类骨骼遗传性状稳定,是鱼类重要的形态学结构,而形态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是鉴定物种最基本、最原始的方法之一.淇河鲫作为河南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优质鱼种,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淇河鲫头部骨骼具体组成情况却无系统性的描述和比较研究.本文是将引进自原种场,饲养于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养殖基地的纯种淇河鲫进行了比较解剖,采用冷浸法制备了淇河鲫头部骨骼标本,观察并系统地描述了淇河鲫头部表层的头骨构造,结果为淇河鲫品质种鉴定、发育方式、生活史变迁和遗传多样性以及其食性与功能适应性、种质资源和生活环境的保护等多方面的研究补充了研究资料,也为今后研究其他水生动物骨骼发育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贵州兽类物种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蓉  黎道洪 《贵州科学》2001,19(1):9-15
贵州是中国兽类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省区之一 ,计有 14 2种 ,物种丰富度仅次于云南和四川 ,物种密度每 10 0 0 0km2 为 8 34 ,仅次于台湾和海南。我国特有兽类分布于贵州的有 2 3种之多 ,其中黔金丝猴仅分布于贵州。分布类型复杂。大中型兽类受威胁的程度相当严重。保护贵州兽类多样性的主要对策是 :提高干部和群众的保护意识 ;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保护区建设 ,保护好受威胁兽类的生境  相似文献   

19.
2010年至2011年利用夹日法、样线法和访问法对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3次调查。结合文献,确认该保护区现有兽类80种,隶属9目25科,其中62种为东洋种,9种为古北种,9种为广布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1种,IUCN红色物种名录受威胁物种17种,CITES附录Ⅰ物种9种,附录Ⅱ物种7种及附录Ⅲ物种5种。针对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兽类资源,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施秉喀斯特兽类初步调查,发现兽类56种,隶属于9目21科46属,以啮齿目和食肉目的种类为主,分别占该区兽类总种数的33.9%和30.4%。区系分布上以东洋型种类占优势。珍稀濒危物种较丰富,有IUCN红色名录物种53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物种11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物种3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