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创业史》是十七年文学的典范作品,是一部描写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史诗性作品.柳青在两部《创业史》中塑造的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能够看到柳青对这场革命带给女性的冲击的深度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柳青也深刻认识到女性的真正自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他用梁秀兰、赵素芳两个人描绘了女性生存的真实状态;用徐改霞的最终进城寄托了对女性真正自主的思考和期望;用王亚梅充分展现了走出家庭的女性的魅力,全面体现了柳青对女性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2.
从《到十九号房间》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公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并不断地抗争。尽管莱辛并不认为这是女权主义运动的象征,但是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的确反映出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了解郭洙若的人都知道,在他的大量文学作品中,出现过一系列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充分体现了郭沫若的女性文化观。如果按时间顺序,把“五四”到当代郭沫若笔下的女性形象分阶段地加以分析研究,就会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作为现代文化巨星的郭洙若,其女性文化观原来是传统的而非现代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迅速发展,电视中的"女性形象"问题已经成为研究媒介中女性形象的主要议题之一,但由于电视在中国的普及晚于其他媒介,所以对电视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明显少于对平面媒体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天下女人》进行个案分析,追踪电视女性栏目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自身的发展变化,分析总结电视女性栏目所表现和塑造的现代女性形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紫色》的女性世界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女性,及她们之间形成的一种联盟关系的分析,揭示了艾利斯.沃克作为黑人女作家对于女性在当今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及女权运动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对世界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研究者们对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一直众说纷纭.海明威在《白象似的群山》中成功塑造了女主人公吉格,从而揭示了他的理想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7.
从《左传》到《列女传》,女性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某些变化,这一方面与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相关,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形象的塑造与作者的创作目的,与当时的学术语境密切相关。随着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逐步形成,儒学开始以经学的形式统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不同于《左传》,其实质乃是用儒家的观念塑造而成。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男性用自己的生理需求和审美标准来诠释对女性的理解和期望,规范和约束着女性的精神、意志和身体,使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庸,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两性和谐相处和男女之间进行平等的精神对话与交流,于是,在浩瀚的文学典籍中便出现了一些为女性呐喊和描述女性自主意识苏醒的篇章。五四运动之后,轰轰烈烈的女性解放运动,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拉开了帷幕,作家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深入发掘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女性文学形象,为女性解放运动的前行指明了道路。21世纪的女性解放运动,似乎不如五四运动时期那么轰轰烈烈,但在文学作品中,依旧浮现出女性在社会、职场和家庭等压力之下的呐喊与奋进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乔治·爱略特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女权主义作家.她的作品继承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又开创了现代英国小说心理分析描写女性形象的先河,对后来的英国文学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这在其代表作《马德尔米契》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莎菲、贞贞、陆萍、杜晚香等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丁玲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末对女性人生的独特体认.  相似文献   

11.
张群 《科技信息》2013,(4):230-231
本文通过对电视剧《走西口》中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深刻体会到晋商家族中的女性对生命以及人生价值的追求的变化;进而通过对晋商女性对晋商兴衰作用的探讨,指出女性在晋商中的重要性,并揭示出本文写作的意图。  相似文献   

12.
妇女的解放程度,最能反映出社会的解放程度,正因为如此,当代作家敏感地抓住这一环,塑造出一大批色彩缤纷、各具个性、映照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的女性形象,以此衡量社会解放的进程。读完当代作家毕四海的《皮狐子路》,不能不被书中的女主人公野兰子和耐冬嫂的命运所吸引,从她们身上可看出,中国社会的逐步开放和妇女解放的艰难历程。作者描绘了这两代女性的处境、遭际、命运、前途,真正地写出了她们的血肉和灵魂。  相似文献   

13.
林香扬 《科技信息》2010,(21):336-337
昆德拉认为:小说家是存在的勘探者,小说的使命在于“通过想象出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文学批评家诺.弗莱也曾断言:“我们在小说之外永远也看不到的东西.往往是我们要到小说里寻觅的东西。”陈忠实的《白鹿原》正是在活生生的历史存在和血肉生命的结合中塑造出一系列真实而又有独创意义的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并试图通过她们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深思。对命运捉弄的奋争来闪现其人格力量和美好素质.给人以极大的灵魂震撼力和深刻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4.
电视媒介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建构,表达了男权中心文化对女性角色的种种期待,以及男性话语对女性的想象和叙述。性别陈规下的女性类型主要有贤妻良母、职业女性和作为娱乐消费形象出现的女性,表现出性别不平等的角色定型现象。这种媒介所建构的女性单一形象对女性意识的提升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社会和公众的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度,加强对社会性别问题的反省,是消除电视媒介中的性别歧视、改变传统角色定型,推进两性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一书融合了女性主义的视角、后殖民文化研究的立场和解构的、叙事学的方法,将文学解读之中向来被遮蔽住的“性别意识”揭示了出来,细致地梳理出一条中外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生成史与变迁史,同时也细致分析了文学创作之中有意无意的性别意识在文学形象塑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经典童话故事《小红帽》的3个版本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史成因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作者传达的道德观和局限性,以及女性形象和地位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17.
袁学琴  陈兵 《科技信息》2007,(31):251-251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托马斯·哈代不仅对妇女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有着深刻的理解,对男权传统限定下的女性怀有深切的同情,而且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超越了男权传统的女性角色特征,充分体现出男性作家所特有的女性意识。本文主要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阐述哈代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8.
杨雪 《科技信息》2008,(18):241-241
《鳏夫的房产》是萧伯纳戏剧创作生涯中的首部作品。在该部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两个女性形象:贝朗溪和她的贴身女仆体现了萧伯纳早期创作中的女权主义观点。中产阶级女性贝朗的反叛形象反映了当时中产女性对于享有平等权利的呼声。而她的女仆该角色的设立的反映了当时下层社会低微的女性地位以及唤醒他们女权斗争意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朱丽  陈文祥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2):80-81,83
以《我的青春谁做主》为代表的女性励志青春剧从女性视角出发,全面反映了老、中、青三代女性的精神面貌,塑造了自我意识觉醒、独立自主、敢于追求和承担、具有多元价值取向的女性形象。媒介在反映女性时淡化职场性别意识,彰显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以往的女性刻板印象形成了一定冲击,也有利于两性融合终极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作为一本游戏之作,对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都采取了戏谑的态度.就算是观音,也有别于传统观念中的庄严法相,呈现出了一种世俗女性的形象.观音形象的转变正是因为明朝时宗教的世俗化、本土化以及当时追求个性解放潮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