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确保其在抗震地区应用的安全性,采用手动液压双向千斤顶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框架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观测了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框架的裂缝开展情况,破坏情况等.重点研究了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框架的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性能,并和普通混凝土框架的相关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分析研究可为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Self-Compacting Lightweight Concrete)是在自密实混凝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用轻骨料代替普通骨料,配制成的一种新型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 con-crete),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它的研究应用已成为当今混凝土结构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收缩和徐变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跨桥梁等结构中强度等级为48.7~72.2MPa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进行应力试验。试验持续时间270~1080 d。结果表明:轻骨料的含水率直接影响轻骨料混凝土收缩的发展速度,对徐变影响则较小。高含水率的轻骨料混凝土早期收缩小于相同强度的普通混凝土,但最终收缩大于普通混凝土;低含水率的轻骨料混凝土收缩始终大于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的徐变系数小于普通混凝土,但由于轻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低于普通混凝土,徐变应力仍可能大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高强度轻骨料混凝土配比材料选择、配比设计等问题,再一次验证了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减轻建筑结构自重,提高建筑物结构强度、耐火性、耐久性、良好的抗震性及抗裂性,其结果对指导高强度轻骨料混凝土配比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大跨桥梁等结构中强度等级为48.7-72.2MPa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进行应力试验。试验持续时间270-1080d。结果表明,轻骨料的含水率直接影响轻骨料混凝土收缩的发展速度,对徐变影响则较小。高含水率的轻骨料混凝土早期收缩小于相同强度的普通混凝土,但最终收缩大于普通混凝土;低含水率的轻骨料混凝土收缩始终大于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的徐变系数小于普通混凝土,但由于轻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低于普通混凝土,徐变应力仍可能大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轻骨料碳纤维混凝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轻骨料混凝土与碳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讨论了轻骨料碳纤维混凝土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高强轻骨料混凝土(50~100MPa)的配制及在海洋环境中氯离子扩散系数(De)和耐久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轻骨料,通过控制水灰比、掺入硅粉可以配制出强度50~100MPa、容重1594~1865kg/m3的轻骨料高强混凝土。该混凝土的De很低,在2.7~5.6×10-9cm2/s之间。当钢筋外硅粉混凝土保护层为75mm时,氯离子扩散使钢筋表面混凝土达到腐蚀临界浓度(0.4%)所需时间近百年,耐久性很好。掺硅灰(SilicaFume)可使De降低4倍,因此海工建筑使用硅灰混凝土是解决耐久性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粘土陶粒轻骨料混凝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斌 《甘肃科技》2009,25(23):147-149
研究了利用两种类型粘土陶粒作为骨料和其它普通常规材料配制出粘土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对配制的轻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热工性能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粘土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具备自重轻、导热系数低等优点外,其物理力学性能也优于一般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弯曲韧性,研究了玄武岩纤维、细聚乙烯醇纤维、仿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和粗聚乙烯醇纤维的掺入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4点弯曲试验获取荷载-挠度曲线,基于韧性指标对比分析了5种纤维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破坏前后的表面微观形貌,阐释了不同纤维的增强增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纤维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均有提升,主要提升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和弯曲韧性。粗聚乙烯醇纤维提升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程度最大,分别提高了83%和220%,使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破坏由脆性转为高延性。纤维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抗拉性能和韧性的提升与纤维表面损伤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王灿  孙彤  王静峰  刘用 《工程与建设》2021,35(3):592-594
近年来火灾越发频繁,国内外越发重视工程结构的防火设计,轻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轻适、耐火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常被应用到装配式建筑以及工程结构的抗火设计中.本文总结了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及抗火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轻骨料混凝土的抗火性能提供参考,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HRB600级钢筋与超高性能混凝土对提高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配置HRB600钢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OpenSees及纤维单元法,通过该软件系统中Concrete04和Steel02本构模型建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模型,利用试验结果验证其适用性;对3种配置HRB600钢筋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剪力墙模型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并对不同轴压比作用下的高强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试件进行抗震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配置HRB600钢筋可以有效提高剪力墙的承载能力,使其在地震作用下的耗能能力明显增强,墙面分布筋、暗柱纵筋采用HRB600钢筋相比于普通钢筋对剪力墙的延性系数分别提升4.52%、14.50%;随轴压比增大,剪力墙的承载力也有较大提升。研究结果可为高强钢筋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三个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框架柱低周往复试验研究,分析不同轴压比对框架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与一个普通混凝土框架柱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的增加,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框架柱的延性逐渐减低,耗散系数逐渐减小;相同轴压比下,普通混凝土框架柱的滞回环更加饱满,耗能能力和延性好于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构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入轻质、高强、高弹模的碳纤维实验,获得了碳纤维掺量为0.5%,0.7%,1.0%时轻骨料混凝土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强度与龄期的变化关系,为在轻骨料混凝土中利用碳纤维改善力学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轻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轻骨料及其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并对其各种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大力发展轻骨料混凝土是节约能源、保护耕地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我国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模型、MC2010模型、ACI209模型、B3模型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公式,计算分析了上述模型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基本徐变预测精度较高,但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预测与实验数据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已有文献数据,提出了考虑骨料含水率影响的MC2010修正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修正模型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预测精度更好.  相似文献   

16.
用长方体试件采用悬挂自由振动方式来测定轻骨料混凝土的阻尼比,研究了页岩陶粒混凝土阻尼比与强度、响应频率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粗骨料界面进行涂油弱化处理,测试处理前后轻骨料混凝土阻尼比变化情况,为研究混凝土界面与阻尼比之间关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孙艳秋 《科技信息》2012,(36):395-395
本文介绍了轻骨料混凝土的概念,以及根据砂的种类、骨料的堆积密度和颗粒强度、骨料的来源等的分类,论述了轻骨料混凝土所具有的轻质高强、保温性好、耐火性能好、抗震性能好、耐久性好、综合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阐述了轻骨料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分析了2组轻骨料陶粒混凝土的14个标准试件的极限受压承载力,将其极限受压承载力和相同水灰比普通混凝土标准构件的换算极限受压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并将水灰比不同的两组标准构件受压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给出水灰比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轻骨料免拆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骨料免拆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墙体,其施工技术工艺不仅特殊而且复杂,本文通过总结常年从事建筑施工第一线工作的施工过程和经验,提出了关于轻骨料免拆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施工工艺的几点建议,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改进的L-800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测定仪,通过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流过40cm时的时间t,^40同时结合扩展度值、坍落度值及1h坍落度、扩展度损失情况,介绍了粉煤灰掺量、砂率大小、外加剂品种和硅灰掺量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左右Ⅰ级粉煤灰、50%左右体积砂率、2%~6%硅灰掺量和掺有粘塑组分的复合高效减水剂是保证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好工作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