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产聚羟基烷酸的菌株分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今后构建产PHA的重组大肠杆菌提供PHA合成基因,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武汉石油化工厂的气浮池附近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经细菌的富集及分离纯化,筛选出两个产PHA的菌株。通过菌株的个体形态观察,发现这两株菌是可以在细胞中间产生不膨胀的椭圆形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且相互成链,这与伯杰氏手册中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描述相似,另外对这两株菌的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也表明这两株菌符合蜡状芽孢杆菌的特性,故初步鉴定这两株菌为蜡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
从青海盐环境中分离到了32株革兰氏阳性的中度嗜盐菌,通过RFLP实验去处重复菌株、形态学实验剔除典型的芽孢杆菌后,确定了10株实验菌.经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化学组分以及16S rDNA序列等在内的多相分类实验,确定它们分别隶属于海球菌属、喜盐芽孢杆菌属、盐水球菌属、动性球菌属及枝芽孢杆菌属的菌株.  相似文献   

3.
从洱源地区高氟热泉中分离得到36株专性嗜热非芽孢杆菌,经鉴定为栖热菌属(Thermus),根据生理生化特性测定,36株菌又分为两个类群:PA群22株菌氧化酶阳性、不产色素,PB群14株菌氧化酶阴性、产黄色色素.同时对36株菌的分布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结合形态学和16S rRNA 基因测序的方法,对一株溶藻细菌 M T22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 M T22菌体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产芽孢.在LB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圆形.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序列同源性达99%.  相似文献   

5.
一株土壤源高产植酸酶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不同地点采集的45份土样,利用分离培养基对产植酸酶芽孢杆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钒钼酸铵法测定其酶活,结合菌落和显微形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鉴定其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分离的80余株菌中筛选获得一株有较大植酸酶酶活的菌株B.Ld2-C,植酸酶酶活为552 U/mL。经鉴定为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B.sphaericus),能形成芽孢,而且该菌株能够耐受较强的酸、胆盐和高温,为研究其作为饲料添加剂菌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黄颡鱼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BP-1,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为发酵型,能运动,革兰氏阳性杆菌.获得的16S rD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78 bp,Gen Bank数据库中登录号为KP299290.该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多条短小芽孢杆菌16S rD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系统进化树上与短小芽孢杆菌亲缘关系最近,从而判定菌株BP-1为短小芽孢杆菌.这为短小芽孢杆菌的鉴定和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罗氏海盘车(Aster rollestoni Bell)的胃、幽门盲囊和生殖腺内共分离到20株菌株.其中从其胃中分离到14株,幽门盲囊中分离到5株,生殖腺中分离到1株.根据菌落及菌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实验结果初步认定海星胃中的W1^#、幽门盲囊中的Y1^#以及生殖腺中的S1^#为同一菌株,另外海星胃中的两株菌株(W13^#、W2^#)分别与幽门盲囊中的两株菌株(Y3^#、Y4^#)相同.所得菌株中只有一株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其余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实验表明海星内生细菌中有62.5%的菌株分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弧菌属(Vibrio).  相似文献   

8.
从奶粉中分离到一株同型乳酸发酵杆菌,编号TQ33,主要特点:产生芽孢,生长温度范围(20~63)℃,最适生长温度(45~50)℃,接触酶试验阳性,通气条件下生长良好,厌氧条件下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主要产L(+)乳酸,菌体(G+C)为(32.45)%,生理生化性质特殊,据以上特点,将TQ33菌株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LD_(50)试验表明,菌体和代谢产物属无毒物质。  相似文献   

9.
晏爱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564-3567
从云南腾冲热海温泉中分离得到26株嗜热芽孢杆菌菌株,对其中一株嗜热芽孢杆菌菌株NHH4进行电镜形态、生长特征、碳源、氮源等分析。该菌株细胞形态为杆状,产芽胞,革兰氏染色阳性,严格好氧,其最适生长温度为55℃,最适为pH7.5。能利用葡萄糖、蔗糖、D-果糖、D-甘露糖,不能利用麦芽糖、乳糖、D-木糖、L-鼠季糖。通过对其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NHH4与Bacillus licheniformis strain N8的序列相似性为99%,将此菌株鉴定为嗜热地衣芽胞杆菌菌株。  相似文献   

10.
从洱源地区高氟热泉中分离得到36株专性嗜热非芽孢杆菌,经鉴定为栖热菌属(Thermus),根据生理生化特性测定,36株菌又分为两个类群:PA群22株菌氧化酶阳性、不产色素,PB群14株菌氧化酶阴性、产黄色色素。同时对36株菌的分布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用高产纤维素酶的蜡样芽孢杆菌BC1(Bacillus cereus1)、高产蛋白酶的蜡样芽孢杆菌BC2(Bacillus cereus 2)、枯草芽孢杆菌BS3(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L4(Bacillus licheniformis)、啤酒酵母SC5(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及黄山毛峰超细茶粉制备复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A、B、C、D,并研究不同组别的复合复配益生菌添加剂对青脚麻鸡胴体性能、器官指数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配益生菌添加剂的青脚麻鸡的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肠道菌群都较对照组有所提高,B菌剂综合作用最好,其平均日增重提高了6.05%,料重比降低了7.18%,胸肌滴水损失率降低了16%,肠道乳酸菌总菌数提高了5倍。添加含有茶粉的益生菌菌剂组与未添加茶粉组别相比,其肠道有益菌数量有极大提高,说明茶粉可以促进有益菌在肠道的定植,有利于维持麻鸡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12.
土木香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用药植物土木香根、茎和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32株.采用纸片法对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并运用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10株内生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IR-5,YIR-7,YIR-8,YIR-9为假单胞菌属菌种,菌株YIR-3,YIR-6为沙雷氏菌,菌株YIR-4,YIS-1,YIS-2分别为水生拉恩氏菌、薄壁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而菌株YIL-3归属于芽孢杆菌属.土木香内生细菌组成丰富,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YIS-1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从厦门集美的土壤样品中分离了一株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003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XM0301).经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为一株东方拟无枝酸菌(A mycolatopsis orientalis),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发酵产生万古霉素.随后采用原生质体诱变和基因组改组提高其万古霉素的产量,经初筛、复筛获得万古霉素产量达到4 210μg/mL的高产突变株G2-73.  相似文献   

14.
广西四川金矿床区土壤样品中蜡状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西金芽、四川阿西所属的三个金矿区采集了土壤样品55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10~(-2)稀释度的平皿中分离到阳性菌739株,从中挑取11株,其分出率为1.5%,并对分离株进行了光镜和电镜形态学观察,其大小为1~1.4×2.5~3.5μm;芽孢椭圆形.中生,没有孢囊和伴孢晶体,并对11株分离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C_(17)分离株V、P反应阴性有待进一步分析外,其余10株都与标准株完全相同,因此,应归属芽孢杆菌属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  相似文献   

15.
从羽毛废弃物中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羽毛、产角蛋白酶和蛋白酶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litis),命名为B.sublitisYYW-1。利用紫外线对菌株YYW-1进行诱变,筛选蛋白酶缺陷株,获得蛋白酶活性丧失的诱变株YYW-1-5,其蛋白酶活性残余22.7%,而角蛋白酶活性残余94.7%,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我国自己分离的短小芽孢杆菌抗四环素质粒pCJ3转化枯草杆菌的各种突变体.质粒DNA经氯化铯—溴化乙锭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转化枯草杆菌的感受态细胞.结果表明枯草杆菌BR151,SB202,168,QB1130及QB1133都可作为质粒pCJ3的受体,转化效率在10~3左右,其中以SB202这株突变体为最高,从各种转化体中提取的质粒及经BamHI消化后的质粒的电泳图均与原质粒pCJ3及其BamHI酶切片段相同,并具有pCJ3的抗四环素转化活性.将pCJ3DNA经BamHI酶切后重新用T_4-DNA连接酶连接再转化枯草杆菌细胞,其转化效率比原质粒高1—2个数量级.研究了二价金属离子、pH及培养基成分对转化的影响,结果证明:Ca~(++)对枯草杆菌转化有促进作用,Cu~(++),Zn~(++)则有抑制作用,转化的最适pH在7.2—7.5之间;营养丰富培养能提高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从河南南阳宝天曼森林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细菌,以对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杀灭作用为筛选模型,从128株细菌中共筛选到3株杀线虫活性较高的细菌,编号分别为B、C、D。当作用于线虫24h后,它们对线虫的致死率分别为20%、25%、97%。然而发现当B和C共同作用于线虫时,致死率大为提高(约为90%),说明二者在杀线虫方面有协同作用。通过培养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提取各菌种基因组,扩增16SrDNA测序,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这三株菌的鉴定结果为:菌株B与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xfchu2的同源性较高,为96.46%,菌株C与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strain QT24的同源性较高,为92.75%。菌株D与荧光假单胞菌属的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26分离自白桦林地土壤,对多种变色菌具有抑制效果。经紫外诱变,筛选得到1株抑菌活性更强的突变菌株B26-10。与菌株B26相比,突变菌株B26-10显著提高了对引起木材变色的绿色木霉7258、甘薯长喙壳8430和交链孢5173的抑菌效果,提高幅度分别为60 %、46 %和25 %。菌株B26-10经传代10次后,抑菌效果稳定。对突变菌株B26-10的上清液、发酵液及高温处理后的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略大于上清液抑菌活性,发酵液经高温处理后无抑菌活性。菌株B26-10的抑菌作用可能与其具有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有关,代谢产物可能为蛋白类物质。在白桦木片被变色菌侵染之前,利用菌株B26-10对木片进行生防处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白桦变色。  相似文献   

19.
以1-(2-氟苯基)哌嗪、1-(4-氟苯基)哌嗪分别与溴乙酸反应,所得产物再与4-羟基香豆素反应,合成哌嗪香豆素衍生物A和B,并研究其抗菌活性。A和B通过对倍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A和B对所测试的4种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中B的抑菌效果优于A,且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337μg/mL,优于阳性对照氯霉素。  相似文献   

20.
蜡质芽孢杆菌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MD18-T克隆载体从蜡质芽孢杆菌菌株T—HW3中克隆了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基因(AHL—lactonase,aiiA)。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DQ000643)由753个碱基组成,编码含有25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推测的分子量为28kDa,等电点为4.235左右。核苷酸序列的BLAST分析结果表明,与之同源性较高的基因均为蜡质芽孢杆菌组aiiA基因(86%-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