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统计张掖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检查阳性率及文献回顾比较.方法:搜集张掖地区市县6家医院(1家市医院,5家县医院),2016年度已登记进行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资料,对比CT检查阳性率与国家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相关阳性率标准[1];分析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关系.结果:新生儿HIE阳性率明显优于国家标准,CT诊断与临床符合率一致性较高.结论:CT检查在新生儿HIE诊断上特异性高,多种影像技术优化应用更有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在诊断及随访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有围产期窒息史,I临床诊断为不同程度HIE的足月新生儿220例的CT资料,其中。102例进行了CT复查。结果:220例HIE中,轻度128例,中度63例,重度29例;102例CT复查中,正常47例,外部性脑积水35例,胼胝体发育不全11例,脑软化灶22例,脑萎缩13例,脑穿通畸形15例,脑白质减少10例,死亡2例。轻度者复查表现为正常或外部性脑积水,而中、重度者复查则多表现为上述其它各种不可逆后遗症。结论:(1)CT在诊断和随访HIE中具有重要价值;(2)HIE的预后与CT分度有关,轻度者一般预后良好,中、重度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王建平 《甘肃科技》2001,17(3):34-34
脑细胞内钙超载是新生儿窒息后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我院儿科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有血钙监测的54例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临床分度与血钙降低程度分析,探讨新生儿HIE严重程度与血钙降低之间的关系,为新生儿HIE的病情判断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1 对象和方法HIE组:54例HIE患儿系我院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儿科住院患儿,其中轻度18例,中度25例,重度21例,均符合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HIE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对照组:同期住院新生儿27例,均无窒息史、严重感染及神经系统疾病。该…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程度与预后的关系,笔者收集有围产期窒息史、CT诊断为HIE的40例患儿分别于3个月、1岁、1岁半进行了CT复查和临床智能发育随访.结果表明:(1)HIE预后与CT分度密切相关,轻中者预后良好,重患者预后差;(2)早产窒息儿颅内病变重,如脑实质弥漫性低密度灶伴有出血或脑室内出血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临床与CT检查的关系 ,将 51例HIE的临床与CT检查进行了对照 ,临床症状以窒息为主要表现。结合病例讨论了HIE的诊断 ,并提出了儿科与产科合作防止窒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评估的方法。方法:对符合HIE诊断标准的51例患儿于生后3~7d做头颅CT检查,并于生后3、7、14、28d,3、6、12、24mo做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以中国儿童发展中心(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结果:51例中头颅CT示合并颅内出血28例,随访CT示硬膜下积液4例,脑积水2例。NBNA评分正常32人占62.75%(32/51),CDCC量表的发育指数正常43例。51例中占84.31%(43/51),8例有不同程度发育落后,8例出生时头颅CT示广泛低密度者随访时出现不同程度脑软化、脑萎缩、脑发育不良。本组病例总的预后不良率为15.69%(8/51)。结论:评估HIE的预后时不宜用单一手段,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分度,NBNA评分及CT三方面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银杏叶提取物(GBE)治疗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不同临床分度HIE患儿的PAF、NO和MDA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作用机理与GBE中的银杏萜内酯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8.
6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认识。本文对我院1999—2007年间65例新生)LHIE的CT资料,为全部平扫,结合临床诊断做回顾性分析。结果HIE表现可为正常,累及1—4个脑叶,常累及额叶;可合并各种类型脑损伤性颅内出血;可合并脑梗塞。结论是HIE中缺氧缺血互为因果,临床症状和CT表现有差异,中度和重度者较易合并颅内出血,CT检查在HIE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CT对224例围产期窒息儿进行脑CT扫描.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184例,阳性率为82.1%。结果:对于HIE及其分期的判定,CT比临床更具有客观性:脑损伤程度与窒息程度有一定关系,窒息越严重,脑损伤越严重:HIE损伤越严重,并发颅内出血的机会越多:HIE损伤越严重,预后相对较差。结论:CT对HIE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螺旋CT通过66例正常新生儿和71例HIE患儿的颅脑CT扫描影像学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正常新生儿脑白质密度偏低,CT值19.0~28.0 Hu,其中95.4%最低值为20 Hu,脑白质边缘多呈“枫叶”状,脑灰质CT值27.6~39.0 Hu;HIE脑白质低密度灶绝大部分CT值小于17.0 Hu,低密度灶边缘表现为“花瓣”状.说明CT诊断对HIE的早期诊断,协助制定治疗方案有较高价值,依据低密度脑水肿是否伴有脑室改变及颅内出血,进行CT型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引起脑部损伤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时,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ehemicencephalopathy,HIE).近十年来,由于CT设备的更新换代,使扫描时间大幅度缩减,分辨率提高,伴随着CT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应用,涉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日渐增多,CT检查价值已被临床肯定。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经临床、CT确诊的98例HIE报道如下:l对象与方法选择自1993年12月一1998年4月住院期间有围产窒息史的新生儿且被临床、CT检查确认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98例进行分析,其中…  相似文献   

12.
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上的影像学表现。收集总院经临床诊断的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足月新生儿共28例,行常规MR检查及DWI检查,对常规MRI及DWI图像进行分析,评价DWI在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优势。HIE患儿在MRI上主要表现为T1WI皮层及皮层下点状、线状高信号(9例),双侧基地区信号改变(4例),颅内及头皮下出血(6例),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6例),3例无异常发现;DWI显示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内点线状高信号,双侧基底节呈对称信号增高,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呈低信号,2例头皮下血肿及1例硬膜下出血表现为呈略高信号,其余颅内出血及头皮下血肿呈低信号或无信号。DWI可作为常规MRI的补充应用于早期HIE的诊断,但对HIE伴发颅内出血性改变显示欠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诊断、治疗及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和政三合儿童医院(以下简称该院)收治的3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患者临床资料,并观察分析临床CT诊断、脑蛋白水解物联合单唾液神经节苷钠注射液以及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结果:30例患者CT主要表现为多处低密度灶,白质灰质对比分解不清楚或者对比模糊,有10例患儿伴有颅内出血现象.30例患儿有12例治疗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0%.结论:临床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患儿治疗的有效性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观察围产期块氧对脐血凝血状态的影响及其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方法:选择性检测35例HIE患儿出生时脐血及出生后股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应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定量,并与33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结果:HIE组患儿脐血PT、APTT较对照组患儿延长(P<0.001,<0.05),FIB降低(P<0.001)。HIE组患儿脐血与静脉血检测值基本相近,无显著差异(P>0.1)。结论:HIE患儿早期存在以高凝为主的凝血异常,脐血PT、APIT、FIB检测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观察联合使用多巴胺和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HIE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和纳洛酮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巴胺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6年中的13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敏感性很高,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结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CT检查对判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轻重和病变范围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检查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中的13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敏感性很高,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CT检查对判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轻重和病变范围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郄海信 《甘肃科技》2016,(1):116-117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HIE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节苷脂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D-二聚体(DD)的变化规律,观察HIE患儿血管内皮损伤情况,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检测60例HIE患儿(轻、中、重度各20例)血浆中vWF及DD值,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脐带血进行比较。按临床分度标准将HIE患儿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度组DD及vWF平均值分别为:(0.0591±0.0078)mg/L,(50.78±6.06)%,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值(0.0378±0.0070)mg/L,(33.57±6.15)%比较,DD值无差异(P〉0.05),vWF值有不同(P〈0.01);中度组DD及vWF平均值分别为:(0.1857±0.1183)mg/L,(94.58±5.67)%,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值比较均增高显著(P〈0.01);重度组DD及vWF平均值分别为:(0.9264±0.0633)mg/L,(228.35±38.2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增高显著(P〈0.01);轻、中、重度三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并且两两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vWF与DD间具有直线相关性(r=0.960,P〈0.01)。轻度HIE患儿血管内皮已有损伤,但凝血功能尚正常;中、重度HIE患儿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功能异常,反映血液高凝状态,其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正> 本病目前在我国新生儿疾病中很常见,其发病明显增多,且死亡率高。现将1978年冬季武汉市儿童医院住院的病情较重的有并发症的新生儿硬肿症37例,报告分析如下:资料与治疗方法一、临床分度、发病因素和并发症:武汉市儿童医院的临床诊断分度标准见表Ⅰ。发病因素和并发症见表Ⅱ。由表Ⅱ可知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