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灸配合中频治疗骨关节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小玲  王立群 《甘肃科技》2006,22(5):193-194
观察针灸与中频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穴位同治疗组。经2个疗程(20次)治疗,对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参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中频治疗骨关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
观察降胃通络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将1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9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胃通络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将2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方法对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病变组织中5-羟色胺(5-HT)、组胺(HA)和前列腺素E2(PGE_2)含量影响与镇痛效应,探讨火针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穴位埋线组和火针组,各10只,以完全弗氏佐剂(CFA)注入大鼠右后足垫皮肤内制作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3组均取右侧"昆仑"、"阳陵泉"作为治疗穴位,分别行火针、普通针刺、穴位埋线治疗,利用微透析采样技术(MD)在线提取大鼠局部组织液,结合HPLC-UV检测技术,监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不同时段内局部病变组织5-HT、HA和PGE_2含量的变化.结果:造模后大鼠肌肉组织中5-HT、HA和PGE_2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热刺痛爪退缩阈值降低(P0.01).治疗后,各组大鼠TWL阈值升高,病变肌肉组织内5-HT、HA、PGE_2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火针组5-HT、HA、PGE_2含量分别在2、4、8 h处于低水平状态,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通针刺组5-HT、HA、PGE_2含量分别在1、2 h处于低水平状态;穴位埋线在治疗前期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下降时间点分别于治疗后2、4 h,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火针、普通针刺、穴位埋线均可以降低局部肌肉组织内5-HT、HA和PGE_2含量;火针镇痛效应优于普通针刺组和穴位埋线组,且火针首次即时镇痛维持时间长于普通针刺组和穴位埋线组,穴位埋线则至少需要2 h以上才能发挥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用蒙药内服与灌肠联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结果:经过2~3个疗程(2周为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16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埋线和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埋线和针灸方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针灸治疗,治疗组42例采用埋线治疗,均采取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埋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确切,是一种效果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观察比较针刀与普通毫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寻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将90例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针刀治疗(针刀治疗以足太阳经筋松解术为主,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行普通毫针针刺(颈夹脊、阿是穴、天柱、后溪、申脉,每日1次,每6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眩晕与功能评估量表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评定2组疗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9%;治疗后2组ESCV评分均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ESCV评分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LVA、RVA、BA)均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针刀术联合自拟针刀术后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银杏叶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结肠炎理想的保留灌肠方法。方法选择确诊的慢性结肠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采用改良灌肠法进行中西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进行对比观察,每天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结果用改良法保留灌肠能使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显著延长,药液能更充分发挥作用。观察组总有效率98.11%,对照组总有效率8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保留灌肠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106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加牵引加推拿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好转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远期疗效更好。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银杏叶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70例气虚血瘀型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对照组用用左氧氟沙星加替硝唑治疗。以连续用药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降低临床症状总积分方面,治疗组对中度、重度慢性盆腔炎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促进炎症恢复,使盆腔炎症包块明显缩小或消失(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良好疗效,能明显该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16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项针组和对照组.项针组取风池、完骨穴配合常规针刺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伏兔、足三里、解溪及太冲等.对照组仅常规针刺取穴.每天针刺1次,连续治疗15次为一个疗程.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P<0.05),项针组对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项针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9.0%(P>0.05);显效率分别为59.3%和30.9%(P<0.01).结论:项针疗法治疗中风疗效确切,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3.
卡介苗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卡介苗素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方法 对 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控制感染、对症治疗 .除常规给予止咳、化痰药外 ,同时肌注卡介苗素 2mL/次 ,每周 3次 ,3个月为 1个疗程 ,并与常规治疗对比 .结果 经治疗后卡介苗素组血清IgG(免疫球蛋白G)和IgE(免疫球蛋白E)明显下降 ,其抗复发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 4 7.8%、34.4 % ,总有效率为 82 .2 % ,显著优于对照治疗组 .结论 卡介苗素能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对IgE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相似文献   

14.
观察针刺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将临床确诊为难治性抑郁症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足量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结合针刺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不同病程患者的疗效、研究组各证型患者之间疗效、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研究组脱落2例,总有效率77.08%;对照组脱落1例,总有效率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程≤2年的总有效率88.24%高于病程2年的70.97%(P0.05);研究组4种不同证型之间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在第2、3疗程后同一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42%低于对照组67.35%(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18.92%低于对照组39.28%(P0.05)。针刺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观察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衰(痰饮阻肺型)疗效。将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甘肃省中医院心血管病科收治的4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2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治疗前后,均关注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及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根据症状变化判定心功能分级。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NT-pro BNP的水平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中治疗后血清中的NT-pro 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后均有疗效,两组P0.05。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痰饮阻肺型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可于辨证正确的情况下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传统穴+神阙、命门穴三伏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方案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咳喘三伏贴药饼贴敷在肺俞、定喘、风门、百劳、膏肓、天突、膻中穴;运脾开胃降气贴药饼贴敷在神阙、命门穴上。于初伏开始,每5日贴敷1次,贴满三伏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6个月后统计疗效;对照组胸背穴位贴敷同治疗组,神阙、命门穴未贴敷。于初伏开始,每10日贴敷1次,贴满三伏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6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控制显效率为72.5%,对照组控制显效率为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75.0%,对照组痊愈显效率为4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传统穴+神阙、命门穴三伏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肯定,优于传统三伏贴,可以起到防治小儿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城关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31日至2023年1月31日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7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在针刺时采用常规取穴加风池穴(合谷刺)。对照组仅针刺常规穴。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90.0%、6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8.33%、2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P>0.05)。结论:以加风池穴(合谷刺)为主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灸治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葛根素及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确诊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葛根素及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用药1个疗程.对照组常规用药.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及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石湛瑜  张贵金  杨慧 《科技信息》2012,(24):455-455
目的:评价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50)给予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纽单纯给予口服药物治疗(n=40),疗程10天,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纽总有效率96.O%,对照组72.5%,两纽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失眠优于单纯给予药物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黛力新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8例慢性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黛力新)49例与对照组49例,疗程8周,对比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8%,对照组有效率为6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黛力新治疗慢性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