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据Bingham流体在层流反应器中的速度分布,导出流体停留时间分布函数E(θ),F(θ)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勒让德(Legendre)多项式逼近位移场沿板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考虑了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区域的横向剪应力分布,对层合板分层区域的刚度进行了修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析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高阶有限元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分析了分层损伤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弯曲变形和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能量的一般表达式,根据哈密顿最小作用量原理,导出了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的变分方程,得到一种解决任意铺设形式、任意边界条件下,矩形层合板一阶固有频率振动问题的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有限元法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热屈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几个算例的分析比较,表明本文的方法是精确的.给出了层合板屈曲的数值结果,并讨论了铺层方向、铺层数量、板的长宽比、温度分布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热屈曲特性的影响,由此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层合板热后屈曲分析中的Lagrangian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研究层合板热后屈曲路径出发,阐述了板(梁)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的TL方法和UL方法,基于Von-Karman大挠度理论,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差异和适用范围;通过算例指出对于层合板的热后屈曲路径的研究,只有采用UL方法才能保证在较大变形范围内正确求解。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复合材料风机叶片弯扭耦合特性,将风机叶片简化为对称非均匀复合材料层合板,研究不同的耦合区域对弯扭耦合效应的影响.在复合材料层合板不同区域对称铺设相同纤维角度的增强板.分析在集中静力荷栽作用下,层合板的静态弯扭耦合特性;结合模态分析方法,利用模态置信准则(MAC),定量分析不同位置耦合层合板的弯扭耦合动态效应.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非线性弯曲的理论引入夹层板的表板,在考虑表板抗弯刚度情况下导出了矩形夹层板非线性弯曲的基本方程,并进一步求解了四边固支的矩形夹层板的大挠度问题,所得结果的线性项部分与文献(2)的线性理论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本文并讨论了线性理论适用的范围。本文的公式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状态空间体系下,研究四边简支层合板壳精确解的文献较多,而关于其它边界条件问题的文献却不多见。根据矩形板一对对边简支(simply supported)另一对边滑移(slippery surface)的边界条件特征,构造了状态变量三角函数形式表达式。然后,基于三维的状态空间方法,将状态变量以级数形式展开,推导了相应的三维状态方程。借助四边简支矩形层合板的求解方法,给出了矩形层合板表面受均布压应力作用下的数值实例。从数值结果和位移图形可以看出,本文的矩形层合板弯曲变形具有明显的圆柱弯曲特征,其数值结果可作为其它数值法的标准解。  相似文献   

9.
用侧向透裂纹试样测定了一种新型高阻尼铝合金层压板及其组成层之一的防锈铝(LF4)合金板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得出了相应的Paris表达式。与经受相同加工、热处理的防锈铝板相比,层压析具有较高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层压板中强度好高的组成层是使层压板具有较小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剩余压缩强度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作者在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剩余压缩强度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近期进展。(1)基于“Zig-Zag”模型和Mindlin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推导了复合材料夹层板线性和非线性屈曲分析的有限元列式;(2)推导了材料性质与温度有关的复合材料夹层板增量求解形式的有限元列式;(3)针对具有面板和芯体间界面开裂和纤维增强树脂基体微裂纹损伤的夹层板损伤特征,分别提出了分层模型和多标量损伤模型,并推导了多标量形式的损伤本构关系;(4)建立了考虑桥联影响的具有表板与芯体开裂损伤的复合材料夹层板屈曲分析有限元列式;(5)以整体-局部变分原理为基础,提出了复合材料夹层板后屈曲分析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含表板/芯体开裂损伤的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后屈曲路径,以典型结构为例,讨论了表板铺设方向,开裂面积大小,桥联刚度和结构边界支撑对含损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前后屈曲性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层合板受到斜荷载冲击时的响应,基于Kirchhoff经典层合板理论从平衡微分方程出发推导层合板振动的控制微分方程,利用模态叠加原理求解层合板振动控制微分方程得到层合板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响应.给出算例,分析了冲击力的大小、冲击的角度、板的尺寸等参数对接触面上最大剪应力的影响,并给出了剪应力在接触面上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纤维织物-高延性混凝土(TR-HDC)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抗弯性能,本文对1块对比板、1块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板、1块纤维织物增强水泥砂浆(TRM)加固板及3块TR-HDC加固板进行四点抗弯试验,研究加固层基体是否添加PVA纤维以及纤维织物层数对钢筋混凝土板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抗弯承载力、延性以及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TR-HDC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板,裂缝宽度和间距明显减小,裂缝表现出细而密的特点;TR-HDC可以显著提高板的抗弯承载力,开裂、屈服和峰值荷载的最大提升幅度分别为104%、89%和127%;TR-HDC加固层中纤维织物的断裂造成了板延性的降低,因此,实际加固工程中应尽可能避免纤维织物拉断.基于平截面假定,给出了TR-HDC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抗弯承载力和挠度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一种数值方法来分析和讨论复合材料非线性效应对层合板承载能力 的影响,在此方法中所采用的非线性本构关系是考虑横向和剪切方向非线性修正的 Hahn-Tsai表达式,后继破坏刚度退化准则是修正的Tsai Hill刚度退化准则.在 非线性迭代中采用了变步长载荷增量法和修正Newton Raphson迭代法以本文方 法预测的各种铺设次序层合板的承载能力值(极限载荷)与实验值比较.两者附合 得很好,从而说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热环境中夹层圆板的过屈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夹层圆板在非均匀升温下的几何非线性弯曲和过屈曲问题.基于层合板理论,以中面位移为基本未知量推导夹层圆板的非线性控制方程,采用打靶法对夹层圆板在周边不可移简支边界条件下的问题进行数值求解.得到夹层圆板在均匀升温下的屈曲和过屈曲响应,以及在非均匀升温下的非线性热弯曲和过屈曲构形,分析和讨论横向温度的变化对变形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刚度对夹层圆板的临界载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的受力性能,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进行线弹性静力分析、极限承载力(整体稳定)分析和局部屈曲分析,着重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在板锥网壳结构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其受力性能的规律,确定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的主要设计控制因素,得出了在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中,主要设计控制因素是层合板的局部屈曲等可应用于工程实践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6.
固体材料在受到强烈的冲击荷載作用而处在高速变形状态吋,呈現出一系列性质上的变化,而目前的结构动力塑性分析,主要还是以靜力塑性分析为基础。对于板壳结构說來,更是急待研究放弃采用靜态屈服条件与应力应变关系的理論。許多实驗结果表明,材料在高速变形条件下,如何处理应变率效应是问题的关键。本文拟对这一問题及共在結构塑性动力分析中的作用进行初步討論。为此,我們首先給出简短的文献評述,初步分析了现有的几种主要的应变率理論;其次对理想夹层塑性簡支圓板在受冲击荷載时的动力弯曲問題进行了討論,考虑了应变速度的影响,得出了它在給定初速的冲击荷載作用下的运动規律。据我們所知,目前还沒有这一問題的解。本文在完成的过程中,承北京大学王仁同志热情帮助,提供了一些文献,特此致謝。  相似文献   

17.
以幂函数为试函数,用配点法计算了夹层圆板和夹层扁球壳的非线性弯曲.夹层板壳采用较精确的刘人怀模型(考虑表板弯曲刚度),求得了夹层圆板的挠度、内力,首次求出了夹层扁球壳的上、下临界荷载.所得的结果同Reissner模型(不考虑表板弯曲刚度)的结果做了比较.提出并使用了效率较高的抛物线法计算临界荷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各级荷载作用,构件跨中截面混凝土应变分布变化规律,同时编制了箱形截面的等效“工”字形截面抗弯计算非线性分析程序,通过全过程对比分析,确定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抗弯正截面承栽力计算时等效“工”字形截面受压翼缘有效分布宽度和剪力滞系数,为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抗弯正截面承栽力计算奠定了基础.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19.
地下巷道开挖后,其周围应力产生重新分布,形成二次应力状态,产生应力集中。利用二次应力函数σ=f(σ0),推导出空间二次应力函数的表达式。通过实例计算,研究了不同原岩应力状态下巷道断面上应力椭圆形状和二次应力的大小,进而得出巷道的走向与最大主应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新的拉削振动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振动位移的数学表达式,得出了拉削振动的基本规律,为拉刀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