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漳州市深国投商业中心工程采用深基坑开挖,周边采用深层搅拌桩支护,实践证明既安全可靠、施工便捷,又省时,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赵明 《工程与建设》2015,(2):252-254
在铁路桥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深水基坑开挖是否成功及其支护与开挖技术运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进度的快慢和施工质量的好坏,其中基坑开挖既涉及到工程量的精确计算,又涉及到制订完善的施工方案。文章针对铁路桥梁深水基坑支护、开挖施工过程及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可以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方开挖及回填,在水利工程中,尤其是线性水利工程中占工程量部分较大,在投资中占相当比例,边坡形式直接影响着土方开挖及回填的工程量,通过对边坡坡面形式的调整,可以做达既安全又节省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朱侠 《当代地方科技》2011,(11):115-115
水利工程建设,经常面临深基坑开挖,目前基坑支护技术结构的计算方法尚未完全统一,因此深基坑支护问题的研究将是长期的、充满活力的。基坑开挖的施工工艺一般有两种:放坡开挖(无支护开挖)和在支护结构保护下开挖(有支护开挖)。前者既简单又经济,在空旷地区或周围环境允许时能保证边坡稳定的条件,应优先选用。较深基坑的开挖一般选用有支护开挖,支护分挡土部分和支撑或(拉锚)两部分,结构形式有多种,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就是确定支护结构。  相似文献   

5.
白河水电站渣场整治工程地形特殊、地质复杂、开挖工程量大,开挖项目包括大坝清基开挖、槽挖等土石方开挖及支护施工.开挖分5层,第一层:220~215 m,层高5m;第二层:215~208 m,层高7m;第三层:208~201 m,层高7m;第四层:201~193 m,层高8m;第五层:193 ~ 185 m,层高8m;保护层:185~183.37 m,层高1.63 m.经研究与试验,河床砂砾石覆盖层用机械直接开挖,局部石方采用潜孔钻钻孔爆破,反铲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装运,待排水箱涵混凝土施工完成,达到龄期强度后回填.采用多种开挖方案的配合,使开挖工作能快速、精准地完成.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应力高、开挖断面大、日炮次多、爆破扰动强的施工环境下的微震监测数据,研究了爆破开挖扰动作用下深埋隧洞的微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爆破开挖卸荷影响范围内的微震活动既与围岩应力重分布有关,又与爆破扰动密不可分;爆破扰动是开挖卸荷影响范围之外微震活动的主要诱因,是时滞型岩爆孕育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微震分布区域与爆破地点的相对位置及距离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钻爆法开挖下的隧洞岩爆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肖伟良 《科技资讯》2014,(3):104-105
贵广铁路岩山隧道下穿寨蒿河段由于埋深浅、地质条件差容易导致开挖困难和河水渗漏,施工方案的重点是保证安全开挖的同时防止地表沉降和河水渗漏。通过改移河道、加固公路挡墙、进行河底地表加固处理等措施保证了隧道开挖的顺利进行,然后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洞内监控量测和地表沉降观测相结合,成功地穿过寨蒿河底段,既确保了施工安全又降低了施工成本,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开挖方案对地表变形的影响,以北京17号线东大桥地铁车站为例,根据Peck公式采用地表沉降量和沉降槽宽度表征地表变形,采用Midas结合正交设计和回归分析研究采用对称开挖施工时,开挖顺序和开挖错距与地表变形的函数关系,最终得到最优开挖方案。结果表明:先开挖上层后开挖下层,先开挖边导洞后开挖中导洞时,沉降槽宽度最小;先开挖上层后开挖下层,上层采用先中后边,下层采用先边后中的开挖顺序时,地表最大沉降量最小。层间开挖顺序对地表最大沉降量的影响较为显著,上层开挖顺序是沉降槽宽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沉降槽宽度最小的开挖顺序,综合得出开挖错距与地表变形的函数关系;同时对沉降槽宽度进行优化,得到层间、上层、下层开挖错距依次为4、20、20 m。  相似文献   

9.
陈建勋  侯兴利  丁勇 《科技信息》2012,(24):218-218
本文介绍了某王宫遗址基坑开挖利用主体结构工程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并结合搅拌桩止水帷幕内置型钢(SMW工法),达到既止水又安全可靠、缩短工期、节省造价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基坑开挖是基础和地下工程施工中一个传统课题,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难题,既涉及土力学中典型强度与稳定问题,又包含了变形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的问题。本文就是以天津张贵庄雨、污水处理泵站项目为例对深基坑的支护技术,设计计算、土方开挖、支撑架设、等进行了研究与应用介绍。  相似文献   

11.
首先探讨了有限层法求解开挖问题的难点:开挖等效荷载的有限层表达和开挖后刚度矩阵的有限层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横观各向同性土体开挖问题的有限层求解格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同实测值一致性证实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盾构法隧道的位移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盾构法隧道中将衬砌周围由于盾尾空隙的闭合、注心充填作用和盾构推进对周围地层的扰动等形成的特殊圈层概化为具有平均意义的等代层,其参数一般可根据土质条件选取,但不易准确,在有实测地层位移资料时,用位移反分析法可较准确地获取等代层的参数,根据循构法隧道的施工特点,选择等代层的厚度和弹性模量作为反分析参数,这样既简化了反分析的过程,又使反分析结果的意义更为明确,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直接反分析方法是有效的、可靠的,反分析所获得的等代层参可较好地用于模拟盾构法隧道施工时地层位移随开挖面推进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南宁某复杂周边建筑物环境的地铁异型深基坑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仿真模拟基坑动态开挖过程,对比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结果,得到异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建筑物变形沉降、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周边管线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坑边中部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和地表沉降值都显著大于基坑边角处的,呈现出明显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当基坑开挖第3(粉土)、第4层土(圆砾)时移动大楼和七天酒店的建筑物沉降量分别占总的沉降量的68.8%、82.3%,说明第3、第4层土的开挖对建筑物影响最大;开挖第4层土时,地表沉降典型测点的实测和计算值的沉降量分别占总沉降量的62.9%、58.5%,表明在该基坑开挖中,圆砾层土层相比较于其他土层更为敏感,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以中原万达广场塔吊基坑开挖工程为算例,通过数值模拟开挖方式(分层开挖)的不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该基坑选用分4层开挖(即每层开挖2m)是较为经济、安全的开挖方式,且在距坑底1/3开挖深度处水平位移较大,基坑支护应在此处加强。  相似文献   

15.
以中原万达广场塔吊基坑开挖工程为算例,通过数值模拟开挖方式(分层开挖)的不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该基坑选用分4层开挖(即每层开挖2m)是较为经济、安全的开挖方式,且在距坑底1/3开挖深度处水平位移较大,基坑支护应在此处加强。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对桥下开挖的竖向变形作了预测.从不同土层的土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可知,竖向位移只对首层土的参数变化很敏感,由此建立了桥下开挖竖向位移预测的神经网络,其控制参数为首层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弹性模量、泊松比、开挖深度和开挖长度.选用B-R方法进行迭代计算,并对建立的神经网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侧压系数法对某大型地下水封洞库地应力进行了反演分析,运用回归反演的初始地应力场对储油主洞室进行了施工开挖分层及施工顺序的优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储油主洞室分三层和分四层两种开挖方式对岩体位移和塑性区分布范围影响都不大;跳挖开挖方式优于平行开挖和依次开挖方式,在施工工期许可的条件下宜按照跳挖开挖方式进行,各洞室开挖掌子面间距宜控制在40m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沪蓉高速公路某软硬互层边坡为例,基于开挖卸荷理论,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步开挖卸荷作用对软硬互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大不平衡力、最大水平位移值、剪应变最大值随开挖步数的增加累积增大,最大值出现在开挖卸荷面软弱夹层剪出口位置,与开挖量呈正相关关系;每步开挖后瞬间会产生最大不平衡力"尖点",然后逐渐减小接近于零,边坡平衡;塑性区主要分布在软弱夹层位置,拉应力区分布于开挖卸荷面附近以及整体边坡的坡顶面附近20 m以内,且总体拉应力不大,低于灰岩卸荷后的抗拉强度;基于卸荷理论计算得到每步开挖后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比不考虑卸荷对边坡岩体劣化作用的稳定性系数分别降低了0.07、0.08、0.102、0.106。综合分析得出软硬岩互层边坡稳定性的关键问题是开挖卸荷对软弱夹层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边坡面附近的拉应力区,开挖卸荷作用对岩体物理力学性能的劣化程度直接决定着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热油管道防腐层大修期间热力参数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对防腐层大修期间施工进度与输油工况的合理简化,建立有开挖段站间热油管道正常运行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容积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离散;通过对该模型的数值求解,模拟防腐层大修期间不同环境条件、不同运行参数和开挖回填不同阶段管道沿线原油和土壤温度变化;再根据温度模拟结果,确定大修期间开挖站间的最大允许开挖长度.利用所编计算程序对2006年铁秦输油管道葫芦岛一绥中站间防腐层大修期间运行工况的模拟结果显示,进站油温平均计算偏差低于1.0℃.若考虑防腐层大修期间管沟积水的影响,铁秦输油管道葫芦岛-绥中站间7月份最大开挖长度不超过1.0 km;若不考虑则该站间7月份最大开挖长度不能超过6.0 km.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基础一般都具有相当大的深度,又往往建造于建筑物和道路、管线密集的市区,必须尽可能减少开挖基坑时对周围建筑与环境的影响。因此,基坑的开挖与基础施工中通常要加设挡土结构。这样做不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在拆除这些临时挡土结构的过程中,可能还会给室外施工带来困难。地下连续墙因其刚度大、强度高、施工噪音与振动小,已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它既可做为挡土结构,又可兼做基础结构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