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填充床电渗析(EDl)和离子交换除盐系统各有优缺点.运用实例阐述了这两种系统在某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含有不同氯化物浓度的废水中TOC的测定,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物含量对TOC测定的影响,以及高氯废水中TOC测定的一些技术要求。实验结果表明高氯化物含量对水样样品TOC测定值基本无影响,测定中可以不考虑氯化物对TOC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对吉林省部分河流在不同时间采样, 测其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 用最小二乘法对二者进行线性回归, 并进行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建立吉林省部分河流COD和TOC的定量关系模型. 结果表明, 水体中COD与TOC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烃源岩TOC地球物理定量预测新技术及在珠江口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东部珠江口盆地富生烃洼陷内部的钻井极少,给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地球物理预测研究及洼陷的资源潜力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结合烃源岩测井及地震响应特征,从实测有机碳含量出发,应用测井预测TOC的方法建立虚拟井的TOC曲线,以此为因变量,选取的地震属性作为自变量,建立它们之间的最佳拟合方程,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中提取地震属性从而计算得到三维TOC数据体。将该方法应用到珠江口盆地富生烃洼陷惠州洼陷中,得到整体文昌组和恩平组的三维TOC数据体。HZ26洼陷边缘到洼陷深部,有机碳含量明显增大,反映了洼陷深部是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场所,从南部隆起区到洼陷深部,再到北部洼陷边缘,先增大后又逐渐减小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析了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岩滩(Yantan,YT)水库中的沉积物,探讨了基于FTIR的沉积物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生物硅(...  相似文献   

6.
选择了东、中亚干旱?半干旱区14个湖泊全新世沉积物的w(TOC)和δ13Corg纪录,探讨了TOC及其不同沉积阶段对δ13 Corg变化的影响及两者的关系,为δ13 Corg在古气候研究中的正确使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δ13Corg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w(TOC)。该区域湖泊沉积物w(TOC)相对于δ13Corg变化存在相应阈值,不同阈值区间代表TOC的不同沉积模式,不同沉积模式下w(TOC)和δ13Corg 的关系不同。 w(TOC)较低或较高时,两者均无对应关系,可能是有机质受到不稳定的沉积环境影响;不同湖泊主导有机碳沉积的模式不同;δ13 Corg在相应TOC的重沉积埋藏模式下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因此在利用δ13 Corg解释气候变化时应结合有机质沉积阶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350MW机组为例,主要介绍了阳城电厂锅炉补给水化学一级除盐系统设备的选型及程控分析,论述了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阳城电厂锅炉补给水化学一级除盐系统设备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处理,重点对锅炉补给水化学一级除盐系统的程控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生产废水为水源的反渗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是提高废水预处理效果。以太钢所用的反渗透系统为例,详细分析了反渗透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滩涂养殖对沉积物环境的影响,采用滩涂围隔法研究方格星虫不同养殖密度(0、5、10、15、20 ind./m2)条件下围隔中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10 ind./m2养殖密度处理下的方格星虫成活率和规格最高,分别为(61.1±36.1)%和(5.21±0.69) g/ind.,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方格星虫不同密度养殖过程中,滩涂沉积物的TOC含量基本呈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且不同深度间TO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TN含量垂直分布比较均匀,说明方格星虫生物扰动会导致有机质向下层迁移。整体上来看,所有养殖密度处理围隔中滩涂沉积物TOC和TN平均含量分别呈现“V”型和“∧”型的季节变化规律。15 ind./m2和20 ind./m2养殖密度处理围隔中滩涂沉积物TOC的全年平均含量低于空白对照;所有养殖密度处理围隔中滩涂沉积物TN的全年平均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主力烃源岩层(南一段)烃源岩非均质性强,总有机碳(TOC)波动明显,利用有限的测试样品表征整套烃源岩层的生烃潜力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烃源岩层的测井响应表现为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中等电阻率,易于识别,但是烃源岩测井评价参数的通用性差,难以建立起具有普遍适用性的TOC预测公式。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变系数ΔlogR技术评价该区烃源岩TOC,将ΔlogR技术中的经验参数视为待定系数,从模型参数地质意义出发,通过针对单井和"分区、分相"预测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完成全区120口井TOC测井评价,利用测井计算TOC实现烃源岩分级评价,通过"钻井定频率、层序定展布"的方法,得到南一段不同丰度级别烃源岩的厚度。结果表明,变系数ΔlogR技术预测TOC误差平均为16.6%,比传统方法平均降低19.9%;南一段差烃源岩厚度一般15~20 m,中等烃源岩厚度一般10~20 m,优质烃源岩的厚度一般20~45 m;南一段差烃源岩、中等烃源岩、优质烃源岩的体积分别为0.46×10~(11)、1.08×10~(11)和1.59×10~(11)m~3。  相似文献   

11.
杂多酸盐在可见光照射下对染料的催化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杂多酸(PW9Fe3)负载到阴离子交换树脂(Resin)上,得到PW9Fe3/Resin(PWFR)固相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可以有效地活化H2O2降解染料.以罗丹明B(Rhodamine B,RhB)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不同条件下RhB 的降解动力学,以及降解过程中其UV-vis光谱及体系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变化情况,结果表明RhB的共轭芳环结构被破坏.催化剂的循环实验表明,PWFR 固相光催化剂易于分离,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对浅除盐技术优势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其在工业循环水装置的应用,仅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准确估算有机污染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对评价其环境归宿具有重要意义。广泛收集了文献中烷烃、醇类、胺类、苯酚类、卤代苯、多环芳烃及农药等十多类有机化合物(共214种)的实测lgKoc数据与分子结构参数(E、S、A、B、V),将数据集随机分为建模组与验证组。对建模组171种化合物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估算lgKoc的线性自由能模型(LFER)。模型的内部检验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残差呈正态分布,留多法交叉验证相关系数为0.95,均方根误差为0.29,模型的显著性和稳定性较好。利用验证组43种化合物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验证组化合物的实测值与预测值标准误差为0.26,证实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最后,基于LFER模型,从分子间作用力的角度分析了有机物的吸附机理。空穴作用和色散作用是疏水性化合物被吸附的主要驱动力,空穴作用和氢键作用在极性化合物分配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省125个水库的表层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总有机碳含量,并分析总有机碳含量与环境因子(海拔、水深、水域面积、流域面积及流域内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探究影响水库有机碳埋藏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云南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与最干季降水量(12月~2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最热月(7月)的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揭示了气候变暖对云南省水库沉积物有机碳埋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常规处理工艺对饮用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砂滤)对饮用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结果表明:常规处理工艺对CODMn去除效果较差,平均去除率为16.7%,且受到进水CODMn含量和水温的影响,水样CODMn含量高和水温高时,CODMn的去除率高;对NPOC的平均去除率为11.6%,效果较差;常规工艺对AOC几乎没有去除作用,多数情况下出厂水AOC浓度在氯的氧化作用下升高,平均增加55.3%;出厂水AOC平均为160.63μg/L,属于生物不稳定饮用水。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砂滤)对饮用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结果表明:常规处理工艺对CODMn去除效果较差,平均去除率为16.7%,且受到进水CODMn含量和水温的影响,水样CODMn含量高和水温高时,CODMn的去除率高;对NPOC的平均去除率为11.6%,效果较差;常规工艺对AOC几乎没有去除作用,多数情况下出厂水AOC浓度在氯的氧化作用下升高,平均增加55.3%;出厂水AOC平均为160.63 μg/L,属于生物不稳定饮用水.  相似文献   

17.
微波对Fenton试剂降解苯酚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微波场条件下Fenton试剂降解含酚废水的反应.分别在常规和微波场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了反应动力学曲线,发现在常规条件下和微波条件下,反应动力学曲线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级反应,第二阶段为一级反应;讨论了温度、微波功率对总有机碳(TOC)去除率的影响,估算了反应活化能.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提高Fenton试剂降解苯酚的反应速率和TOC去除率,降低反应活化能;当微波功率分别为100、200和600W时,在反应的第一阶段,苯酚降解反应活化能分别为9.833、9.139和8.579kJ/mol,在第二阶段分别为28.245、27.560和26.710kJ/mol,低于常规条件下相应阶段的苯酚降解反应的活化能(第一阶段为10.782kJ/mol,第二阶段为30.294kJ/mol),且反应活化能随着微波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摇蚊幼虫代谢物溶液氯胺化过程中铜绿微囊藻、氯胺质量浓度、反应时间、p H值和温度等条件对形成消毒副产物(DBPs)的影响.包括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卤代乙腈(HANs)、水合氯醛(CH)、三氯硝基甲烷(TCNM)和卤代酮(HK).实验中未检测到三氯乙腈(TCAN)、三氯丙酮(TCP)和三氯硝基甲烷(TCNM).在摇蚊幼虫代谢产物的氯胺消毒过程中,THMs的产生量增加,但在铜绿微囊藻存在下HAAs含量减少.二氯丙酮(DCP)在开始增加,随着氯胺质量浓度、反应时间、p H值和温度的逐渐升高而减少.二氯乙腈(DCAN)和水合氯醛(CH)随着氯胺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随着p 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二氯乙酸(DCAA)随氯胺质量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反应时间和p H值的增加而降低,三氯乙酸(TCAA)随氯胺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总有机碳(TOC)质量浓度的增加,TCM、DCP、DCAA、TCAA呈稳定上升趋势,DCAN、CH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MCS—51系列单片计算机,构造了压的测试器以实现对矿井通风点压能的自动连续测试。对卸压式调压气室的压力,风速,温度等有关主要参数进行连续监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搜集25个多环芳香烃(PAHs)和84个多氯联苯(PCBs)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上平衡分配系数(logKPDMS-W)的实测值,应用理论线性溶解能关系(TLSER),利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构建了预测分配系数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决定系数R■=0.916)、稳健性(交叉验证系数Q■=0.910)和预测能力(外部验证系数Q■=0.862).同时,模型具有较小的RMSE值(0.264),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化合物的标准残差■,且杠杆值均小于警戒值h*(0.103).与前人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较少的参数和更加丰富的数据集(109种),化合物的实测值跨度大,应用域也更加广泛,且针对PCBs和PAHs两类化合物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因此,本模型可适用于预测在应用域范围内其他与这两类化合物结构相似的有机污染物的KPDMS-W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