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渗透汽化作为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其突出优势是能够实现精馏、萃取、吸收等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分离任务,具有高效、节能、环保、不引入第三组分等优点。选用无机渗透汽化膜中试装置对镇平生产的纤维乙醇进行浓缩脱水实验,考察用该装置乙醇的脱水效果,为工业放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价格低廉的双氧水为氧化剂,在60℃及常压条件下,对生物柴油进行了化学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生物柴油和甲醇可以任意比例互溶。所制甲醇生物柴油(甲醇≤40%)可以使未做任何改动的柴油机很好地启动和运行,而且尾气排放可以完全达到欧洲3号标准的要求。较好地解决了生物柴油由于其价格较高而迟迟不能在市场上进行大面积推广的难题,为车用燃料的多元化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前文在小试和中试设备上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电解银催化甲醇制甲醛的活性的影响。本文报道在工业生产规模的反应器中取得的试验结果。目前在国内,用银法生产甲醛有两种工艺:汽化法和蒸发法。它们是根据液体甲醇变为蒸气时采用的不同方法而得名。前者是将液体甲醇通过加热完全汽化为蒸气;后者是  相似文献   

4.
蒸汽渗透(Vapor permeation)是分离混合蒸汽的有效技术之一,与渗透汽化(Pervaporatjon)不同,在该过程中由于膜只与蒸汽接触,膜的溶胀大为减弱,所以它在保留了渗透汽化一些优点的同时也克服了渗透汽化的一些缺点。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蒸汽渗透膜分离技术在有机溶剂气相脱水,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脱除以及有机溶剂混合物分离的研究成果以及发展前景。文章列举了在上述领域中常用的分离膜的材料、性质及分离过程,展示了蒸汽渗透过程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超滤、纳滤、反渗透、离子交换膜分离、渗透汽化、气体分离、膜蒸馏、亲合膜分离、膜生物反应器等膜技术在生物工程中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应用SuperPro Designer流程模拟软件,对生物柴油酸催化甲醇法工艺进行全过程仿真模拟与计算,并技术经济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主要过程数据符合实验结果,生物柴油产品脂肪酸甲酯(FAME)质量分数大于97%,满足欧盟生物柴油标准,工艺流程设计合理.经济分析表明:年产8 000t生物柴油的酸催化甲醇法工艺,其直接固定成本约2 078万元,其中主要设备购置成本为363万元,原料成本占操作成本71%以上;项目总投资约2 572万元,税后净利润可达962万元·a-1,投资收益率为37.39%.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在线分析仪表应用在煤制甲醇生产环节中的应用,与传统技术方法对比进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制甲醇生产中在线分析仪表具体使用形式,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控制内容,分别列举了不同类型的在线分析仪表,帮助明确其功能实现原理,提升煤制甲醇生产过程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在线分析仪表应用在煤制甲醇生产环节中的应用,与传统技术方法对比进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制甲醇生产中在线分析仪表具体使用形式,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控制内容,分别列举了不同类型的在线分析仪表,帮助明确其功能实现原理,提升煤制甲醇生产过程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以其显著的优点备受研究者关注,而其操作条件的改善更是研究重点.为了控制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过程的操作条件,需要预测超临界甲醇一油脂二元系统的临界参数.文中采用C-G基团贡献法和L—B混合规则对豆油-甲醇二元系的临界参数进行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平均误差为1.7%.此外,利用溶解度参数概念计算了不同体系条件下甲醇和油脂组分的溶解度参数,并将二者的溶解度参数差和体系的相态联系起来,从而讨论了有利于超临界酯交换反应进行的热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10.
己内酰胺(CPL)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对CPL脱水是除杂工艺中最后一步。然而,CPL是热敏性物质,为防止CPL高温分解,重点研究了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对CPL脱水。以棉短绒为制膜原料,采用碱溶解方法,通过相转变制备了再生纤维素(RC)膜。研究了铸膜液浓度对膜结构的影响。铸膜液的最佳浓度为4 wt%,RC膜表面平滑、无孔,可作为渗透汽化膜,但纯RC膜的通量较小。因此,选取了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β-环糊精(β-CD)分别对RC膜共混改性,考察了改性膜的溶胀度、接触角和渗透汽化膜分离性能。RC-PVA膜的机械强度、通量和分离因子均优于纯RC膜。β-CD提高了膜的分离因子,对通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生产甲醇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甲醇合成工艺条件的选择,并简要介绍了甲醇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技术——膜分离氢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12.
 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简称PV)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该技术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其突出的优点是能够以低的能耗实现蒸馏、萃取、吸收等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分离任务。它特别适用于蒸馏法难以分离或不能分离的近沸点、恒沸点混合物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分离; 对有机溶剂及混合溶剂中微量水的脱除及废水中少量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具有明显的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势; 还可以同生物及化学反应耦合, 将反应生成物不断脱除, 使反应转化率明显提高。所以, 渗透汽化技术在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环保等工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市场。  相似文献   

13.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及其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简称PV)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该技术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其突出的优点是能够以低的能耗实现蒸馏、萃取、吸收等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分离任务。它特别适用于蒸馏法难以分离或不能分离的近沸点、恒沸点混合物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分离 ;对有机溶剂及混合溶剂中微量水的脱除及废水中少量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具有明显的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势 ;还可以同生物及化学反应耦合 ,将反应生成物不断脱除 ,使反应转化率明显提高。所以 ,渗透汽化技术在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环保等工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求清洁能源。充分利用煤炭资源,采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通过应用膜分离法及PSA相结合方法来提高煤炭地下气化煤气中氢气质量分数。对于浓度低的,先用膜分离使其“提浓”,再进行PSA吸附,使其“提纯”。会得到高纯度氢气,同时其成本远远低于其他提氢方法。结果表明。煤炭地下气化方式制氢气是化石燃料制氢气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甲醇掺烧比例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台TY1100单缸柴油机的进气管上安装了一套电控甲醇喷射装置,采用柴油引燃甲醇双燃料工作模式,开展了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进气预混甲醇掺烧比例的正交试验,对能耗及排放约束条件下的甲醇掺烧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交试验范围内各种工况下,发动机按最低能耗率要求得到的最佳甲醇掺烧比例为55%~60%;以降低烟度为需求目标,并以一定的能耗率作为约束时,大部分工况下得到的最佳甲醇掺烧比例为50%以上,受发动机压力升高率的限制,掺烧比例不宜超过70%.  相似文献   

16.
本项目将渗透汽化膜技术应用于甘草酸生产中废乙醇的回收中,分别考察了纯乙醇配制水乙醇体系和甘草酸生产中废乙醇在渗透汽化下的脱水情况,通过改变温度考察了不同情况下渗透汽化的分离效果及渗透通量,还将乙醇水体系的水分含量改变,测定了不同水含量乙醇水体系下的脱水情况及渗透通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PRISM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结构,以及在哈尔滨气化厂甲醇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发酵槽,沸石膜和渗透气化分离装置等组成的膜型生物反应器,在酒精发酵过程中,进行酒精连续发酵和连续分离。选择葡萄糖为原料,利用活性干酵母进行酒精发酵并同时利用渗透汽化分离的方式对酒精进行膜分离,经过48h以上的连续发酵和连续分离试验表明:发酵液中的酒精浓度在5%左右时,液的酒精浓工稳定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植物油为原料制取的生物柴油价格相对偏高,而以廉价的潲水油为原料来制造生物柴油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笔者承担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由潲水油制造生物柴油的研究》课题项目。通过研究,笔者制得的生物柴油已达到美国生物柴油的技术标准;在精甲酯(生物柴油)得率和甲醇耗量方面的研究已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项目通过了省科学技术厅的鉴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渗透汽化膜技术对头孢曲松钠生产过程中的异丙醇回收进行了实验,并与原有的盐萃取回收工艺进行了比较.实验考察了渗透汽化膜的脱水分离性能,并为工业设计提供基础性数据.结果表明,含水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的异丙醇经渗透汽化膜脱水后得到含水量≤1%的异丙醇,处理量为6 000 kg/d.该工艺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