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琳 《天津科技》2006,33(2):35-35
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垃圾为450亿吨。据美国盖洛普舆论研究所统计,在破坏环境的垃圾中,塑料占72%左右,绝大部分被焚烧、掩埋处理,有的则倒入江河湖海。塑料废弃物一般能够存在200—400年而不腐烂分解,可谓危害巨大,影响深远。因此,塑料废弃物已成为环境保护专家关注的焦点。针对“白色污染”,世界各国加强研究解决对策,提出了“绿色包装”口号。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4,(9):30-30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占垃圾总量的4%~10%,年产量达到500~600万吨,而且每年以近8%~9%的速度增长,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在形成“白色污染”的废塑料中,几乎全部为塑料包装物,尤其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一次性超薄塑料袋等。但是,我国废塑料的回收再利用量仅占10%,约90%的废塑料被填埋和焚烧。因此,如何实现废塑料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是临时储藏于活性污泥的微生物体内的能量和碳源聚合物,是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塑料。为了研究碳源对PHAs结构的影响,本采用乙酸钠、丙酸钠为碳源在厌氧条件下培养活性污泥得到2种不同的PHAs样品,通过^1HNMR、^13C NMR和GC-MS谱图确定其组成和比例:以乙酸钠培养活性污泥得到PHAs样品的单体组成以3—羟基丁酸酯(3-hvdroxybutyrale,3HB)为主,x(3HB)/x(3HV)(3-hydroxyvalerate,3-羟基戊酸酯)为93.9l:6.09;以丙酸钠培养活性污泥得到PHAs样品的单体组成主要以3HV为主,除3HB、3HV外,另外还有2—甲基—3—羟基丁酸酯(2—methyl-3-hydroxybutyrate,2M3HB)和2—甲基—3—羟基戊酸酯(2-methyl—3-hydroxyvalerate,2M3HV),3HB/3HV/2M3HB/2M3HV的摩尔比为28.66:63.13:2.55:5.66。由此可见采用不同碳源培养活性污泥所得到的PHAs的单体组成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塑料产量约3亿吨,其中我国每年塑料使用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1/10。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在废弃后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日趋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采用能在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的塑料来替代那些不易回收或回收后没有利用价值的一次性使用塑料,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信息总汇     
新型糖制塑料 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化学实验室研制成一种叫“聚羟基丁酸酯”的新型塑料,其性能近似于广泛使用的聚丙烯塑料。这种新型的塑料是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制造出来的,其主要原料是糖。这种新型塑料的优点是它在土壤中及其它生物中易于被分解,在人体内也可被分解掉,既不会引起发炎,也不会导致中毒。因此,这种新型糖制塑料可用于制造外科缝合线;医治骨折时所需用的临时扒钉和夹子;体内埋藏疗法所用的药物胶囊;医用绷带等。用这种新型塑料制造食品袋及灌溉用塑料管材在质量上同传统的塑料制品也一样。  相似文献   

6.
塑料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多最广的材料。但是,目前在世界各国,无论是农业用塑料还是生活用塑料、工业用塑料、军事用塑料,都存在着一个难分解、难回收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塑料垃圾”、“白色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害。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于是,一种可以分解的塑料—降解淀粉塑料,应运而生。这种被称为新世纪高技术产品的新一代塑料,在露天环境中,在微生物、雨水或者光照的作用下,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国内外生物可降解塑料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分析了目前各种提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997年7月12日报道,基因工程氰基细菌不久就有可能用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转变生成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原材料。日本筑波科学城的日本国立生物科学和人类技术研究所及京都市地球改造技术研究学会的科学家用基因工程生成出一种氰基细菌。他们用这种细菌产生聚羟基丁酸,然后在一种共聚物中用聚羟基丁酸和含羟基戊酸酯连接,转变成一种生物可降解塑料。经过改性的基因工程细菌生产聚羟基丁酸所需的唯一原材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日本的科学家希望用这种有机物从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这样既生产了一种有用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石油资源短缺、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白色污染十分严重的背景下,推动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乃至催生一个新的生态塑料产业,是产业转型的一个重大方向。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及其共聚物(PBS)被认为是生物全降解塑料领域最具发展前途的产品之一,因其卓越的性价比,估计目前全球市场规模在100万吨/年。对于PBS薄膜,目前的缺点是其横向撕裂强度和冲击强度不足,需要通过分子设计和加工工艺设计提高薄膜的性能;此外,还需要筛选合适的成核剂等助剂,以提高产品的成型速率和透明性,从而满足市场对可降解购物袋和包装薄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洁明 《科技潮》2002,(1):46-46
近些年来,关于发泡塑料快餐盒“白色污染”的问题被各个媒体所抨击。人们对“白色污染”深恶痛绝,尤其铁路旁废弃物中的发泡塑料快餐盒,更是令人觉得讨厌。国家有关部门为此明令禁止使用的理由之一是,污染环境,有碍观瞻;理由之二是作为垃圾被填埋后数百年不腐烂、不降解、不易回收……见于类似的废弃物均不好处理,最好就是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11.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的外增塑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成膜法制备了柠檬酸三乙酯(TEC)、大豆油和甘油三乙酸酯增塑的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共混物,考察了增塑剂的种类及其用量对共混物热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和电子拉力试验机分别测定共混物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三种增塑剂中质量分数为5%的TEC对共聚物的增塑改性效果较好,与纯聚酯相比共混物的结晶温度(Tmc)下降了2.0℃,结晶焓(ΔHmc)基本保持不变。当TEC的质量分数为20%时,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的Tg下降21℃。TEC共混物能保持15.8MPa的拉伸强度和588%的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2.
《合肥科技》2007,(5):8-8
吃剩下的塑料快餐盒,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代名词。而我市一家企业正研发一项新的技术。把废旧塑料这种“白色污染”变成优质的柴油。这一项目已获得四项国家专利。刚通过了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目前已完成中试工作。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城市、乡村还是风景名胜区,被人们抛弃的塑料瓶罐袋盒随处可见。在海滩、湖泊、河湾,漂浮的塑料垃圾与日俱增。“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4.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s)是临时储藏于活性污泥的微生物体内的能量和碳源聚合物,是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塑料.为了研究碳源对PHAs结构的影响,本文采用乙酸钠、丙酸钠为碳源在厌氧条件下培养活性污泥得到2种不同的PHAs样品,通过1H NMR、13C NMR和GC-MS谱图确定其组成和比例以乙酸钠培养活性污泥得到PHAs样品的单体组成以3-羟基丁酸酯(3-hydroxybutyrate,3HB)为主,x(3HB)/x(3HV)(3-hydroxyvalerate,3-羟基戊酸酯)为93.91∶6.09;以丙酸钠培养活性污泥得到PHAs样品的单体组成主要以3HV为主,除3HB、3HV外,另外还有2-甲基-3-羟基丁酸酯(2-methyl-3-hydroxybutyrate,2M3HB)和2-甲基-3-羟基戊酸酯(2-methyl-3-hydroxyvalerate,2M3HV), 3HB/3HV/2M3HB/2M3HV的摩尔比为28.66∶63.13∶2.55∶5.66.由此可见采用不同碳源培养活性污泥所得到的PHAs的单体组成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巴斯夫扩链剂-4370(ADR-4370)为扩链剂,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扩链改性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使用毛细管流变仪、哈克转矩流变仪、力学性能测试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扩链剂种类及添加量对P(3HB-co-4HB)流变性能、熔体加工...  相似文献   

16.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 PHA)是一系列由微生物合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目前已发现有超过150种组成单体不相同的PHA聚合物。由于最常见也是研究最广泛的PHA——聚3-羟基丁酸(PHB)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且其降解产物3-羟基丁酸(3HB)对多种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功能,PHA相关材料在组织修复与再生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介绍了不同单体组成的PHA在修复骨缺损、愈合皮肤伤口、重建神经和递送药物等不同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总结了对应的材料制备方法及组织修复机制,为后续PHA的生物医疗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白色污染”治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废弃塑料所致的“白色污染”已引起人类社会的极大关注。本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度弃塑料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开发进展及应用情况,并对其进行了评速.提出开发与循环利用并重是减轻乃至杜绝“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治理“白色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在上期中讲到的方法和途径外,对难以回收、数量大、分布广的塑料制品,如地膜、一次性塑料包装袋、餐盒、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等采用降解塑料来制造,使其便于堆肥处理或在土壤中容易被消纳,是消除“白色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白色革命”的塑料农膜地面覆盖技术,自80年代起在我国农业生产上日益推广应用以来,至90年代初已增产的粮、棉、糖、菜产值达数百亿元,现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效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地膜应用带来“优质、高产、高效”的同时,残留于农田的废旧农膜也对土壤和农作物生产构成了越来越重的威胁,这种负效应被称为“白色污染”。试验研究表明:每亩土地含残膜3.9公斤时,可使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9%-16%,蔬菜减产14.6%-59.2%,棉花减产4.6%-8.1%。如此下去,必将严重阻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白色污染”已…  相似文献   

20.
受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托,由陕西省科委主持并组织,对我校生物学系董兆磷副教授负责的课题“可完全降解性生物塑料──聚羟基烷酸(PHA)”于近日进行了鉴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我校双聘教授李振歧院士、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专家代表、国家电子信息部产品开发司司长郑敏政教授以及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等同行专家参加了鉴定会。聚羟基烷酸是一种目前最理想的替代化学合成塑料,它不仅是消除“白色污染”保护人类环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