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本物理常数出现于一些不同的物理现象中,是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反映。1973年国际计量局(BIPM)决定真空中光速c值为299792458m/s;它的基础是高精度光频测量和高精度光波长测量,再用标量方程c=λf求出真空中光速。1983年根据这个值规定了更新的米定义;从那时起c值被固定化了,亦即真空中光速成为指定值。国际计量界认为无需再测量真空中光速。1983年的米定义已沿用至今。本文质疑了"真空中光速c"的定义和米定义。1905年Einstein提出狭义相对论(SR),其中有一个公设——光速不变性原理,但迄今缺乏真正的实验证明;近年来却有一些实验结果可能证伪了光速不变性。这种情况损害了国际计量大会(CGPM)1983年米定义的理论基础。如何看待真空始终是科学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当考虑量子物理真空概念时,实际上c是一个有起伏的值。分析显示,在今后的研究中c的恒值性和稳定性仍然有待解决。更有甚者,当计算真空中双平行导体板间能量时,会发现光速增大为超光速,虽然增值很小。不仅如此,真空极化作用也会改变光速;如此等等。真空中光速一旦指定就永远不变,但这是不可能的。既然计量学家认为关于光速恒定性的实验仍需进行,那就必须继续做高精度的光速测量。近年来光频测量技术飞速发展,锶晶格钟的不确定度仅为10-16(或更低),这为检验物理学基本理论、探讨基本物理常数是否真的是恒定常数创造了条件。而且当前已在研究修改秒定义的问题;故米定义也可以考虑修改。然而眼下尚不具备提出新的米定义的条件,因为一系列基础性难题尚待研究。例如在物理真空的概念中,真空中有许多忽隐忽现的虚光子,数量与环境温度有关。把真空看作一种媒质,光通过它时速度会减慢,其速度将与温度有关。这时真空中光速c已不再是一个恒定的常数。  相似文献   

2.
闫学勤  姜波 《甘肃科技》2011,27(4):11-13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一种使物料在低温低压下脱水的干燥工艺.针对以往真空冻干机采用传统PID控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算法应用于真空冻干机控制系统中,较好地解决了真空冻干机的非线性、大滞后问题.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算法的优越性和系统的可行性,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油水分离设备“真空洗涤”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有真空滤油设备的基础上,向真空分离室内中充入干燥空气,通过同步获得的实验数据对比充气前后相同的真空度下的脱水效率,实验表明充气后脱水率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传统滤油设备的油水分离效果和效率;指出了在“真空洗涤”工艺中如何优化充气量和充气部位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YxGd1-xP3O9:Dy0.01(x=1,0.95,0.5,0)的真空紫外激发和发射光谱.直接观测到了Dy3 在真空紫外波段的5d→4f发射,发现随着Gd3 含量的增加,Dy3 的5d→4f发射迅速减弱,这表明Gd3 的存在分流了Dy3 5d HS激发态的能量.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量子剪裁模型.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两种在真空滤油机中常用的真空测量仪器弹性式真空表和电阻式真空计,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测量范围,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如何根据真空数值要求的精确度,来选择不同的真空测量仪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YxGd1-xP3O9:Dy0.01(x=1,0.95,0.5,0)的真空紫外激发和发射光谱.直接观测到了Dy3 在真空紫外波段的5d→4f发射,发现随着Gd3 含量的增加,Dy3 的5d→4f发射迅速减弱,这表明Gd3 的存在分流了Dy3 5d HS激发态的能量.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量子剪裁模型.  相似文献   

7.
线路板废渣的真空热解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真空热解技术对真空下线路板废渣进行了热解动力学研究,以期为真空热解批量回收处理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线路板废渣的热失重微分(DTG)曲线,讨论了其在三个失重反应阶段的情况,计算得到反应级数为3,活化能为68.001 kJ/mol,指前因子为4.67×107m in-1.与氮气下线路板的热解相比,真空下的热解反应活化能降低了100 kJ/mol左右.同时,根据计算所得动力学参数模拟的真空热解DTG曲线与实验所得的DTG曲线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真空冷冻干燥数学模型的解析解的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热学理论和量纲分析的方法 ,对真空冷冻干燥进行了解析求解 ,探讨干燥工艺过程中的各个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 .该方法以反问题的形式而不同于常规研究方式 .  相似文献   

9.
真空冷却中失水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无效失水、无效失水率以及当量失水率的概念来研究食品在真空冷却中的失水问题,从数量上评判食品真空冷却效果及失水程度.利用食品真空冷却实验台,以水作为样品,采用不同形状的盛水容器及遮挡物进行真空冷却降温实验.结果表明,用广口杯进行真空冷却具有很好的降温效果,甚至能结冰,但是失水非常严重;而采用较大空隙的遮挡物或细长的容器,不论降温还是降低无效失水,同样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真空退火炉退火温度的精确控制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大时滞、大惯性、存在强交叉耦合、时变的复杂的控制问题,常规的PID控制器很难实现对退火温度的精确控制.本文以神经网络建立的真空退火炉模型为控制模型,利用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获取最优的可变PID参数的方法,解决了真空退火炉退火温度精确控制的问题;应用结果表明,该温度控制系统优于传统的PID控制系统,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真空断路器真空度声学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真空灭弧室内存在两种声发射现象,一种是断路器在开断或关合电路时产生的电弧声发射,另一种是真空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电极对屏蔽罩放电激发的声发射波,探讨了利用这两种声发射波进行真空断路器真空度在线检测的可能性,分析及实验结果显示利用电极对屏蔽罩放电声发射原理在线检测真空度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炼油厂常减压装置减压抽真空系统一直采用蒸汽喷射泵抽.这种形式的抽真空系统除装置规模受到局限外,还存在蒸汽质量要求高、供汽稳定困难,蒸汽消耗量大、操作费用高等缺点.本文以兰州石化炼油厂新建5.5Mt/a常减压蒸馏装置采用液环式真空泵来代替最后一级蒸汽喷射泵为例,介绍了液环式真空泵在常减压抽真空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兰州石化炼油厂新建5.5Mt/a常减压蒸馏装置采用液环式真空泵的公用工程消耗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常减压抽真空系统中蒸汽喷射抽空器和液环式真空泵的组合使用,具有设计合理、运行平稳、节能降耗和效益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真空开关管内真空度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空灭弧室内真空度将直接影响真空开关的性能。利用自行设计建立的真空实验测试系统研究了灭弧室内真空度与放电电流,两极电压,触头开距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灭弧室两侧加一横向磁场情况下,它对真空灭弧室内真空度测量的作用,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真空灭弧室内真空度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真空预冷设备结构一定时,预冷工艺过程主要由预冷果蔬品种及装载率决定。通过分析预冷过程中槽内压力的动态变化过程,讨论了质交换系数及装载率对槽内压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棵白菜、单棵白菜、生菜及蘑菇的真空预冷试验,装载率分别为53.6%、3.76%、11.2%和20.5%.试验结果表明,装载率较大时,槽内压力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值,从而防止预冷果蔬表面结冰现象;对于质传递系数较大的果蔬,装载率可以低一些,从而缩小预冷时间。因此在进行真空预冷时要根据果蔬种类确定装载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利用Π型线圈实现真空灭弧室真空度免拆卸测量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磁场设计规范.在此基础上,考虑磁场的大小和分布的均匀性,利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了线圈结构,获得了可满足测量要求的磁场位形.与空心圆柱线圈的测量结果对比表明,Π型线圈测得的离子电流略小,但总体来说,相差不大,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真空断路器在电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真空值直接影响到电厂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阐述了真空灭弧室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对真空值降低的原因,真空值的常规测试方法的缺点以及新型的国产真空值检测仪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真空热处理技术是传统的热处理技术和现代化的真空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一种高效、优质、节能的先进热处理技术,具有无脱碳、无氧化、可保持零件表面光亮、可使零件脱脂、脱气、变形小、节能且易于控制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广泛运用。简单阐述了真空油淬技术、对流加热技术、真空渗碳技术、真空渗氮技术、真空加压气淬等真空热处理技术,以说明该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真空热裂解的方法处理含油污泥,研究热解终温、体系压力、保温时间和冷凝温度对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解终温为500℃,体系压力为10 kPa,保温时间为30 min,冷凝温度为-20℃的条件下,可得到热解固体渣、热解液和热解气的产率分别为9.4%,85.8%和4.8%;分离热解液的水分后得到油产率为原含油污泥的31.25%;采用真空热裂解的方法,能实现含油污泥全组分清洁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真空灌注工艺的原理,并对该工艺在风电叶片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介绍,通过简化实验模型,并使用软件模拟真空灌注过程,分析出树脂粘度、压强、抽气口和进胶口的位置和数量等工艺参数对真空灌注工艺的影响,从而对风电叶片生产的工艺方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某公司外滤式真空过滤机在工作过程中真空度不稳定,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大小,导致过滤后的精矿含水份量过高.作者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不改变原真空过滤系统配置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射流泵的结构,采用环状射流取代现有的多喷嘴聚焦射流等途径,使工作真空度提高了近50%,脱水率由原来的11%提高到10%以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