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图通过绵阳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研究,来说明我国中等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在绵阳城区选择五个典型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在详细问卷调查基础上总结出绵阳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迁移性、迁移方向性、迁移距离和迁移空间类型等特征;浅析了迁居机制及变化,并据此提出绵阳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此建议对于我国中等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职业发展与城市人口迁居关系紧密,对二者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职业发展走向,更有利于迁居变化规律的发现,这对于城市经济和建设的发展及社会人口现象的研究大有裨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与迁居的理论和方法也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居民迁居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诸多因素可能导致居民对其自身居住区位的要求发生变化,进而重新选择居所.如今,居民的迁居行为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全球化问题,其研究的视角和主题十分宽泛.为深化相关理论研究及指导今后的实证探讨,本文基于发生环节的视角对迁居行为的前期、过程和后果加以文献综述.总结发现,当前已有研究在内容上微观多于宏观,且研究大多止于行为发生之前.在今后的迁居行为研究中,应注重内容上宏观和微观整合,方法上定量与定性结合,且时间维度的引入、特殊人群关注等都是可以继续探讨的方向,特别是迁居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仍是日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内发生的移动,即人口在国与国之间、国内省区间、省内地区间、城乡间以及城市间,乡村间的迁移迁居现象。人口的迁入与迁出跟人口的出生、死亡一样,都是制约人口变动的基本因素,涉及人口的再分布,改变人口的构成,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要做到合理地有计划地调节和控制自身的运动,不仅要研究人口在生育、死亡问题上的自然变动,而且还要研究人口迁移这种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机械变动。关于建国以来广西人口迁移问题的文章,目前还很少见;本文着重从广西人口的(省)区际迁移、区内迁移,以及与港澳台、国外之间的人口迁移三部分进行初步的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户迁居意愿不仅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起关键性的作用.以"长株潭"城市群内农户迁居意愿调查数据为支撑,采用受限制因变量二元logit模型对影响"长株潭"城市群内农户迁居意愿的因子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民迁居意愿受到了多方面、多层次因素的影响,其中,户主自身特征变量、现住房的面积、建成时间、住房所处的交通位置、住房的朝向、家庭宅基地数量以及交通的通达度等是影响农民迁居意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海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海岛相对封闭的状态,人口空间移动加剧,海岛老龄化、女性化现象严重.通过问卷调查辽宁省长海县中心社区、旅游村、传统渔村三类居住地岛民生活环境满意度及迁居意愿情况,运用单因素方差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岛民的生活环境满意度、迁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①岛民整体生活环...  相似文献   

7.
刘鸿雁 《太原科技》2015,(2):9-10,13
文章基于山西省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全省迁移人口分布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人口迁移理论,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澳门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其人口主要是中国大陆迁入,迁入人口占澳门总人口的大多数,因此研究澳门人口迁移状况,对澳门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澳门人口迁移的历史回顾和迁移人口的特征的分析,寻求人口迁移的规律和特点,并研究其对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南平市10个县域人口的空间迁移数据为资料,首先基于双约模型,计算人口迁移的合理格局,然后利用Markov链预测将来人口迁移的趋势,最后借助线性规划计算人口的合理分布.结果表明:(1)人口迁移的不对称性显著.(2)远期人口分配仍以延平区、邵武市为最大,建瓯市、建阳区位于第二梯队.(3)武夷山市和建阳区作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核心地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地域村落之间的比较研究,分析传统村落村民的迁居行为及其对空间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村民选择在原宅基地建房、到村外围建房和到城市买房的人群比例,近郊型村落分别为46%,19%,35%;乡镇政府驻地型村落分别为54%,32%,14%;偏远山区型村落分别为46%,12%,42%,偏远山区村民迁居城市的概率最高,其次是近郊型村民,最后是乡镇政府驻地型村民.影响村民迁居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受教育程度、家庭代数、收入来源、交通工具、环境状况满意度.受村民迁居行为的影响,偏远山区型村落的空间增长最缓慢,空心化现象突出;乡镇政府驻地型村落的空间增长最快,扩展规模最大;近郊型村落的空间增长速率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1.
运用重心模型、重心偏移距离和方向计算公式,选取2000—2013年统计年鉴数据,测算出人口重心地理坐标,结合重心路径几何图示法,在Arc GIS 10.0环境下绘制出人口重心动态转移路径图,从偏移方向、移动距离、移动速度、斜率等方面来研究在2000—2013年期间人口重心的空间转移动态变化路径,得到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情况.研究表明:在2000—2013年期间,我国人口重心基本上位于(113°E,31°N)附近,人口空间分布的东西差异远大于南北差异,我国人口重心动态转移路径年际变化复杂,13年来总体趋势向东北偏移,但在近几年开始转向西北,移动速度缓慢,平均每年仅移动2.11 km.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人口重心产生偏移的主要驱动力,从2015年国家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可以推测中国人口重心在近几年中将继续向西移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上海市1978—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STIRPAT模型及岭回归分析法对人口老龄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老龄化对碳排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弹性系数为0.49.分渠道的研究表明,老龄化通过生产对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明显,主要是通过消费渠道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多、家庭趋于小型化及家庭户数增多促进了碳排放量的升高.老年家庭人均住房面积更大使得人均生活能耗更高.从老年人用能行为来看,老年人生活能耗可能更高,但考虑到收入因素对老年人消费的约束时,老年人生活能耗变得不确定.最后,提出了未来碳减排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口中出现的强流动弱迁移的特殊现象 ,是我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必然 ,存在着明显的时代缺陷性。由于它演绎的是一种“假性”的人口变动现象 ,因此它所带来的人口地域变动、人口社会变动的提升只是暂时的、不完全的。其深层实际上是一种人口进步的不彻底性 ,对我国社会实现现代转型十分不利。我国人口不宜过量长期处于“流动”的不稳定状态必须尽快解决强流动弱迁移的问题 ,以使我国人口驰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4.
A universal model for mobility and migration patterns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Simini F  González MC  Maritan A  Barabási AL 《Nature》2012,484(7392):96-100
Introduced in its contemporary form in 1946 (ref. 1), but with roots that go back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gravity law is the prevailing framework with which to predict population movement, cargo shipping volume and inter-city phone calls, as well as bilateral trade flows between nations. Despite its widespread use, it relies on adjustable parameters that vary from region to region and suffers from known analytic inconsistencies. Here we introduce a stochastic process capturing local mobility decisions that helps us analytically derive commuting and mobility fluxes that require as input only information on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resulting radiation model predicts mobility pattern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mobility and transport patterns observed in a wide range of phenomena, from long-term migration patterns to communication volume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Given its parameter-free nature, the model can be applied in areas where we lack previous mobility measurements,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predictive accuracy of most of the phenomena affected by mobility and transport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5.
PGIS(Population GIS)属专题性和应用层次的GIS,是以研究某一区域人口现象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为目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人口分布图形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存贮、查询、显示、分析,并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的技术工具.采用MapInfo professional软件,采集了1953~1995年、2000年和2005年文山州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建立了文山州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了各类专题地图,并对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差异,亟需丰富实证研究。本研究运用Brown-Mood检验、局部多项式回归模型和Ridit检验,从静态与动态视角分析2015-2019年中国省际人口流动对GDP的影响。结果显示:(1)省际人口净流入平稳促进GDP增长,且随着人口净流入率增长而增长,促进作用呈先减后增的趋势;(2)东、中、西部人口流动及对GDP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东部地区人口净流入率较高但GDP增长率仅处于中位,且随着人口净流入率提高,GDP增长率先显著升高,而后升高趋缓;(3)中部地区人口净流入率方向基本为负,人口净流入率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呈递增趋势,当人口净流入率升至-0.5%时,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衰减;(4)西部地区在不同人口净流入率水平下GDP增长率离散程度较高,但总体变化趋势与全国整体情况类似。建议东部地区优化人才结构、完善社会化就业培训和人力资本提升机制,在进行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协同人口流动;中部地区重点解决人口外流问题;西部地区继续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资源优势产业,提高人口流入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临界水深非线性优化计算的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界水深非线性约束优化计算建模,应用种群竞争算法进行求解.本文提出种群竞争算法是一种新型全局优化算法,运用种群间与种群内"双重竞争"寻优机制.通过实例说明并与其它方法比较,在求解临界水深计算时,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编写简单.试算法得到结果还可通过优化方法修正.  相似文献   

18.
清代江苏城市人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城市人口的等级模式与山东城市人口等级模式有较大的差异 ,这表明 ,建立统一的全国城市人口等级模式的设想是错误的。清代后期江苏城市人口数量没有大的变化 ,但人口总量却较清代中期有所减少 ,由此导致城市化水平略有提高。这说明 ,清代江苏的城市化水平 ,在某种程度上并不由城市人口的多少来决定 ,而是由区域总人口的数量来决定。施坚雅有关 19世纪中国城市人口的研究 ,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应急管理中的应急设施选址问题,在传统选址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型模糊集理论的应急设施选址方法,以区域人口密度量化应急资源需求程度,构建选址集最大覆盖模型.由于人口的流动性,采用二型模糊变量描述人口密度信息,二型模糊变量可提供不确定性建模额外的自由度.在置信度理论框架下,将原模糊模型转化为其等价确定性模型.针对模型中大规模复杂高维的空间地理数据,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空间表示法的矩阵编码策略与遗传算法耦合进行模型求解.研究表明:矩阵编码策略可以有效避免维数灾难,并且能够显著提升求解效率,所提方法可以提供合理的应急设施选址决策,以提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人口质量(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等方面的状况。人口质量反映了人口群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并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分析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基础,提出了大力提高人口质量的必要性和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