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克智 《科学通报》1979,24(4):191-191
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Roxb.)Nakai)又名红萍、绿萍,属满江红科,满江红属,是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在满江红同化叶叶片的空腔中共生着一种能固氮的兰藻,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远在几百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满江红可以肥田,现在它已成为我国水田的重要绿肥之一。长期以来,养殖满江红都是采用营养繁殖。但是满江红营养  相似文献   

2.
阎逊初 《科学通报》1957,2(15):474-474
(一)栗色放线菌Actinomyces castaneus n.sp. 合成1号琼胶:菌落由紅褐色(x_4+3_5)变为深黑紅色(ι_1),培养基染为同样颜色。气生菌丝体由灰白經淡粉灰色至紫灰色(α_3-α_5),表层灰色成分較多,短絨状。孢手丝直,相当长,孢子大部椭圆形或有时柱形,0.8—1.8×0.6—1.0微米,分裂方式不明确(图  相似文献   

3.
白克智 《科学通报》1979,24(14):664-664
近年来满江红(Azolla imbrichta Nakai)由于其生长快、固氮能力强的特点引起广泛重视,对它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注意的焦点是满江红及其体内的满江红鱼腥藻之间的共生机理。本文报道我们分离二者的方法并进行纯培养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刘祥林 《科学通报》1993,38(14):1317-1317
为快速简便地筛选转基因光合丝状固氮蓝细菌满江红鱼腥藻(蓝藻),我们使用了原位杂交技术。本文对生长固着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的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azollae)藻群落裂解方法、原位杂交条件等进行了摸索。其中尝试了液氮冻融、微波处理、高温高压处理、温育等物理条件,三乙醇胺月桂基硫酸盐(TLS)、TENS试剂、Sarkosyl,NaOH、溴代十六  相似文献   

5.
阎逊初 《科学通报》1957,2(7):208-208
(一)团孢放线菌 Actinomyces agglomeratusn.Sp.合成1号琼脂:菌落高粮红((?)_6或较浅)至暗绛红色((?)1),后变为紫褐色((?)3+(?)4);培养基淡褐红色。菌落表面崎岖不平,被灰色(α_4-α_6)。绒状气生菌丝体,孢子丝盘旋紧密,并为粘团所复  相似文献   

6.
甘揚声 《科学通报》1957,2(3):115-115
細菌的分离和鑑定利用pH值为7.0—7.5的含有机磷化合物的培养基(NaCl—0.3克、KCl—0.3克、MgSO_4—0.3克、CaCO_3—5.0克、MnSO_4—微量、FeSO_4—微量、水—1,000.0毫升;按每15毫升培养液中加入相当于5毫克P_2O_5的预溶于96%酒精的卵磷脂。固体培养基则須加1.5%琼脂),1954年从东北东部及北部地区淋溶黑鈣士及灰化土地带采集的33个土壤标本中,分  相似文献   

7.
大气边界层中强风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生 《科学通报》1984,29(14):865-865
本文利用北京325米气象塔的水平风速资料,对中性和非稳定层结条件下的天气过程出现的强风进行了湍流能谱、风的阵性以及风速垂直分布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冷锋过程含能区有二个,一个为20—130分钟,另一个为3—10分钟,峰值变化在10~°—2×10~(-1)米~2/秒~2之间。雷暴过程主要含能区在6—12分钟及2—4分钟,峰值变化在10~°—8×10~(-2)米~2/秒~2之  相似文献   

8.
John V.Turner 《科学通报》1987,32(5):352-352
外消旋长蠕孢酸(1)的合成已有报道,生物试验显示有类似赤霉素[如GA_4(2)]的生理活性。为了确定有效的对映体,我们研究了光学活性的长蠕孢酸的合成,经多次实验,以(1)-紫苏子醛(3a,1-Perillaldehyde)为原料,按下述路线(见方程式)成功地合成了(一)-长蠕孢  相似文献   

9.
飞虱虫疠霉黍米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明光  梁勇 《科学通报》2003,48(11):1181-1185
采用黍米(Panicum miliaceum)作为营养基质, 对侵染飞虱、叶蝉及蚜虫的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lphacis)进行固体培养实验. 将菌丝生物量约为25 mg/mL的菌丝液按20%的比例(体积重量比)接入经高温湿热灭菌而适度熟化、 含水量为45%的黍米中, 在25℃和12L︰12D条件下直接培养, 所获3~17 d黍米培养物的产孢潜能和有效产孢时间因培养天数不同而异. 以培养5 d的黍米产孢量最大, 达(17.12±1.31) ´ 104个/粒, 培养7~11 d的黍米产孢量为13.00 ´ 10444Myzus persicae)成蚜暴露在黍米培养物中2 h后接种, 7 d内的感病死亡率为69.8%, 而对照蚜虫中无一染病死亡. 结果表明, 飞虱虫疠霉黍米培养物的生物学性状类似于该菌侵染致死的蚜尸, 而且每颗米粒的产孢潜能和有效产孢时间远优于天然蚜尸, 可作为虫霉病传播源而成为天然虫尸的模拟物.  相似文献   

10.
染色体步移是分子遗传学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它在分子克隆上运用得日益广泛.但是,通常我们不能决定染色体步移的方向,从两个方向步移既费时又费力.本文阐述了一个能够确定染色体步移方向的方法.借助于这个方法,在粗糙脉孢霉成功地克隆了os-1基因.这个方法对其它生物也有借鉴意义.os-1突变株对高渗透压敏感,它在含4%氯化钠的固体培养基上不能生长.os-1在表型上与野生型很不相同.os-1突变株的无性孢子聚集成团,并带橘红或紫色.在非允许温度下,一个温度敏感型os-1突变(等位基因:NM233t)在含山梨糖和多氧菌素B的液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三元合金异质结InxGa1-xAs/InxAl1-xAs的价带带阶ΔEv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金成  郑永梅  王仁智 《科学通报》1996,41(23):2136-2138
三元合金异质结是异质结器件的重要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微波和光电器件中。如组分x=0.3的合金异质结可用于研制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s)、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HIGFETs)和谐振隧道二极管(RTDs);组分x=0.53的三元合金异质结广泛应用于光电子的高速光电器件中。在决定量子阱、超晶格电子态的因素中,半导体异质结界面两侧价带带阶△E_v值(即valence-band offsets)是重要的物  相似文献   

12.
在自由生活的固氮微生物中,具分枝状异形细胞的蓝细菌(蓝绿藻)对生物固氮作出了最大的全球性贡献。在亚洲,它们能自然生长或被培养于稻田中以用作绿肥,在几个具有不同农业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国家内已经确知:稻田中的蓝细菌减少了为获得水稻高产所需要的以氮为基础的化肥量。更为有效的是利用满江红,一种与兰细菌即满江红鱼腥藻共生的水生蕨类,它能产生每天每公顷固定约3公斤的大气氮。不过由于在水稻栽培期间经常使用农药,导致其残留浓度增加到足以抑制蓝细菌生长的水平。最近分离得一些抗农药的固氮蓝细菌的突变型,它们能增加水稻栽培时使用的绿肥的效力,因此减少了对生产肥料时的昂贵  相似文献   

13.
阎逊初 《科学通报》1957,2(13):408-408
(一)紅灰色放线菌Actinomyces rubrogriscus n. sp. 合成1号琼胶:菌落反面紫紅色(H_4+少量H_6);培养基不染。气生菌絲体雪白,上有灰色小斑丛。孢子成熟时呈灰色。孢子絲短而盘旋紧密,1—3圈。孢子大部楕园,有时球形,直徑0.7—1.0微米(圖1)。  相似文献   

14.
戚天慶 《科学通报》1959,4(14):459-459
我們在苏联抗菌素专家M.M.李維托夫教授的指导下观察了青霉菌NH菌种的生长速度与青霉素生物合成速度間的关系,目的是要明确青霉素发酵过程中是否存在菌絲生长和抗菌素合成这么两个阶段。青霉菌NH的孢子,系保存于砂土管或干燥稷子米上(由华北药厂中心实驗室供給),再接种于洋菜培养基上(含甘油、蜂蜜、蛋白胨等)。发酵实驗系应用五百毫升三角瓶,盛培养基一百毫升,在旋轉搖床(每分钟一百六十轉,旋轉半径为1.8厘米)上,26°—27℃下进行种子培养和发酵。种子培养时間为48小时,  相似文献   

15.
重要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有性型的发现和证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害虫生物防治中最重要的虫生菌之一, 但百余年来其有性型一直未能证实. 最近在安徽大别山和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均采集到一种未见描述的虫草, 并由其次生子囊孢子单孢分离出球孢白僵菌. 典型的微循环产孢现象证实了该虫草为球孢白僵菌有性型. 该虫草被作为新种命名为球孢虫草(Cordyceps bassiana Li, Li, Huang & Fan sp Nov).  相似文献   

16.
白克智 《科学通报》1983,28(13):821-821
荧光染料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嗓)能与各种来源的富于腺膘呤-胸腺嘧啶的DNA结合。它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和使用方便的特点,近年已应用于多种原核和真核生物的细胞内和胞外DNA的检测,但在蓝藻中尚未应用。本文报告经DAPI染色的满江红鱼腥藻的不同类型细胞的DNA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王德南 《科学通报》1989,34(16):1266-1266
根据前人工作,本文报道了我们用EMS筛选到37个点突变品系,并对其中四个品系进一步进行了遗传学及间接飞翔肌的形态学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1。果蝇品系 Canton—S(C—S)品系作为标准品系,所有突变品系及定位品系的果蝇均饲养在25℃普通培养基的条件下。在果蝇羽化后4—7天进行飞翔行为的测试。  相似文献   

18.
汪大受 《科学通报》1981,26(13):815-815
到目前为止根据Roberts的统计已从39个属、94个种、159个菌株中找到二百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其中有许多是异源同工酶(Isoschizomer)。但荧光假单孢杆菌的限制性内切酶尚未见报道,本文系报道从荧光假单孢杆菌中提取限制性内切酶PflI。  相似文献   

19.
抗癌酶制剂——L_天门冬酰胺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广震 《科学通报》1974,19(8):376-376
1953年Kidd发现豚鼠血清有抗肿瘤作用,1961—1963年Broome证实豚鼠血清的抗肿瘤因子是血清中的L-天门冬酰胺酶,后来陆续发现L-天门冬酰胺酶在生物界分布甚广。某些微生物所产生的L-天门冬酰胺酶也有抗肿瘤作用。1.L-天门冬酰胺酶高产菌株的筛选我们从87株细菌中筛选获得L-天门冬酰胺酶的高产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S 1.357。采用7.5—10%玉米浆培养基  相似文献   

20.
柱孢鱼腥藻(Anabaena cylindrica)和鱼腥藻7120(Anabaena 7120)(均为蓝藻植物)在空气中均能固定分子态氮.我们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分别对它们进行诱变、筛选,获得二株具异形胞而不能在空气中固定分子态氮的突变种.鱼腥藻-1(Anabaena-1)是鱼腥藻7120经紫外线诱变后得到的突变种,而鱼腥藻-2(Anabaena-2)是柱孢鱼腥藻经NTG诱变后获得的突变种.它们的异形胞频率(10~17.5%)高于野生种(5~9%).经二年多的连续传代培养表明突变表型是稳定的,自发回复突变频率很低(分别为1×10~(-8)和1.9×10~(-6).在微氧条件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