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然之死与人类世界观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自然之死必将导致人类之死,而引发自然之死——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广泛传播,人类中心主义得以立足的价值根基是主体性原则统治下的主客二分的世界观,要避免因自然之死导致人类提前死亡的悲剧发生,就必须在人类世界观上实现根本性转变,而海德格尔、莫尔特曼对现代文化的深层信念所做的批判性反思.为人类实现这一转变提供了一个前进道路上的路标。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这个文明的时代,科学技术可谓是最为流行的字眼.环视一下我们的周围,大到国计民生,小到衣食住行,科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  相似文献   

3.
科学和技术:是天使亦是魔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在当今时代和人类社会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在这种联系中凸现出了显著的二重效应: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来推动,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成为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使人对自然进行着肆无忌惮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  相似文献   

4.
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提出了十大先进的医学和科学技术,有朝一日可以实现人类活到1000岁。  相似文献   

5.
技术生存的内在矛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主要依赖技术和技术物生存,是技术生存的本质。技术生存是高效率的生存方式。技术物与自然物的矛盾、技术物与人的矛盾,是技术生存的内在矛盾,由此引出技术生存中的生态危机和人性危机。  相似文献   

6.
自然的"不可预见性"、现代技术灾难与人类主体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技术所支持的文明世界中发生的灾难日益增多,但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自然的“不可预见性”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相关。文章根据海德格尔和爱尔兰根学派的米特尔斯特拉斯(Juergen Mittelstrass)等人的观点,认为当代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在理性层面上的主体性丧失状况,因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并不直接涉及经验层面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涉及到我们在理性层面上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主体自身状况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全面科学技术观与科学技术哲学门类构成探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传统的科学技术观是片面的,并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论交织在一起.而"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和对抗"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的文化困境,并成为"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的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的文化危机,走出危机首先必须转变文化观念。文化观念的转变必然引领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而实现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坚持科学技术生态化发展,必将催生生态科技文化。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文化价值取向,生态科技文化的兴起标志着科技文化发展的新阶段,代表着科技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当“深蓝”大战卡斯帕洛夫,“多莉”昨咋落地之时,尽管新世纪的钟声还没有敲响,但科学家们已开始用一系列令人惊异也令人振奋的科学技术成就拉开了新世纪的序幕,这些成就昭示人们,在新世纪里,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观念都将发生极大的变化。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农业时代,人类基本上依赖生命自身的能力与自然搏斗求生存。在工业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作用日益显现,人类创造出各种机器来延伸自己的体力,从而增强了生存能力,改变了生存环境,拓展了生存空间。在信息时代,人…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重新成为研究的热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在人文精神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13.
试论科技组织的柔性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科技组织的组织目标、组织资源要素禀赋入手,论述了现代科技组织的新型结构——柔性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扁平”、“反转”、“蛛网”和“无形”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作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持久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外在于我们的客观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5.
16.
性感的哈欠     
庄文 《科学大观园》2010,(24):79-80
哈欠——在人类身上发生最为频繁的生理现象之一,有史以来对它的解释都似乎有支支吾吾、语焉不详的倾向,牛津词典仅简单将其描述为因厌倦而生,而两本重要的生理学手册——《格雷的人体剖析》和《人类生物学自科》直到1990年以后的版本也并未设置该词条的索引。  相似文献   

17.
引言技术要实现社会化,成为社会相容技术,除了要通过社会整合使技术适应社会环境外,社会调适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社会心理的调适尤为必要。在技术的社会发展中,对人们有关技术的社会心理及其行为进行调整的目的,就是使社会及公众适应技术的发展,这样的调适将有助于实现社会对技术的接受,公众对技术的认同,形成社会相容技术,使技术与社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一种大技术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越来越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又越来越依赖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经济逐步成为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快慢的决定因素之一。科学、技术、经济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矛盾运动,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存在着两种协调和统一,一种是自发的,一种是自觉的 (即由社会主体利用和控制的)。社会主体要想自觉地利用和控制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必须以认识这一规律为前提。只有弄清科学、技术、经济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的脉络、特征和表现形式,才有可能形成自觉的引导机制,促成三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研究科学、技术、经济,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