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以往关于刺激的知觉组织会损伤时序知觉表现的研究,笔者进一步探讨了图形朝向(包含知觉组织条件)对时序知觉的影响。采用3条线段构成的C形为实验材料,采用4(图形朝向:对向、反向、向左同向、向右同向)×8(SOA:±15 ms,±30 ms,±60 ms,±90 ms实验1;±5 ms,±15 ms,±25 ms,±35 ms实验2)的被试内设计,要求被试完成时序判断任务。结果发现,在较长的SOA水平(实验1)和较短的SOA水平(实验2)中,对向和反向条件的时序判断正确率均没有显著差异,而同向条件的正确率受图形开口方向影响。该结果表明图形朝向影响时序知觉,但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表现的显著影响未发现。 相似文献
2.
记忆过程中意识与无意识是否相互独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的影响两项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 Jacoby 过程分离程序的修正公式,修正公式不要求删除测验为0的数据。根据修正公式计算的实验结果证明,记忆过程中意识与无意识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Stroop效应证实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引起的行为结果存在质的 差异,色词的无意识知觉导致Stroop效应的出现,而色词的有意识知 觉导致Stroop效应的反转。一个处于分散注意状态下被无意识知觉的刺激,既可以通过集中注意的方法使之达到有意识知觉,也可以通过增强刺激特性使之达到有意识知觉。 相似文献
4.
分散和集中注意条件下的Stroop效应: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troop效应证实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引起的行为结果存在质的差异,色词的无意识知觉导致Stroop效应的出现,而色词的有意识知觉导致Stroop效应的反转.一个处于分散注意状态下被无意识知觉的刺激,既可以通过集中注意的方法使之达到有意识知觉,也可以通过增强刺激特性使之达到有意识知觉. 相似文献
5.
周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1,(5)
对《简·爱》的不同解读方式意味着不同的批评理论视野。历代批 评家的诸种解读方式包括传记式、心理学式、社会学式、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式、神 话原型批评式、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等,可以按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分列为两个 系列──立足于作者自觉的意识层而的解读及关注作者不自觉的或文本所潜含的 无意识长面的解读系列。远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发掘揭示《简·爱》中所隐含的 意义矩形,不仅能对《简·爱》的意蕴做出新的阐释,同时也能尝试诸种批评方式相 互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戴桂斌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4(1):8-11
无意识是主体没有意识到的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总和,包括不自觉的认识和不自觉的体验。无意识具有自发性、隐蔽性、非逻辑性和稳定性特点;无意识虽然不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核心和根本动力,但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辅助成分,在人的活动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意识具有选择、内控-调节、引导和评价等作用和功能,这些功能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8.
体育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信息反馈过程.要提高教学效益,必须以科学发展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Word备课,利用Flash软件制作教学课件,彻底改变以往单一的依赖教师讲解、示范传习式方法,采用多媒体进行知觉加工,提高信息技术的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9.
杨荣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3)
对弗洛伊德学说已有很多论述,亦有人承认“无意识”是其学说的理论核心。然而,时至今日,这一理论依然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鉴于此,笔者从弗洛伊德早期心理结构理论,后期人格三部论的阐述和分析中,来理解和把握其“无意识”,以期更公允地评价弗洛伊德及其学说。 相似文献
10.
拉康受现代语言学的启发创建了他的无意识理论,结构主义思潮的出现也与语言学的影响有关。基于这种同样的认识基础,可以运用拉康的无意识理论反观结构主义思潮及其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这种反观不难看出,拉康无意识的三个级别的划分与结构主义思潮的三个发展阶段的内容有着某种重叠与吻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无意识是结构主义思潮发展的内驱力。因此,对拉康无意识的重新认识可以成为研究结构主义的重要前提,对结构主义的本质认识也必须立足于拓宽对无意识的重新认识上。 相似文献
11.
阿Q在精神胜利法中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避免了因要做他自己而产生的绝望。但当他碰到恋爱问题的时候,它就失灵了。他的求爱是源于这样一种深厚的“生命无意识”,是他的性别自我渴望获得认同与肯定的生命需要。这种生命需要如此本真,如此强烈,以至于他无法去粉饰。但阿Q合理的生命无意识在日趋没落的封建末世屡次遭到僵死冷酷的集体无意识的打击与摧残。他的恋爱悲剧堪称范例。当阿Q在生命无意识的驱动下稍一偏离集体无意识的严酷规范时,他的精神和肉体便被同类们的集体无意识无情地挤灭。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中等次数的谐波复合音是否依赖于时间精细结构信息进行音高感知, 测量了谐波复合音的基频辨别阈。目标复合音可以单独存在, 或者和掩蔽复合音同时存在。二者经过相同的带通滤波区域, 具有不同的相位组合和基频差异。结果表明: 相位组合对音高感知没有显著影响; 滤波区域和基频差异对音高感知具有显著影响。采用时域模型分析发现, 中等次数的谐波复合音可能依赖于时间精细结构信息获得较好的音高感知结果。研究结果能帮助建立复杂声音场景下的音高感知机制。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whether audiovisual integration of temporal stimulus features in humans can be predicted by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the weighting of unisensory cues by their relative reliabilities.In an audiovisual temporal order judgment paradigm,the reliability of the auditory signal was manipulated by Gaussian volume envelopes,introducing varying degrees of temporal uncertainty.While statistically optimal weighting according to the MLE rule was found in half of the participants,the other half consistently overweighted the auditory signal.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a general auditory bias in time perception,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s,as well as in terms of the conditions and limits of statistically optimal multisensory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4.
时间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间心理学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从纯粹时间知觉模型建构到对整个时间认知范畴研究;从单一的时间认知研究到认知人格研究的一体化;从纯粹的现象分析到系统学科的建立.本文旨在介绍时间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状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十九号房间》,讲述一名职业妇女婚后如何在为妻为母的主妇生活中找寻自我,最终自杀的故事。文章运用精神分析学说有关意识的理论来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的心理世界,发现无意识是其自我迷失及最终崩溃的内在心理动机,从而揭示女主人公心理建构的内在实质。 相似文献
16.
用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方法分析了《雷雨》中三个男性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从中审视作者的创作心理,揭示了二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龚心愿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
围绕美国现代著名短篇小说家雪莉.杰克逊的代表作《彩票》中\"替罪羊\"这一原型,从集体无意识角度分析小说的三类人物,结论是:资产阶级挑选替罪羊是要不露声色地压迫村民为其赚取利益;村民们把替罪羊当作发泄对抽彩的恐惧和对资产阶级不满的出气筒;特丝沦为替罪羊揭示了男权社会传统不可动摇、男人统治一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EmilyBronte,whodiedoftuberculosisin1848attheageofthirty,wasadaughterofapoorclergymaninthelittlevillageofHaworth,Yorkshire,innorthEngland.Whenshewasthree,hermotherdiedandleftsixchildrentothecareoftheiraunt,awomanwhowasafraidofcatchingcoldandwhothereforekepttoherownroommuchofthetime.Mr.Brontetookhismealsinhisownroom,andthechildren,generallylefttotheirowndevices,formedamongthemselvesaclosecompanionship.Later,allthegirlsexceptAnne,theyoungest,weresenttocharityschool,averitableprisonwherethechild… 相似文献
19.
曹海峰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1):1-3
詹姆逊是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主要理论代表。詹姆逊吸收了精神分析学的某些观点,认为“辨证的批评”应当显示文艺作品的内容,揭示被压抑的无意识和原始经验。同时,对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比较重要的修正。他把弗洛伊德的生物性“个体无意识”和拉康的“语言无意识”修正为“政治无意识”,并把政治分析和文学分析结合在一起,他还将精神分析“历史化”,使政治无意识成为一切文本和文本阐释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梁冬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58-61
拉康以结构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对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革新,创立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拉康借助语言学的模式,指出“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试图以此来消除弗洛伊德主义中无意识的生物化倾向。在拉康关于人的主体的研究中,他把主体与自我分离,主体被视为一种依赖于语言符号的独特能指。此外,其关于“欲望是他人的欲望”的论断,也表现出强烈的重语言的结构化功能倾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