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定性地解释和预测AB_n型的一些共价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使用起来比较简便、易懂,易被人们接受,但在预测较复杂分子的空间构型时,显得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和在分析分子的几何构型方面的应用,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研究.相对而言,杂化轨道理论比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应用范围较广,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应重点讲授.  相似文献   

3.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简明易懂,能满意地解释许多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易为初学者掌握和运用。本文拟作一简要介绍。理论基础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最早是由N·V·Sidgwick和H·M·Powell提出的。60年代以来,在定域电子对理论发展的基础上,R·J·Gllepie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模型。定域电子理论认为,根据保里原理和库伦斥力,电子在分子的某些空间区域有最大的几率,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它有密切关系。在研究电子空间区域排布时,一般采用球面点模型。  相似文献   

4.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alence shell election Repulsion Modles),简称VSEPR模型,自60年代由R.J.Gllespie提出来后,近几年来己普遍为国内外的教科书和参考书架用,本文试图以浅显通俗的形式介绍该模型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作者对使用VSEPR理论判断分子几何构型作了进一步改进,可以不计算中心原子价层电子总数,不用写出路易斯结构式,也不用以八隅学说为基础的8n+2m规则,而是按照现代价键理论,根据未成对电子数,确定电子对空间排布方式,进而确定分子的几何构型,使模型的使用更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说明分子的几何构型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如大家所熟悉的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计算法,其次还有三中心键模型,相关图处理,以及价壳电子对互斥理论等。应用价壳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构型不需要定量的数学分析,方法简单易行,本文将着重阐述这个原理对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分子形状的判断。一、理论要点价壳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中某中心原子周围键的排例,主要由中心原子价壳  相似文献   

7.
由NVSidwick和HMPowel于1940年提出,后经RJGilespie和RSNyholm发展改进了的VSEPR理论,概念简单不用原子轨道的概念,就能较好地判断和解释许多共价分子的空间构型,因而得到了普及并为一般教科书所采用。[...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闭壳层组态HFR方程对双原子分子总能量的求解方法,然后用独立电子对近似(IEPA)方法介绍了双原子分子中电子对的相关能级求法,并讨论所用的独立电子对近似方法在电子相关能问题上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首先指出,从对称类型(点群)来判断分子的极性是极其麻烦的,如根据特征对称要素则能快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这对于有关的教学工作有其实际意义。其次指出,非极性分子的特征对称要素除一般所知的对称中心外,还有高次反轴4,6,8,10等也是特征对称要素。除此之外,并发现如分子本身井无特征对称要素,但其各基矩有对称中心及高次反轴则亦为非极性分子,如C(NO_2)_4,Al(BH_4)_3等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关于如何判断分子的极性,一般教科书中通常写到“看一个分子是否有极性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例如在简单的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如有极性则分子也就有了极性。但对于多原子分子来说,分子的极性除决定于键的极性外,还和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别是对称性)有关”。例如 CH_4分子、H_2O 分子、NH_3分子,前者是对称分子,后两者则是非对称分子,实际上,H_2O 分子和 NH_3分子都具有某些对称因素,为什么说它们是  相似文献   

12.
杂化轨道理论和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对分子空间构型的解释、预测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两种理论有着一致性和互补性,各自又具有优越性和局限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处理问题,对分子空间构型的解释、预测就更加方便、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在无机化学和普通化学中,通常用杂化轨道理论阐述分子或离子的形成。采用VSEPR法(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预测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此方法既简单又快捷。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原子分子极性的判断是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受知识的局限,难于掌握。本文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借助立体几何知识,论证了一种新的判断多原子分子极性的方法。此方法首先推导出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其次分析价层电子对的构型与分子结构和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此方法的优点表现在方法简便、易懂。在具体判断多原子分子极性时,直观、全面。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O_3分子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偶极矩为μ=0.49D~[1],说明分子有极性。但应如何理解和说明这一问题,在大一化学和中学化学中都会碰到,但在这一层上找不到一个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归纳总结了判断复杂分子极性的三种不同方法,并分别列举一些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多极矩的理论,从经典角度出发,推导出非极性分子互作用能的表达式,作为固体物理教材的内容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多极矩的理论,从经典角度出发,推导出非极性分子互作用能的表达式,作为固体物理教材的内容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9.
应用极性理论研究单形的度量性质,获得单形的一组替换定理,利用这组替定理可从单形的某些类型的等式或不等式出发,通过几何不变量的替换,获得单形的一些新的等式或不等式,作为其应用,获得了与单形内任一点有关的一组几何不等式以及关于单形k维中面的一组几何不等式。  相似文献   

20.
运用连续极限近似方法,通过求解声子和激子的运动方程,得到了在不考虑激子与声子的相互作用和考虑激子与声子相互作用两种情况下的极性分子简谐链和非简谐链中晶格振动的孤子解,并得出了激子与声子的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效应类似于晶格三次势的非线性效应,以及相同的非线性效应不论是同时作用还是单独作用都具有相同的非线性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