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湖清 《世界知识》2011,(22):62-63
欧洲人权观念的发展 欧洲人对中国人权的关注是伴随着自身人权观念发展而来的。二战后,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洲国家开始在内部和对外方面凸显人权大旗,以解决国家主权弱化带来的人权保障问题,树立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人权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各个国家的立法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权越出国内法的范围而成为国际法的一个原则。于是,西方反动势力便利用人权问题来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攻击无产阶级专政,以人权作为他们渗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是现代国家明的标志之一,笔尝试从正当程序角度对我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并依据正当程序和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对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即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现象,住房问题越来越得到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住房不仅仅是一个住处或一种财产,更是一个与社会正义和人格尊严紧密相连的人权问题.住房权的人权属性早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并被许多国际和区城性人权文件加以明确规定.在宪政的视野之下,住房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其相对应的义务主体便是国家.国家负有尊重、保护、促进和实现公民住房权的义务.保护公民的住房权,是我国宪政建设的题中之义,这就需要从政策、立法乃至司法等诸多方面对现有制度加以完善,以期使公民的住房权得到切实而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张晓芳 《科技信息》2009,(26):I0070-I0070
社会对老年人权益的关注、尊重保障程度是社会文明的重标志,也关系到社会安定和人权发展。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权益问题的愈加重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目前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互相矛盾的。本文针对当前社会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的若干办法。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信息化飞速发展,信息化程度已成为国家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而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程度,其评测体系的建设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外交庇护行为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大多数国家认为其违反国际法而不予承认。但是外交庇护不仅与国家主权相关,也涉及基本人权的保障,在捍卫国家主权的同时,应当高度关注人权的保护,以达到国家主权利益与人权利益的平衡,实现和谐目的。  相似文献   

8.
丁岩 《科技信息》2008,(14):228-228
打击国际犯罪和维护基本人权均是国际刑法的重要内容,但是研究人员们更多的关注了犯有国际罪行的主体,而常常忽视了对被害人的权益保障。国家刑法已经逐渐展开了对被害人主体问题的研究,保护被害人的权利也是人权保障的基本要求。作为综合了国际法、国家刑法、国际人权法等内容的学科,国际刑法保障被害人主体的权益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刘洋 《海峡科学》2006,(9):3-3,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以发展的国际人权法在国际人权保护方面突破国内法的限制,保护领域不断延伸,近年愈加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集体人权与发展权问题.受国际人权法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其人权立法也有了长足进步,2004年的最新宪法修正案将保护人权写入宪法,第一次在国家根本法中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中国人权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前沿性、支柱性产业,更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身为制造装备“工作母机”的数控机床更被视为国防军工产业发展的关键一一当今世界,数控机床的水平和拥有量是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工业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不仅将其视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1.
<正>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对人权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也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且各持己见,各行其是。这样就使人权及其相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成为目前国际争论的一个焦点。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洲,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亚洲和中国藏族人民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实际上就是关注了人权。从本质上说,民生不仅仅是人权,而且是首要人权。确定民生为首要人权可以考量其在法律制度中的价值,特别是在法治中的价值,具有学术层面上的、法律层面上的和政治层面上的意义,进而为国家关注民生、促进民生和保障民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弱势群体是社会中经济贫困、能力贫困或受到法律、制度、政策排斥而导致权利贫困的人的概称。保护弱势群体包含了更多的道德、法律和人文因素,是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权状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人权”是当前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认识人权,不同的人由于各自的阶级立场和价值取向不同,对人权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并赋于不同的内容。归结起来,大体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人权是普遍的,没有国界、没有国家主权的限制;一种认为,凡人权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各个国家中人们亨受的人权不可能是一样的。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存在偏面性,在这个问题上,用唯物辩证法加以分析,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人权是会有所帮助的。 (一) 无论是国内人权还是国际人权,都是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方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要通过个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个性一定要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个别一定要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冤假错案,使得一些"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受到极大的侵犯。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本文旨在通过赵作海的案件,分析我国刑事冤假错案对当事人人权侵害的原因及寻求有效的对策,以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对人权保护的呼吁和维护我国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16.
人权与外交     
人权与外交原本属两个不相干的范畴。随着世界的发展与变化,人权逐渐进入国际政治、进入外交领域。近一个时期来,由于一些西方国家鼓噪、推行所谓的“人权外交”,使人权与外交的关系显得更为突出。究竟怎样看待人权问题及其同外交的关系?本文尝试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不仅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速公路如何进行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日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立足研究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旨在对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中国如何推行和开展人权教育,是一个在理论上有争议、在实践中有困难的重要课题。我国人权教育面临着被动性、地区差异性、不确定性、随机性、自发性等问题。本文在总结2009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的施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深化人权理论研究、加强人权教育的主动性、加快建立人权机构、实施人权主流化教育等措施,进一步引导我国人权教育在学科专业、类型、层次上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人权与人权的国际保护周新军,龙爱武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宜言》,这是战后第一个关于人权的专门性国际文件,从此,人权问题受到世界的广泛注意.然而,国与国之间,不同国籍的人士之间,同一国家同一国籍的人士之间关于人权的概念、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列举大量的事实,以说明资产阶级的人权只是少数人的人权,广大劳动人民实际上并没有人权,从而揭露了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性。文章还指出,最有资格谈“人权”的,并不是仅仅强调少数人的人权的西方某些国家,而应是重视绝大多数人的人权、解决了12亿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真正的人权的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