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对IPv6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的IPv6校园网拓扑发现整合算法.该算法利用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路由协议里的子网信息,以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作为度量,将基于Traceroute6的和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两种拓扑发现方法的结果进行整合,并根据子网前缀、接口等信息进行修正.在实际网络中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并与基于跳数的整合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迅速有效地整合拓扑发现的结果,提高拓扑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网络拓扑发现是网络体系结构、路由协议设计和各种网络应用的基础.与一般IPv4拓扑发现技术相比,IPv6的网络层拓扑发现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针对CERNET2 IPv6网络层拓扑发现的需求,提出了改进的基于IPv6源路由SourceRouting的IPv6网络层拓扑发现技术,在6P lanetLab实验平台部署了CERNET2网络层拓扑分布式发现系统Detector.De-tector主动发出带有源路由Source Routing选项的TCP、UDP和ICMPv6探测包,并建立模型分析得到的ICMPv6响应数据包,研究CERNET2主干网及各下级AS的网络层拓扑结构.实验结果表明,Detector能更迅速地得到更加完整的IPv6网络层拓扑,更好地完成CERNET2网络层拓扑发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滑动地址序列的IPv6网络拓扑发现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IPv6网络的拓扑发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地址序列的IPv6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算法根据并发进行的分布式探针数量,将待探测的目标地址集等分为若干子集,在每个周期内每个探针只按序针对其中的一个子集进行探测,同时探针之间互相通告各自探测的结果;此后每个探针按序对下一个子集进行探测,如果发现过程抵达前面的探测周期中其他探针已经发现的共同路径时,则停止继续向前探测。基于本算法实现的系统对一个真实的纯IPv6主干网环境进行了全面发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引擎减少了约35%的IPv6探测报文,达到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分级移动IPv6模型对于移动定位点出错后的恢复能力,对分级移动IPv6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冗余的分级移动IPv6模型.通过在移动节点与多个移动定位点问建立隧道,提高移动定位点出错后移动节点与通信节点和家乡代理之问的错误恢复能力.另外采用主动探测的方式,提高发现移动定位点出错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移动IPv6应对移动定位点出错后的恢复能力,提高分级移动IPv6的可靠性.最后通过模拟验证了相对于传统分级移动IPv6,本文模型能将MAP错误恢复时延减少65%.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信息交换的层次型快速移动IPv6切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移动IPv6切换延迟大、分组丢失率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交换的层次型快速移动IPv6切换(IFHMIPv6)机制.设计一种信息交换机制,使移动节点可预知领域内各接入路由器之间的邻居关系及相应的第2层和第3层信息;结合分层切换和快速切换,在分层移动IPv6上调整快速移动IPv6的信令流程,简化切换准备阶段操作;通过设置隧道定时器,保留在原路由器中建立的隧道.研究结果表明:IFHMIPv6在减少无线接入网络发现延迟和候选路由器发现延迟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了总体切换延迟和分组丢失率,降低移动节点乒乓运动引入的信令开销;IFHMIPv6的切换延迟和分组丢失率比FMIPv6和HMIPv6的低.  相似文献   

6.
IPv6成就下一代互联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IPv4与IPv6的比较,讨论了20世纪的互联网协议IPv4的特性与不足和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改进与优点。着重论述了基于移动IPv6协议集成的IP层移动功能和IPv6协议的内置安全机制。预测了在移动通信领域IPv最有可能首先得到广泛应用,实现移动互联 。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IPv6主机和路由器与IPv4兼容的机制。这些机制包括双重IP层的实现,以及在IPv4路由环境中传输IPv6分组的隧道技术。这些机制能够使IPv6节点与IPv4节点进行互操作,极大地简化了在Internet配置IPv6协议,有助于使Internet向IPv6全面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基于源路由机制的Traceroute6拓扑发现方法应用于IPv6网络时存在效率低、耗时长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并行化多路径(Parallel Multi-Traceroute,PMT)发现算法,通过规则对庞大的探测空间进行压缩,同时改变ICMP包的收发方式.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网上对PMT算法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效率进行了测试,并与传统的Traceroute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PMT算法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网络更加吻合,源路由机制对拓扑完整性、准确性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PMT算法的探测时间比未改进的传统的Trace-route算法平均缩短89%,可以满足IPv6校园网络拓扑发现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IPv4和IPv6,阐述了IPv4向IPv6的过渡的必要性,提出了IPv4向IPv6的过渡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一些有关IPv4向IPv6过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许朝侠  焦阳 《科技信息》2007,(8):178-179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并根据校园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校园网由IPv4向IPv6网络过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IPv6-in-IPv4隧道发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IPv6-in-IPv4隧道发现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基于主动探测的IPv6-in-IPv4隧道发现技术。这对进一步研究IPv4/IPv6过渡时期的网络拓扑发现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当前Internet中的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接入网络的设备已不再局限于由人操控的计算机,在物联网技术极大的丰富物理信息世界的同时,拓扑的动态性也带来了与传统网络不同的移动性问题。如何对节点进行高效的定位和数据传输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IPv6本身对移动性的支持和邻居发现机制,提出了一种使用邻居发现机制的移动节点辅助连接方法,并拟定了在6LowPAN中的实现方案,使6LowPAN与传感器、射频识别和控制终端等结合,实现局域物联网内以IPv6方式连接,满足小范围移动切换需求,通过IPv6接入Dragon-Lab联邦网络,实现全IPv6的物联网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13.
作为沟通高速IPv4、IPv6网络的关键设备,协议转换网关对转发速度、时延、负荷量等性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的方案都无法完全满足这一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SOPC技术实现IPv4/IPv6地址协议转换网关的新方案.在实现过程中,基于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采用原理图和VHDL语言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在单片FPGA器件上实现该系统;系统仿真和实验表明,系统的转发速度最高达到800 Mbps、在v4到v6方向和v6到v4方向上的时延分别是40 ns、96 ns.  相似文献   

14.
随着IPv6技术的日趋成熟,IPv6网络在我国的部署也开始逐渐扩大,这对网络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 由于IPv6地址结构和空间的巨大变化,以及一些新的协议特性的引入,原有的IPv4的网络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对IPv6的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下一代IPv6网络的网络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针对目前尚不支持SNMP协议或IPv6 MIB的IPv6设备,提出了新的管理方案,即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 网管系统通过访问委托代理,获取设备上的网管信息,使之能够被有效地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15.
在重庆大学城资源共享中心与教育网重庆主节点网络物理连通的基础上,根据已入驻重庆大学城的各个院校组建IPv6网络的需求,提出了采用波分复用、双栈、隧道等技术实现IPv4/IPv6以及纯IPv6组网,并给出了具体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校园网从IPv4到IPv6的演进策略与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IPv4的不足,然后介绍了IPv6及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之后介绍了基于现有技术的校园网从IPv4到IPv6的演进策略和相应的升级方案。该升级策略和方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IPv6由于其近乎无限的地址空间、层次化的地址结构、高速的路由、更强的安全性、对移动性和服务质量的更好支持等特性,是替代IPv4协议、解决目前Internet面临的困境、为下一代Internet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发展的最佳协议。文中详细论述了IPv6的地址体系结构,IPv6地址的种类及其与接口的关系,IPv6地址模型及IPv6地址、地址前缀、地址类型的详细格式和压缩格式的表示方法,并较完整地论述了IPv6单播地址、任意播地址和组播地址的地址格式、地址范围及其用途,对于布署IPv6网络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IPv4向IPv6过渡主要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SOCKS协议下的IPv6过渡技术方案,给出了该方案中协议栈的地址转换算法,能很好地实现IPv4和IPv6之间的信息互通并最终保证IPv6平滑迁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隧道技术完成了IPv6试验网和核心网CERNET2的连接,并且根据IPv6的过渡特性,对校园网进行整体规划和网络升级,实现了IPv4与IPv6网络的无缝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