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详细论述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并深刻反思了法国大革命对旧制度的彻底否定和完全抛弃所带来的结果。近年来引发世界关注的阿拉伯之春在某种程度上与法国大革命有相似之处,思考法国大革命和阿拉伯大变局的前因后果以及自由和民主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中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众所周知,自由,民主,平等原本并不属于同一逻辑范畴,虽然它们的定义在某些方面有重合之处。自由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目标。大革命中,法国人把它当作了最响亮的口号之一。  相似文献   

3.
人民发财的欲望不断膨胀,政府一方面刺激这股热情,一方面从中作梗,从而促使了法国旧政权的毁灭以及大革命的爆发。最近,《旧制度与大革命》又热了起来,先是有经济学家传言,在一个主管经济工作的高层领导案头发现有这本书,这引起人们好奇。后来,地产大佬任志强又在微博里提到,央行副行  相似文献   

4.
托克维尔在肯定民主功绩的基础上也对民主展开了一系列的批判。他批判民主,主要是因为民主带来人性善恶的冲突、自由与平等的冲突、集权与民主的冲突。这些冲突组合在一起,与托克维尔对民主的发挥一道,构成他的民主理念。所有这些批判的核心离不开一个基本的事实:民主具有渐进性,应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5.
最近,《旧制度与大革命》又热了起来,先是有经济学家传言。在一个主管经济工作的高层领导案头发现有这本书,这引起人们好奇。后来。地产大佬任志强又在微博里提到,央行副行长易纲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认为该书有助于反思中国的文革。这是否反映了高层的某种共同认识?终于,在2012年11月30日的一次会议上,王岐山对与会专家学者说:“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康有为以法国大革命为反面教材,促使光绪帝下定变法决心,进行制度变革的思想。指出作为渐进主义和君主立宪的坚定拥护者,康有为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审视与反思,借鉴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反对激进式的革命,提倡中国必须先开民智,兴民权,倡民德,改造国民性,才能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认为这一点体现出康有为法国大革命观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7.
应该结束对大革命的虚幻崇拜和恶意中伤,跳出意识形态研究方法,进行客观研究。去年我曾与一位研究中国革命的意大利学者聊天,时值"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我们也聊及于此。这位已将李大钊全集译为意语的学者说:"文革是世界范围内从法国大革命以来的革命传统的终结。"此言一出,我立刻明白了他研究中国革命的用心所在:虽然1968年席卷巴黎乃至整个欧洲的"六月风暴"让人们仿佛看到了两百年前大革命的影子,但法国大革命的真正传人却在东方的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中,而在欧洲人再度狂热起来的1968年,中国也在进行一场"革命",一场更接近法国大革命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袁文才、王佐两位英雄的功劳是不可抹煞的。本文主要论述了两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贡献。即在大革命时期,袁、王二人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党群基础,其次是以宽阔的胸襟迎接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再次是配合工农革命军反击敌军,保卫边界政权,发展根据地。  相似文献   

9.
法国大革命仿佛一个漩涡把一代代历史学家和思想者席卷进去,但对大革命的认识却截然不同的分成两派。法国传统革命史学儒勒·米什莱(1798~1874):法国19世纪著名历史学家,热烈赞扬大革命,他利用大革命见证人的活史料,有血有肉地复活了革命场面。他同情忿激派与埃贝尔派,对罗伯斯庇尔有贬词。在《法国革命史》提到:法国大革命中的暴力并非人民本身天生残忍,一切都是那些煽动者、资产者、衣冠楚楚的绅士和王宫里发号施令者唆使的结果。米什莱的观点成为后来法国传统革命史学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法国有两次大革命,一次是政治大革命,另一次就是拉瓦锡所引起的化学大革命。这场化学革命,彻底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科学的“燃烧理论”,把化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拉瓦锡的酸理论就是在这一重大化学革命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拉瓦锡的以氧化理论为基础的燃烧理论,是历史学家经常研究的课题,而他的成酸理论则往往被多数人所忽略。因而就难以全面地评价18世纪法国化学家的贡献。比如帕廷顿(Partington)等人就把拉瓦锡的酸理论说得一无是处,认为对  相似文献   

11.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2.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成瘾症”(IAD)在全球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当中迅速蔓延,社会危害性极强,备受社会学和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出发,介绍了网络成瘾的临床鉴定和基本类型,剖析了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建议网民们要解除网瘾,进行信息“节食”,最后对青少年沉缅于网络游戏这一社会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5·12汶川大地震救援进程的推进案例,分析了国族与族群在具体情境下的转换规则,并探求其中的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与"自然"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里程:1)"我们"与"自然"的浑然.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朴素的和谐性质,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感性的和谐"状态之中.隐含有"自然性的人类中心"思想.2)"我们"与"自然"的分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改造、控制自然的性质,表现为"征服性的人类中心主义".3)"我们"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种"理性的和谐".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创新的和谐性质,追求一种"共荣性的人类中心"价值观念,在此达到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所体现和追求的.  相似文献   

16.
调查发现,修辞学上的tenor和vehicle在文献中的译名比较混乱.原因有二:译者不了解汉语中已经存在现有的名称;常用的非专业性英汉和汉英词典均没有收录tenor和vehicle的修辞含义.因此认为,tenor和vehicle的译名宜统一为"本体"和"喻体";译者有必要提高汉语水平,以便在需要时能随时调动母语中现有的表达方式;一些大众熟悉的常用术语应该被收录进常用非专业性英汉和汉英词典.  相似文献   

17.
"人文奥运"与"绿色奥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奥运”和“绿色奥运”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理念,“人奥运”是以人为本、追求与人类优秀化精神相结合的奥运,“绿色奥运”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旨在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奥运。“人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灵魂。是“绿色奥运”的思想基础;“绿色奥运”是“人奥运”的体现,二结合的意义在于人类应在健康洁净的环境中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成瘾症"(IAD)在全球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当中迅速蔓延,社会危害性极强,备受社会学和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出发,介绍了网络成瘾的临床鉴定和基本类型,剖析了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建议网民们要解除网瘾,进行信息"节食",最后对青少年沉缅于网络游戏这一社会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作为2018年的年度词汇,"锦鲤"在社交网络上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通过分析"锦鲤"现象的成因和公众"转发锦鲤"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对这一传播现象进行考察。研究认为,"转发锦鲤"行为的心理基点在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压力的拒斥。同时,随着后现代文化的兴起,宏大叙事的逐渐衰落拉近了人们同信仰对象的距离",锦鲤"文化便是由此衍生出的一种表现形式。资本的推动和对"锦鲤"形象的构造也在"锦鲤潮"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多重合力的共同作用下",锦鲤"现象引发了一场公众的集体狂欢。  相似文献   

20.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