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兴安岭森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大兴安岭三种不同林型的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试图阐明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分布特征,为研究森林土壤微生物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为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基本资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森林土壤中各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差异很大,其数量关系是细菌〉放线菌〉真菌.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组成比例都有明显差异.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呈现的规律为腐殖质层〉土壤表层〉土壤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全氮的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成正相关;土壤pH值与土壤微生物数量成负相关;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砖红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岛发育典型的砖红壤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剖面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和分异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剖面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土壤母质是决定砖红壤微量元素含量和分异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对砖红壤剖面中的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异具有一定影响,导致少量Cr、As、Pb等有害外源微量元素进入土壤并趋于在土壤的浅层富集.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露天煤矿开采区地下水和土壤环境2个生态环境要素的关系,对伊敏露天煤矿区的地下水和土壤指标进行了现场勘测,重点分析了地下水水位、酸碱度(pH)以及溶解性固体总量(TDS)与土壤环境的变化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煤矿开采使得地下水水位不断降低,以采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减弱;(2)随着地下水位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含盐量以及有机质均增大,反之则反;(3)地下水pH值越高,土壤含水率越低,含盐量和有机质含量越高;(4)地下水TDS值越高的区域,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越低,有机质的含量越高。研究成果对于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西猫儿山之土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猫儿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自然森林植被生长茂盛,土壤矿物分解较彻底,成土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和旺盛的生物富集过程。主要土壤类型为红、黄壤系列土壤。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基带土壤为红壤,自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淮黄壤。土壤质地多为砂壤土至粘土,土壤剖面层次发育明显,盐基和粘粒的淋溶迁移和淀积作用强烈,全剖面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盐基高度不饱和,代换量低,但表土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是广西重要的水源林区。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土壤垂直带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选取武夷山土壤垂直带中8个代表性剖面,对武夷山土壤理化性质的垂直变化规律进行初步研究.主要采用比色卡速测有机质,甲种比重计法机械组成等实验方法获得基本数据,分析垂直方向上土壤的粉粘比、有机质含量、颜色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脱硅富铝化程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弱,有机质的累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全区属温带季风区,降水量从东北往西南减少,区内分异明显。东北部低山丘陵是湿润的森林暗棕壤;中部台地是湿润的森林草原黑土;西南部是半湿、半干的草甸草原黑钙土,盐渍土、风沙土。根据综合性与主导性原则将绥化地区划分为三个自然地区,四个自然地带。低山丘陵森林暗棕壤自然地带,低山丘陵以林业为主,河谷地以农牧为主。台地森林草原黑土自然地带以种植业为主,主要问题是黑土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应平整土地、保持水土,增施有机肥提高黑土肥力。松嫩平原草甸草原黑钙土自然地带,农牧结合为宜,防止次生盐渍化加剧。松嫩平原西部草甸草原盐渍土、风化沙土自然地带,以牧业为主,牧林渔农结合,防止盐碱和风沙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对海南岛东部地区发育典型的6个砖红壤剖面的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及其纵向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土壤母质是决定砖红壤微量元素含量的主要原因,区内花岗岩砖红壤中Cu、Sr、Zn、Pb含量明显高于砂页岩砖红壤,而砂页岩砖红壤中的As含量相对较高.砂页岩砖红壤剖面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的纵向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并显示出B层>C层>A层的特征,而花岗岩砖红壤微量元素在各层中的纵向分异规律不甚明显.区内的人类活动对海南岛东部砖红壤剖面中的部分微量元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农药及老鼠药的大量使用,可致使大量的As元素进入土壤表层富集,并造成土壤中As含量超标,成为区内环境的重要隐患.  相似文献   

8.
棕色针叶林土在黑龙江省分布面积较小,仅分布在大兴岭北端。这类土壤是在寒温带冷湿,针叶林强酸性、中低山条件下新产生的有机酸螯合淋溶与淀积作用而形成的,并使土壤矿物遭到破坏,重新分配,形成SiO2富集的灰化层和Fe、Al、C淀积的灰化淀积层;形成草毡状腐殖质素层,同时发生半泥炭化腐殖质积累过程。将发生分类的棕色针叶林土,在系统分类中依据诊断层与诊断特征划分为灰土纲与淋溶土纲。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聚乙烯降解产物对小麦生长中期土壤养分、水分和pH值的影响,为以聚乙烯为原料的可降解地膜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 000、3 000、2 000的聚乙烯粉末模拟聚乙烯降解产物,以0、7、35、70、140、350、700、1 050和1 400 g/m2土壤用量模拟聚乙烯残留量.盆栽试验,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结果:各聚乙烯降解产物能提高土壤速效钾和水分含量;LLDPE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增加碱解氮含量,其余降解产物具有相反作用;除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的聚乙烯外,其余降解产物能提高有效磷含量.各聚乙烯残留量使土壤pH值明显降低,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水分含量多有增加作用;低残留量对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有增加作用,高残留量对碱解氮和速效钾有降低作用.结论:不同聚乙烯降解产物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分含量多有增加作用,对碱解氮含量多有降低作用.增加聚乙烯残留量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水分含量,高残留量降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壤pH对红壤稻田镉形态及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pH(pH为4.0,5.0,6.0,7.0和8.0)对红壤稻田土壤Cd形态及水稻根、秸秆、稻壳和糙米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pH的升高,土壤弱酸提取态Cd含量逐渐降低,由58.4%降低到28.7%.土壤残渣态Cd含量逐渐上升,由12.3%上升到35.5%.(2)调节土壤pH后,土壤Cd有效态含量随土壤pH的升高显著降低,与土壤pH 4.0的处理相比,土壤pH 8.0处理的有效态Cd含量下降了62.1%.(3)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随土壤pH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与土壤pH 4.0的处理相比,土壤pH 6.0的水稻根、秸秆、稻壳分别下降了77.9%,66.5%和54.8%.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土壤pH、水稻籽粒重量及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南方红壤稻田土壤pH的调节参考值为6.0.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南方Cd污染酸性土壤的修复和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海南荔枝园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海南省荔枝主要产区的荔枝园进行实地调查,采集土样分析,结果表明:(1)海南荔枝园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含量属中等水平,全磷及全钾普遍缺乏,尤其是全磷严重缺乏;(2)大部分荔枝园土壤属强酸性;(3)荔枝园土壤速效磷钾含量属5、6级水平,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12.
衡山土壤腐殖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衡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各类土壤腐殖质含量,组成和结果表明,衡山各类土壤腐殖质含量较丰富,均属富里酸型,HA/FA比值一般小于0.4,胡敏酸物质光密度较小,芳构化程度低,但随海拔升高,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增加,胡敏酸碳占有机碳总量百分率增高,表明海拔升调理我有利于腐殖质的累积,特别是胡敏酸物质的缩合,同类土壤不同植被条件下腐殖质含量、组成和性质也有很大区别,因而,土壤腐殖质组成和性质不但是土壤高级分  相似文献   

13.
14.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重金属积累、有效性及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组成可以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也可以通过与土壤重金属形成络合物来影响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生物有效性及其环境效应.本文在阐述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划分和重金属的形态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有机质与土壤重金属积累及其有效性的关系,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城市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是以哈尔滨城市经济半径内土壤为基础,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表明城市土壤虽然利用强度高,但土壤肥力并没有下降,城市经济半径内土壤肥力较同类土壤相关理化性质指标要高,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等在城市土壤中相对富集;pH值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用柱色层族组成分离方法和Mass Chromatograph技术对4种兰州香烟的烟丝、总粒相物和总气相物中的弱极性馏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在品质高的香烟,其烟丝、总粒相物和气相物中脂肪酸甲酯相对含量高,总气相物中稠环芳烃的含量低,由此可作为判识卷烟内在品质以及检测卷烟优劣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松嫩平原羊草群落、虎尾草群落、碱蓬群落及光碱斑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细菌数量和土壤理化因子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个样地的细菌数量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并在八月份达到最大值,八月后逐渐降低;从5月到10月,各样地的细菌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羊草群落〉虎尾草群落〉碱蓬群落〉光碱斑群落;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氮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h值呈负相关,速磷与土壤细菌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