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进一步研究BALB/c突变无毛小鼠突变基因的免疫功能。方法 选择杂交F2 代二周龄和二月龄小鼠及突变无毛二周龄小鼠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其细胞免疫 (T细胞 -CD3+ 、T细胞亚群 -CD4 + 、CD8+ )和体液免疫 (B细胞 -CD19+ )进行检测 :并且采用ELISA方法对IgG抗体的吸光度进行测定。结果 二周龄突变稀毛小鼠的CD19+ 、CD4 + /CD8+ 雄性高于雌性 ,而CD8+ 雌性高于雄性 ;F2 代稀毛小鼠的CD4 + /CD8+ 雄性高于雌性 ;突变无毛小鼠的CD19+ 、IgG雄性高于雌性。二月龄F2 代稀毛小鼠的CD8+ 雌性高于雄性 ,F2 代无毛小鼠的CD4 + 雌性高于雄性。二周龄和二月龄F2 代无毛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指标均低于稀毛小鼠 ,而体液免疫高于稀毛小鼠。结论突变无毛小鼠的各项指标均低于稀毛小鼠 ,表明突变小鼠的免疫功能降低。进一步证明了该突变基因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为该小鼠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与BALB/c小鼠之间的免疫学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6周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BALB/c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分别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6项血液免疫细胞指标;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4项抗体和补体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2、IL-4水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小鼠NE、NE#和MO的雌性及组间结果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两组小鼠LY的雌性结果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小鼠IgM的性别及组间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两组小鼠的IgG和C3的雄性及组间结果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小鼠IL-4的雌性及组间结果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BALB/c小鼠的血液免疫学指标存在差异,提示突变基因可能对小鼠的免疫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突变无毛小鼠是一种新型的基因定位小鼠 ,为了更好的研究该突变基因对小鼠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光电血球计数仪、荷兰半自动生化仪对二月龄的F2 代小鼠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雌雄无毛小鼠之间的Bun和Ca差异显著 ;稀毛小鼠雌雄之间的WBC、RBC、HCT、GPT、Alb和Mg差异显著 ,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表型之间比较 ,Tbili、Cl、Ca差异显著 ,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 突变无毛小鼠F2 代生化指标、代谢产物及电解质表型之间存在差异 ,体现出该突变对其机体的代谢功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说明突变基因的特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BALB/c突变无毛小鼠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自行培育成功的新的被毛突变小鼠。根据基因的命名原则 ,将本突变无毛小鼠命名为Uncovered ,基因标记为Uncv。该命名得到小鼠标准化遗传命名国际委员会的认可 ,并被收录到小鼠基因数据库中。本文主要介绍该突变无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皮肤及被毛的变化、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的变化以及作为疾病模型使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BALB c突变无毛小鼠的突变基因是位于小鼠第 11号染色体上 ,定位结果表明该突变为一种新的影响小鼠皮肤和被毛结构的突变 ,被命名Uncv(Uncovered) ,已得到小鼠遗传国际命名委员会的认可 ,并已被小鼠基因组资料库收录。皮肤是机体最大的器官 ,也是机体与外界的主要生理屏障 ,它具有产生、维持局部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能力 ,许多免疫应答都发生于皮肤。小鼠皮肤和被毛结构的突变是否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解剖观察和饲养繁殖情况表明该小鼠免疫器官健全 ,在普通饲养环境中能够繁殖。为了进一步研究BALB c突变无毛小鼠的突变基因免疫功能 ,…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紫外线致皮肤损伤和毒物梭曼经离体皮肤渗透量,测定两种皮肤实验模型,比较BALB/C突变无毛小鼠以及其它突变型小鼠的皮肤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突变无毛小鼠的应用价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BALB/c的生产群中,1罐(1:1交配)繁殖鼠生下2只被毛短而稀的仔鼠。该仔鼠成年后进行兄妹交配,后代出现三种表型:被毛紧披,有胸腺,生长快,繁殖力高的全毛小鼠;完全无毛,无胸腺,生长慢,性成熟晚,产仔数低的裸鼠;被毛短而稀,有胸腺,生长较快,繁殖力较高的中间态。对这些突变鼠进行交配试验,结果表明:此种突变和常规裸基因的突变一样,由单对基因控制,三种小鼠的基因型为:全毛(+/+)、全裸(nu/nu)和中间态(nu/+),在该突变鼠的生产中,可及早将全毛小鼠淘汰掉,保留裸鼠和中间态进行繁殖,使裸鼠生产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比较BALB/c突变卷毛鼠与正常BALB/c小鼠基因组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Illumina PE 150测序平台对BALB/c突变卷毛鼠与正常BALB/c小鼠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遗传变异信息(SNP、INDEL、SV和CN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正常小鼠与卷毛小鼠产生的Raw Data分别为122.85 Gb和118.04 Gb,过滤后的Clean Data分别为119.82 Gb和112.18 Gb,表明测序质量合格。正常小鼠与卷毛小鼠的GC含量分别为40.63%和40.48%,说明GC分布正常。卷毛小鼠的杂合分型SNPs总数显著高于正常小鼠,同时正常小鼠与卷毛小鼠之间的累计SNPs深度分布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卷毛小鼠与正常小鼠插入缺失(Indels)以及累计Indels深度分布均存在差异。卷毛小鼠与正常小鼠的SV类型中大片段的插入卷毛小鼠大于正常小鼠,而其他类型则小于正常小鼠。而拷贝数变异(CNVs)结果显示正常小鼠和卷毛小鼠的拷贝数增加的个数分别为1 270和967个;而拷贝数减少的个数分别为5 027和3 505个。结论 本研究发现正常小鼠与突变卷毛鼠...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检测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简称GFP) 转基因裸鼠的部分免疫学指标,分析GFP 转基因裸鼠与其他小鼠在免疫学方面的优缺点,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基础参考值。方法① 实验选用6 ~ 8 周GFP 转基因裸鼠、BALB/c 裸鼠和BALB/c 小鼠,活体称体质量,剖取脾脏称其质量,之后进行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② 取外周血,测定部分血常规指标及免疫球蛋白指标。结果① GFP 转基因裸鼠脾脏质量、脾脏系数以及T、B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BALB/c 裸鼠相近,但与BALB/c 小鼠差异显著。② GFP 转基因裸鼠、BALB/c 裸鼠两种裸鼠品系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淋巴细胞以比例及免疫球蛋白IgG、IgM 都远低于BALB/c 小鼠,差异显著。结论从脏器系数、白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等角度发现,GFP 转基因裸鼠和BALB/c 裸鼠的免疫系统水平较BALB/c 小鼠相弱,其中GFP 转基因裸鼠的免疫系统水平最为低下。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无毛突变基因的作用,对无毛小鼠、有毛小鼠的免疫器官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比 较无毛小鼠和有毛小鼠主要免疫器官组织学变化,以及血清白介素- 2 受体、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增殖等方面 的差别。结果发现无毛小鼠和有毛小鼠免疫器官结构及功能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无毛突变 基因不仅影响被毛结构,对免疫器官及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该基因在杂合状态时也有一定的作用,表明该突变 基因具有一定的共显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甘油-3-磷酸对甲肝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选取49只雌性ICR小鼠,分7组,每组7只,这7组小鼠分别为阴性对照、单纯抗原组、铝佐剂组和4组甘油-3-磷酸组,分别在免疫之后的第4、8、12、16、20周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的anti-HAV IgG水平。结果 在小鼠免疫之后的第4、8、12、16、20周单纯抗原组、铝佐剂组和4组不同剂量甘油-3-磷酸组均能检测到特异性抗HAV抗体,并且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且在免疫后的第8周最高;第4周和第8周的甘油-3-磷酸实验组的结果均高于单纯抗原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第4周甘油-3-磷酸组抗体水平均超过铝佐剂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甘油-3-磷酸2 mg为最佳剂量组,其抗体水平在免疫后的第4、8、12、16、20周均高于单纯抗原组,且在第8周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抗HAV IgG水平为lg(3.064±0.07851),铝佐剂的也是在第8周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抗HAV IgG水平为lg(3.150 ±0.1382)。结论 甘油-3-磷酸有免疫佐剂的作用,能够有效、迅速地增强HAV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是一种潜在、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4周棕色挪威大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OVA致敏模型组和益生菌治疗组,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水平,采用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肠道炎症水平以及腹腔肥大细胞变化,用电镜观察肠道超微结构组织形态的变化,建立大鼠食物肠道过敏模型,以研究口服益生菌对食物过敏大鼠肠道的免疫变化以及病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口服益生菌治疗,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E水平降低,腹腔肥大细胞减少,肠道黏膜结构破坏减轻.采用口服益生菌疗法对大鼠食物过敏性肠道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食物过敏性肠道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制备并纯化小鼠腹水IgG,鉴定IgG纯度;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小鼠IgG的抗血清并纯化血清IgG;用改良过碘酸钠法制备兔抗小鼠IgG酶标抗体,对其进行鉴定,并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对比。结果,纯化的小鼠腹水IgG,其纯度约为80%—90%;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所制备的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效价在1:32以上;用改良过碘酸钠法制备酶标兔抗小鼠IgG酶标结合物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质量优良,特异性较强,亲和力较好,并在较长时间内效价稳定。结果表明,制备的小鼠IgG抗血清和酶标抗体,适合于小鼠的血清学检测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图的标号主要有(奇)优美标号、和谐标号、幸福标号、魔幻类标号等.圈龙图和多毛圈龙图可以作为计算机网络的模型.证明了圈龙图和多毛圈龙图都具有奇优雅标号,证明方法能够算法化,为网络模型的密码和可区别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唾液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IgG测定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测定67例Hp阳性及20例Hp阴性患者的唾液内抗HpIgG ,并与血清抗体测定结果比较。结果 :唾液抗HpIgG对Hp感染的敏感性为91 1% ,特异性为85 0% ,准确性为89 7 % ,与血清测定结果接近(分别为92 6 % ,90 0%和91 9 %)。结论 :唾液抗Hp抗体测定对Hp感染的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硝基苯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水中硝基苯胺类化合物,进而开发酶联免疫分析法(EL ISA)快速检测方法,制备了抗硝基苯胺单克隆抗体。以合成的硝基苯胺完全抗原,作为免疫原免疫B a lb/c小鼠,采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经免疫、融合、筛选和克隆等,得到了抗硝基苯胺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亚类为IgG1,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腹水效果评价达10-7,与其他硝基苯胺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用本间接竞争EL ISA方法可以精确地检测不同水样中硝基苯胺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