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一类带有扰动的不确定切换系统的鲁棒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类带有非线性扰动的不确定切换系统的鲁棒镇定问题.利用完备性条件,得到了不确定切换系统渐近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基于LMI方法,设计出鲁棒状态反馈控制器及相应的切换策略,使得闭环系统在其平衡点处是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观测器方法研究了一类具有不确定扰动的中立型时滞系统的鲁棒故障检测问题。应用H∞控制理论给出了带记忆观测器的鲁棒渐近稳定条件,并研究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观测器增益阵设计方法。利用所设计的故障检测观测器可使获得的故障检测残差在对不确定扰动具有抑制水平γ的同时,对故障信号具有L2增益ρ,从而体现了残差对不确定扰动的鲁棒性和对故障信号响应的灵敏度。仿真算倒表明,运用该方法进行鲁棒故障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具有多个时滞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鲁棒稳定和镇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讨论了一类给出范数扰动界的具有多个时滞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稳定衰减率,给出了该系统鲁棒稳定的充分条件和具有确定衰减率的稳定条件。同时讨论了一类具有多个时滞的非线性控制系统鲁棒镇定的充分条件,本文给出的结论推广和改进了前人一系列结论。文末,给出了说明该文结论优越性的一个示例并与前人的结论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类具有非线性不确定及外部扰动的结构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鲁棒H∞主动控制策略.当结构系统质量矩阵中存在摄动时,将其描述为一种中立不确定的动态模型系统,通过鲁棒H∞控制方法同时保证了结构系统在模型和参数摄动下以及在控制变量和扰动存在非线性不确定性时的鲁棒稳定.最后通过对一个单自由度建筑结构模型在地震波作用下的主动振动控制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类具有离散与分布时滞的神经网络存在的鲁棒稳定性问题,考虑时滞与参数扰动等不确定因素,通过加入三重积分条件,构造合理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并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系统全局指数鲁棒稳定的时滞相关充分条件,同时能够得到系统全局渐进鲁棒稳定的充分条件,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类不确定非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可靠日。控制问题。通过Lyapunov泛函方法及LMI技术,首先针对无不确定性非线性时滞系统给出了使其保持全局指数稳定且具有给定扰动抑制水平的充分条件。通过简单运算,获得了存在参数扰动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LMI条件。应用LMI最优化方式设计的鲁棒可靠日。状态反馈控制。数值算例演示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类不确定非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可靠H∞控制问题。通过Lyapunov泛函方法及LMI技术,首先针对无不确定性非线性时滞系统给出了使其保持全局指数稳定且具有给定扰动抑制水平的充分条件。通过简单运算,获得了存在参数扰动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LMI条件。应用LMI最优化方式设计的鲁棒可靠H∞状态反馈控制。数值算例演示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时变不确定时滞扰动非线性离散系统,基于Lyapunov函数及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在非线性项满足特定的条件下,得到了时滞相关无记忆状态反馈鲁棒H∞控制的充分条件.研究了不确定时滞非线性系统具有时变未知且满足一定条件的不确定参数和输入、状态时滞,结果表明,鲁棒稳定判据与系统时滞的大小无关.分析了一种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使得闭环系统是渐近稳定的.最后,通过数值实例验证了该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类不确定脉冲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通过设计鲁棒状态反馈控制器以消除脉冲扰动和时滞对系统的影响,从而使系统稳定.为此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选取适当的Lyapunov函数并结合Riccati方程以及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实现鲁棒指数稳定.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数值例子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类时滞不确定系统的自适应鲁棒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类时滞不确定系统存在有界不匹配扰动,但上界值未知的情形,通过估计不确定性的上界,基于估计值设计了控制器,保证了闭环系统一致有界意义下的鲁棒稳定性,给出了闭环系统鲁棒稳定的充分条件。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亚洲的许多城市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正关注铁路系统并允许进一步发展.对铁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必须有强有力的预测,同时对于有效路径选择效用方面的细微差别必须是敏感的.EMME/2中缺省的公交分配程序能生成出行费用矩阵,这些矩阵适用于战略模型,但是在用这个缺省的程序对铁路进行具体的预测时限制会增加.本文简述了基于logit模型的多路径公交EMME/2模型结构,它适用于低服务间隔的城市铁路网.该模型允许子模式(铁路或其他)的选择,车站和车站间路径的选择,并描述了所必需的网络编码和交通分配增加的自由选择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托宾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和托宾模型(Tobit)两阶段法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进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采用20个城市的2015年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整体效率较低;新开通线路的二、三线城市的纯技术效率较高,但规模效率较低;大多数城市的轨道交通都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与路网密度、换乘车站数量和车站数量等因素有关,其中路网密度对运输效率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客流量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的基本依据,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平常日客流变化的周规律、非平稳性等时序特征以及ARIMA模型和RBF模型的作用机理,将适合进行线性时间序列预测的ARIMA模型和适合处理非线性问题的RBF神经网络组合,建立了ARIMA RBF预测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平常日客流量进行预测,该模型充分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变化的线性及非线性特征,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柳雪丽  修春  杨立晨 《山东科学》2022,35(1):107-114
精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发展的影响机理,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与政策制定。定性分析了5类主客观多维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的影响,利用问卷调查法探究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利用SPSS软件分析7个主客观影响指标与轨道网络规模间的相关性,并基于结构方程建立城市轨道网络规模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结构与变量间影响关系具有有效性;选取的主客观影响变量均显著影响城市轨道网络规模,与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客观条件因素较主观心理因素对城市轨道线网规模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其中第三产业值和日均客运量具有最大的影响效应值0.495,而乘客满意度影响效应值最低为0.451。研究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的规划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侯久望 《科技信息》2010,(27):I0049-I0050
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城市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内部资源共享问题进行层层分析,重点从网络化运营角度对控制中心、车辆段、主变电所、换乘站等设施及通信、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信号等系统进行资源共享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线路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地面公交之间的有效接驳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分析了接驳公交出行中乘客出行时间成本和公交车辆运营成本,以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公交线路布局约束、乘客流量守恒约束,以及公交能力约束等,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双边接驳公交线路优化模型,对接驳公交线路布局以及开行频率进行优化。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人工蜂群算法。为了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和稳定性,采用了多种邻域搜索策略,且对算法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校正。数值算例表明,人工蜂群算法可以很好地优化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线路的布局,且在求解质量、计算效率和稳定性等方面都优于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单、双因素分析分别研究城市GDP与中心区人口密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里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并进行政策影响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城市GDP的初始要求为5000亿元左右,中心区人口密度的初始要求约为4000人/km2;轨道交通发展不同阶段受城市GDP和中心区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不同;轨道交通投资比越高,政策影响系数越高,且轨道交通投资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中国多数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受到政策的促进作用(如武汉),但是沈阳等少数城市也存在受到政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数学模型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属性进行数学描述的基础上,以车辆段设置地点为核心,提出两站图及三站图理论,设计分层顺序和反序推点算法计算列车在中间站的到发时刻,并以分时段列车等间隔运行为目标函数,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通用数学模型.利用北京城铁13号线数据,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验证了论文提出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也日益增多,城市原有的交通条件无法满足现有的城市客运需求,发展轨道交通势在必行。但是,由于轨道交通投资巨大、工期较长,所以轨道交通线网的优化成了关键。文章分析了发展轨道交通的必要性,指出进行轨道交通线网优化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法,为正在迅猛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并探究全过程的各种风险因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提出了基于K-means均值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聚类分析的主要流程,分析验证了安全风险分布的重点阶段与主导因素,同时,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研究可以建立安全风险分布阶段及风险因素基本框架,确定分类变量,形成结构化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