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概要地回忆了大理古代书院藏书的形成和历史与发展脉络,分析了大理古代书院藏书的来源、藏书的管理和藏书楼建筑,并对大理古代书院藏书在大理文化发展史及藏书史上的历史地位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场所。浙江古代书院始于唐 ,兴于宋 ,沿至清末 ,历时千年 ,遍及全省。书院在组织管理形式、教育教学制度和方法等方面 ,与官立的太学、郡县学相比有许多显著的特点 ,对浙江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曾发生过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培田村在明清时期先后兴建了十余处书院学堂,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书院文化.这些书院建筑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成为一处处极富特色的文化景观;更重要的是书院为培田的人才培养和文化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塑造了培田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见证了科举教育兴衰和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的历史过程.在当前培田保护开发全面推进之际,亟需找到一条保护培田书院文化的良性途径.引进生态博物馆的模式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书院教育是中国历史上独特制度和文化,书院的价值内涵在于:传统书院的家国情怀、传统书院学术研究中的独立治学精神、传统书院的文化典籍收藏和传承等。智慧校园视域下书院教育价值的传承路径可以是:以现代书院拓展理工院校的校园文化空间、以网络书院再现书院讲会制度、以"未来教室"再现传统书院的切磋式学习等。  相似文献   

5.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肇始于唐,鼎盛于宋,尤其是南宋时期最为繁盛。究其原因一是书院的存在和发展得到朝廷的认可与扶助;二是书院是相对独立自主的教育机构,在教学活动、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方面相对于官学形成了书院独有特色。书院成功的办学经验对我国当前民办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山西忻州秀容书院成立的历史背景。对其在空间布局、景观特点、建筑形式、保护规划等方面做了简单的调查和研究。并在总结传统文化建筑特点的同时,对忻州秀容书院的建筑技术成就和历史保护价值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书院建筑对现代文化建筑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聚集大量图书、教学活动与学术相结合的教育场所。它大多是由名著一时或学甲一方的鸿学巨儒创办或主持的民间私立高等学府,朝廷通过赐书、赐田、赐产等方式予以承认和支持,从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教育场所。书院兴起于唐末,终止于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始终与官学、乡校同时并举,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嵩阳书院在我国古代书院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其兴衰及教育活动进行研究,有助于借鉴古代书院教学活动与学术活动的成功经验,指导今天大学的教学及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8.
浮梁古代书院在浮梁古代教育史上占居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浮梁古代书院概况、特点以及书院兴盛原因的阐述,论证了浮梁古代书院与浮梁地方教化以及人文的关系,为研究浮梁古代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书院与当代大学文化教育及建筑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我国古代办学的一种极具特色的形式,书院的文化教育观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的构建仍然有着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书院与当代大学文化教育观的比较,从建筑环境建设的角度阐述书院对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环境构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属于私人讲学性质的书院,历经千年而不衰。书院形成了完备的教育教学思想,在书院教育史以及中国古代的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北宋二程理学的开创之地,对二程的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其后理学教育思想一直是它的中心教育内容。嵩阳书院在嵩山脚下,是整个嵩山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高校二级学院管理团队建设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管理水平。针对当前高校学院制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确立"团结、创新、廉洁、高效"的指导方针,加强二级学院管理团队建设长效机制的策略研究,准确定位二级学院团队,明确团队建设的具体目标,增强管理能力,从而有效发挥学院制办学优势。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有高校后勤企业人力资源特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以浙江科技学院所属的浙江科源后勤发展有限公司为例,提出了新型的高校后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流域植被生态补偿标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补偿标准又是生态补偿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遥感数据、地面气象数据和野外调察数据等为基本数据源,运用CASA模型模拟青海湖流域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采用市场价格法、能量替代法估算和反演青海湖流域植被的生态补偿价值,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植被总补偿价值为98.74×108元,各植被类型的补偿标准分别是山地灌木林5467元/hm2.a、耕地5303元/hm2.a、河谷灌木林5028元/hm2.a、高寒草甸4923元/hm2.a、湖滨沼泽4898元/hm2.a、高寒沼泽4525元/hm2.a、温性草原4507元/hm2.a、河谷沼泽4058元/hm2.a、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2575元/hm2.a.  相似文献   

14.
元杂剧由于不被正统文人看重,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不多.学界花费很大精力发现的文献资料,不能解决元杂剧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当今学界一方面深感元杂剧研究文献资料的匮乏,却又忽略元散曲中所保存的大量珍贵的元杂剧文献资料.元散曲中所保存的元杂剧文献资料,是我们研究元杂剧最真实、直接、可靠的文献资料.本文即以元散曲中六个记录元杂剧演出与传播的套曲为据,重点探讨元散曲对促进元杂剧创作与演出、普及与传播所起的积极作用,从而希望能够引起学界重视对元散曲中的元杂剧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1):103-107
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全蜀艺文志》,是目前该书存世最早的刻本。该书卷三十八著录唐人元友谅籍贯属汶川一说,与同时期其他材料多有抵牾。经考辨,基本可以认定元友谅为汶川人之说不能成立。其次,通过爬梳元友谅及其相关人物生平事迹,似可推断元友谅是中唐诗人元结从子,籍贯为河南汝州,"汶川"应为"汝州"之误。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元小说研究论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元小说的产生和元小说研究的重要意义。对元小说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指出虽然目前中国元小说的研究者及论文数量尚少,但经过多年的积累。元小说研究必将成为小说乃至文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袁世凯在朝鲜与日本激烈冲突,日本一再强烈要求惩办他。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任内,大量聘用日本顾问,使直隶新政在全国各省中名列前茅。在"卄一条"交涉前后,袁再次与日本激烈冲突,日本朝野一致认定袁世凯是日本在华占有优势的障碍,大力支持中国各种色彩的势力反袁,终于将袁世凯推翻。  相似文献   

18.
兖州之战是关系曹操、吕布双方命运的一次重要战役。关于此次战役,众多论者都忽略了袁绍施加的重要影响。袁绍所敌视的吕布、张邈联合起来如果完全控制兖州,可能使袁绍腹背受敌,这是他支援曹操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役袁绍很可能亲自率军击败吕布占据东郡大部,吕布、曹操撤去后他以曾为张邈弟张超属下的臧洪为东郡太守。后臧洪对袁绍坐视张超被曹操消灭极为不满,与袁绍断绝往来。袁绍出兵经长期围攻重新占据东郡大部。袁绍、曹操后来走向公开分裂,此次兖州之战也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9.
明本元杂剧剧本较之《元刊杂剧三十种》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明代人对元代人的杂剧剧本进行了改动,所以明本元杂剧剧本中有些地方呈现出明代独有的戏曲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丑角角色的新增以及其他人物说白的戏谑化;二是情节改动后呈现出大团圆结局的强化。这两个特点的形成与明代地域文化与政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关联,因此在研究明本元杂剧时,要注意认清明本元杂剧中的明代戏曲特点,而不能将其看成是元杂剧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20.
上场诗是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数量众多,虽然有着类型化的倾向,但仍然可以看出元杂剧中士子的形象特点。元杂剧上场诗中的士子类型比较单一,大多描写士子贫困潦倒、身世飘零、入仕无望的悲苦和绝望。元杂剧上场诗中塑造的士子形象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原因,主要与元代的科举制度有关。元代统治者对科举的冷落乃至废除直接影响了士子们的心态和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