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1 中国式管理引发争鸣作者“中国式管理”智囊沙龙嘉宾上榜理由:咨询界长于理论分析和模式总结,企业家长于实践,正是这种场内与场外的互动,理论和实践的碰撞,才使中国式管理在争鸣中显示出无限的探讨空间。  相似文献   

2.
智囊动态     
《科技智囊》2005,(1):95-95
《中国式管理》专辑引发连锁反应 本刊推出中国第一本咨询界专刊 科技智囊拓展区域渠道 酒店业需要关系营销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和研究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方法和工具,帮助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智囊》于2004年12月推出了“中国式管理专辑”,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因此,本刊将于今年特辟“中国式管理”专栏,对这一话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讨,欢迎广大企业管理实践者与研究者参与到我们的交流中来。经盛管理咨询在企业实践中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科学管理为依托的一套体系,即“战略-文化-人力资源”三环模型,代表了中国式管理的一个研究方向及课题,而且这套管理模式已经在许多企业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实践,让我们看看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智囊动态     
《科技智囊》2005,(2):95-95
智囊动态咨询界精英汇聚科技智囊[本刊讯]1月18日,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五届一次主任委员扩大会议在科技智囊杂志社召开,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  相似文献   

5.
共享一片天     
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和科技智囊杂志社经过认真商量,决定从本月起,在《科技智囊》开辟管理咨询栏目,专门讨论咨询行业发展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件值得业内人士欢迎的大好事。大凡一个行业振兴与繁荣的背后,其中必少不了一个或几个为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摇旗呐喊的“舆论阵地”。当前,管理咨询行业也迫切需要这么一个阵地。首先,管理咨询师需要这个阵地。他们借这块阵地,至少可以实现三个诉求:一是让社会、公众认知他们。当前咨询师这个群体形象在大众眼里的定位还有些模糊。都知道律师是帮人打官司的;会计师是帮人做账的;管理咨询…  相似文献   

6.
《科技智囊》2005,(7):28-29
6月10日,为切实满足读者需求、加强编读往来、真正实现开放办刊,科技智囊邀请了部分评刊员、读者就《科技智囊》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了座谈。《科技智囊》杂志主编傅强介绍了杂志的发展历程、思路和方向,并就中国式管理、管理产业联盟、《咨询》专刊这些《科技智囊》着力打造的品牌进行了重点阐述。与会的嘉宾们来自各行各业,既有长期关注和支持《科枝智囊》的老读者,也有一见如故的新朋友,大家毫无保留地畅谈了自己的想法,肯定了《科技智囊》所取得的成绩,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嘉宾的意见对《科技智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让广大读者对此次恳谈会有一个了解,我们特将其中精彩观点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每每谈到《科技智囊》的办刊思想,我们就笑谈:在《科技智囊》的先天基因中,就强调了“一手硬、一手软”,即科技的硬性因素和智囊的软性因素。的确,《科技智囊》立足于管理,但不清谈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不愿意随波逐流地高谈阔论,《科技智囊》更喜欢那些可以用的理论和值得总结的实践以及切实有  相似文献   

8.
【关于咨询现状】由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与科技智囊杂志社共同创办的《咨询》专刊,承担了2005年中国管理咨询业的一件大事——撰写并出版《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状况白皮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准备对长三角、环渤海、西部等地区的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状况乃至跨国咨询公司在中国发展情况展开了调研。此次来深圳是我们对珠三角调研的第一站。其实,无论是中国整体的咨询行业状态,还是某区域的咨询业特征,其基础数据之薄弱,生存状况与发展特点差异性之大,是任何其他行业都无法想像的。我们的交流,不一定能对一个区域的行业状况形成一个定论,但通过身在其中的片断式描述和感受,一定会对了解深圳乃至珠三角咨询状况有一个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金秋送爽,《科技智囊》“中国CEO管理沙龙”在京城丽高王府别墅花园举行。将近百余位企业CEO和高级管理人士聚集在《科技智囊》打造的沟通平台上,就“中国企业如何借力西方管理思想”这一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由于与会者大多为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就读过的EMBA,所以交流中既有较强的实践性,又有较强的理论性。下面我们编辑了其中演讲者的精彩发言,与读者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与科技智囊杂志社共同创办的《咨询》专刊,承担了2005年中国管理咨询业的一件大事——撰写并出版《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状况白皮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对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西部等地区的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状况乃至跨国咨询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展开调研。老实说,当接受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的委托时,只感到了这项工作意义与责任的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专刊的责任     
1月18日,对于中国的管理咨询行业来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作为东道主,科技智囊杂志社承办了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五届一次主任委员扩大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管理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兰通同志对于由管理咨询委员会与科技智囊杂志社合作创办的管理咨询业内的第一本行业杂志——《咨询》专刊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与会代表一致通过把“建设《咨询》专刊,建立管理咨询委员会的信息、舆论传播平台”列为2005年委员会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职能分工式、业务分割式的常规工程咨询方式已显出不足。分析了中国工程建设管理发展现状,并结合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条款体系和发展动向,提出基于系统科学和全面/集成论的全面工程集成咨询理论。论述了基于全面工程集成咨询理论的工程项目综合性咨询的组成内容,从9个维度讨论了工程项目综合性咨询构建组成。  相似文献   

13.
《科技智囊》2003,(12):98-98
前进-智囊“领袖管理策略工作室”由科技智囊杂志社与零点前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专注于组织领导人形象管理的专业知识转化、专业技能发展与专业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14.
智囊动态     
《科技智囊》2005,(4):95-95
《咨询》深得业界好评[本刊讯]面对管理咨询行业蓬勃的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的迅猛增长,科技智囊杂志社与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联合推出了中国管理咨询业第一部咨询读本——《咨询》,以先进性、导向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专题内容,引起业界广泛关注。科技智囊第3期《咨询》专刊以“ICMCI国际注册咨询师”为专题的报道内容,对首批通过认证的咨询师的业绩风采及卓越成就进行了报道展示,并对ICMCI认证(国际注册咨询师认证)的程序、考试内容以及审核标准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第3期《咨询》专刊,为国内各地的咨询公司及从事咨询专业的人…  相似文献   

15.
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实践之间的脱节与矛盾远未解决。如何促进三者之间或者是多者之间的平衡与发展,真正让中国企业拥有属于自己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实践才是当务之急。此外,国外咨询协会和咨询机构纷纷进入中国,是交融、是促进,也是对中国管理各阶层的集体挑战。无论是“中国式管理”还是“中国特色的管理咨询”的创立,都需要更多有实质意义的多方互动与创新,当然联盟已成为大家共同的选项。  相似文献   

16.
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实践之间的脱节与矛盾远未解决。如何促进三者之间或者是多者之间的平衡与发展,真正让中国企业拥有属于自己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实践才是当务之急。此外,国外咨询协会和咨询机构纷纷进入中国,是交融、是促进,也是对中国管理各阶层的集体挑战。无论是“中国式管理”还是“中国特色的管理咨询”的创立,都需要更多有实质意义的多方互动与创新,当然联盟已成为大家共同的选项。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优秀管理软件公司共贺《咨询》专刊创刊我仅代表SAP(中国)有限公司祝贺科技智囊杂志社《咨询》专刊成功创刊!希望《咨询》专刊能成为业界高水准和公正报道的权威刊物。——SAP中国区副总裁兼咨询服务部总监马雷鹏在管理咨询服务中最挭要的是沟通,我们欣喜地看到《咨询》专刊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为咨询机构和市场的交流打开了新的渠道。——IBM大中华区业务咨询服务事业部总经理(?)  相似文献   

18.
营销到底怎样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0月21日,一件轰动中国营销界的新闻发生在首都北京,应《科技智囊》杂志社之邀,全球咨询行业的绝对重量级人物——唐·舒尔茨教授第一次来到北京,向中国企业界布道整合营销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杂志向读者微笑?这是个匪夷所思但又令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了寻求答案,科技智囊杂志社请来了在培训界名头很响的汪俊宏先生(感激营销是其独有心得的咨询领域),为我们全体员工上了一次培训课。  相似文献   

20.
《科技智囊》2004,(12):132-133
为了解企业界对“中国式管理”的实际看法,科技智囊杂志社通过邮件、电话、网站等多种形式展开了关于“中国式管理”的专项调查。此次调查从科技智囊的数据库中精选300多个数据,其中,152位经理、19位主管、74位总监、42位副总经理、32位总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